30岁工作的忠告(当你老了献给40)
怪盗团团长按:本文作者是我的一位老朋友,认识近十年,此前也在怪盗团视频号连麦讨论过 “年轻人的求职问题”。他已经年过四十,在国内职场,算是不折不扣的中老年人了。难能可贵的是,最近他还换了工作,去了一个自己不熟悉的新行业奋斗。
我一直很纳闷,为何在中国,35 岁以上的人就被视为 “前浪”,被歧视、被抛弃呢?难道人们年轻时努力奋斗,到了 40 岁就应该自动消失吗?作为过来人,这位老朋友的现身说法,或许能带来一丝启发 —— 无论你有没有到 40 岁。
怪盗团特邀嘉宾 欠考虑的藤井树
坐标东北,一座海滨城市。
2014 年,我 34 岁。3 月的一天上午,我正陪着公司总经理在厂区里散步。期间我接到一个电话,至此改变了我的命运。
这公司成立三年了,一直因为融资的原因停滞不前,公司几十号员工陷入无所事事的窘境,好在集团总公司财大气粗,也不在乎这么一个偏远东北的小厂的死活,每个月工资照开,公司还贴心地在园区里修建了室内篮球场和羽毛球场,每到中午时分,在办公室里清闲了一上午的同事们,吃过还算丰盛的午餐之后,纷纷走进体育场所,打打球踢踢毽,好消消食之后迎接更为清闲的下午。甚至公司还别出心裁地在长满芦苇的空地上挖了一个鱼塘,每到周末,就有员工到此垂钓,公司倒也不管,规矩只有一个:钓上来的鱼要交给食堂,以作为周一午餐的菜肴。
公司的总经理年纪不轻了,不喜欢打球这种剧烈运动,于是每天上午十点和每天下午三点,他都会叫上我陪他绕着厂区散步,我猜他叫上我的原因,多半是因为我会聊天,每天走路都有不同的话题闲聊,好打发散步的无聊。
那时我作为公司里最年轻的部长,很受老总器重,自己也认为是年轻翘楚,颇有些骄傲。
时间再往前回溯,来到 2007 年,我 27 岁,就职于一家世界五百强,担任东北某园区人力资源课长,那时的园区为了方便中高层领导,在员工通道之外单辟出了一条领导通道,有专门的鞋柜和区别于员工的好拖鞋,因为厂区领导多是台湾来的干部,所以这通道又称为台干通道,而我是当时唯一一个走台干通道的大陆人,同时也是所有中高层干部里最年轻的一位。
那一年,我陪同园区最高领导接待省长来访,在向省长以及陪同的市长介绍完厂区情况后,省长非常满意,在临别时,指着我向市长说道:还是要学学人家企业,你看只有他们敢启用这么年轻的干部。众人大笑,宾主皆欢。
其实我长相颇显老,省长大概以为我已经接近 40,但在他眼里,40 岁的厂区干部已经算年轻了。我庆幸自己长得老成,若他知道我当时才 27 岁,怕是心里会嘀咕公司不重视他,派一个后生来应付。
那时的我,尚未而立,却已独当一面,是园区的草创 “老臣”,心里常常闪过一句诗”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我托了世界五百强平台的福,在工作中颇认识了一些市里的领导,其中一位,就是跟着市长一起陪同省长参观的某局长,我与他颇多接触,他比我年长近二十岁,我却高攀与他结了个 “忘年交”。
2014 年 3 月,那个电话,就是我这个 “忘年交” 打给我的,当时,他已经成为真正的市级领导了。
电话里,他向我推荐了一家市里的企业,说也是他的朋友,想招些人才,他觉得我不错,也知道我现任公司的情况,于是打电话过来问问。我其实对这家企业略有耳闻,属于传统行业,又只有不到千人的规模,心里是颇有些瞧不上的,正想婉言谢绝。但那领导又说这企业老板颇有实力,正在运作一个和欧洲某大国的阳光产业项目。
我便有些心动,目前公司的现况我是了解的,开工遥遥无期,而且升任公司领导班子尚有一段距离,短时间怕无法实现。我对新项目有一向颇有经验和兴趣,于是电话里口头同意见一见。
后来的事就顺理成章了,我跟那家企业的副总和老板分别谈过,那老板是全国人大代表,又常年在欧洲,颇有些气势和风度,他向我描绘了一个巨大的项目蓝图,这是一个当时国内的风口项目,我颇为心动。而他对我似乎也比较满意,面试一切顺利。
我于是告别了每天一起散步的老总,提出了辞呈。老总倒也通情达理,知道公司当时的现况留不住人,一顿送别晚宴过后,签署了我的离职申请。
2014 年 4 月 1 日,愚人节,星期二,我到新公司走马上任。就职项目部部长。
2020 年 12 月 7 日,没有什么节日,星期一,我被通知即日离开公司。而当年向我描绘宏大蓝图的那位老板,甚至连最后的面都懒得一见。
2020 年,我 40 岁,本当人生不惑,却充满了疑惑,因为公司副总通知我被辞退的理由居然是:“你自己合计合计”。好在公司该赔的都会赔,我尽管没有合计明白,也只好故作潇洒地拎包走人。我无意去评价我在这家公司几年的工作业绩,或许确因为能力不足被公司撵走,但这公司有对中高层干部 “割韭菜” 的传统,所以我们那一批中高层集体被裁,也在情理之中。
这传统,是我进入这公司一年多以后才知道的,那时老板破格提拔我委以重任,而在我之前那一批在公司风生水起的老总们一天之内被 “团灭”,其用人风格可见一斑。
我后来也没有时间合计合计,因为当我想重新找工作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你已经老了”。我需要合计的是:我如何才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我想先在当地找工作,这里毕竟有孩子和爱人,但结果让人失望。我于是将视线转回我的家乡,毕竟南方的经济要好于东北,我颇找了些亲戚和朋友,借用他们在当地的影响力帮我推荐工作,一开始目标锁定在家乡,后来无奈又扩大到邻省,但几乎所有的简历都石沉大海,有些朋友推荐的猎头公司尽管努力帮忙,但最后的结论就是:您的年龄不符合公司要求。
在一次又一次的投递无果之后,我渐渐清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我老了。40 岁,已经不是一个在再就业时的有效年纪,它几乎超过了所有公司招聘中高层干部的年龄红线,据我了解,这条线一般是 35 岁,更有甚者,超过 30 岁,都已经觉得没有考察的必要了。
我其实也是活该自找,在我 35 岁的时候,老板让我从项目部出来兼管人力资源部,我因为是 1980 年正月生人,老板给我提出的要求就是:再招的干部,不能比你年纪大。我当时还沾沾自喜,觉得招来的都是 80 后,团队年轻有活力,更便于开展工作。
时光一晃 5 年,我后来又回到项目部跟着老板做项目,我竟浑然不觉,自己长了五岁,可企业那条招聘红线其实是停留在 35 岁,而不是停留在 1980 年。
我幼时读书读得早,比同班的孩子都小着一两岁,21 岁即大学毕业,工作虽经了些坎坷,但自进入那世界五百强之后,企业开疆拓土发展迅速,大批任用年轻干部,我便是收益者,加上因为妻子是东北人的缘故,企业投资东北,我便报名参加建厂,又获得了比同龄人更大的提升机会。所以以 26 岁的年龄,就已独立带领职能部门团队打拼。后来五百强企业内部法人调整,空降了些干部,又要撤退一批干部,我因为家庭缘故,不愿再去南方,又自我感觉十分良好,加之有猎头牵线,就断然离开世界五百强,当然去的企业也不小,乃是央企中都能排在前列的大集团,我去了集团在大连的分公司,担任部门经理。
这一干就是两年,分公司从无到有,举办了盛大的开工庆典之后,我又离开了,回到了滨海小城,原因是以前世界五百强的领导又回来了,希望我也跟他一起回去帮他,出于对原公司和领导的怀念,我做了辞职的决定。我记得当时集团分公司的年轻老总,最后挽留我时说了一句话:“其实公司离开谁都能运转,我只是遗憾你失去了这样一个大的平台”。
我一心一意要回世界五百强,对老总这句话完全无感,直至 10 年后的今天,才醍醐灌顶,如梦初醒。
阴差阳错之下,我并没有回到世界五百强,我那召唤我回去的领导也没回来,我于是只好重新求职,好在不久,我就又应聘到另一家集团公司,这集团刚好要在滨海小城建厂,这就是文章开头我说的那三年内建好厂房招好人马却不能开工的公司。
入职三年后我又一次选择跳槽,然后三年之后又三年,我被公司辞退,我不由相信那句 “天理循环,因果报应”,曾经的年轻干部,就这样在四家企业跳来跳去之后,沦为了沧桑中年。不得不说,自己或许一步错步步错,终于错到了这一步。
我不甘心选择了和朋友投资做一个项目,看上去前景很好的项目,甚至朋友并不缺钱,只是想带着我,让我有一份事业。但我悲哀地发现,自己二十年的企业经验并不能转化为自主创业的能力,习惯于听到命令解决问题的人,不习惯于自主去发现问题创造商机,加上大环境的变幻莫测,很快就知难而退,在家猫着,浑浑噩噩。
夜深人静,再回看我那些留在世界五百强、央企和大集团的同事们,或许当年他们赞叹我审时度势看上去越跳职衔越大薪酬也略高,但他们坚守住了自己的岗位,哪怕世界五百强和大集团在滨海小城的公司已经解散,但他们大多得到了妥善的安置,而且在这些平台快速扩张之际,他们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和上升空间,许多我曾经的下属,现在都已坐登高位,甚至成了封疆大吏,风头一时无两。
我那段时间十分消沉,加上破裂的婚姻关系夹杂,简直不知路在何方,却又只能深夜里自我疗伤,苦不堪言。
好在老天饿不死瞎眼的家雀,终于通过我以前的同事推荐,我获得了一个在大集团从事本职工作的机会,现在刚刚入职,一切总算看上去走上了正轨,当然,正如我那同事所说,现在已经晚了,公司的机会是留给年轻人的,你就稳稳当当做点工作吧,别想太多。
他的潜台词,我听得懂。
痛定思痛,作为一名 41 岁的中年人,将自己的心路历程尤其是不光彩的一面讲出来,其实是需要勇气的,这些血淋漓的事实也让我深刻反思,或许能总结一点什么,不一定讲什么道理,但提供给我的同龄人一点参考,就满足了我的心愿。
第一:换工作,一定要从小公司往大公司走,而不是相反。现在的经济环境无需赘述,只有大公司才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大浪来临,首先掀翻的是小船,其次才是巨型油轮。而且在大公司才有更多的机会和容错空间,在一个大公司里,若你一时表现不佳,只要不过分触及公司管理底线,通常的做法是将你调离到别的岗位或别的区域,“淮南为橘,淮北为枳”,或许你就能重生。而在小企业,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和空间,你所能做的,大概率不是混吃等死就是被扫地出门。
第二:想学习,大公司远好于小公司,举一个例子,我刚入职新的公司就参加了集团的会议,为期三天的会议我们密集地开展了许多内容的培训,不能说这些培训都是务实的,但起码能让受众接收到有用的知识,而在之前服役的小企业,平常我们思考的问题只有两个:老板今天来没来?老板今天高不高兴?,至于现代化管理探索和运营探索,你认为在一个苟延残喘的残酷竞争时代,老板们会有闲心做这个?
第三:如果没有必要,稳定为主,若一定想换工作,骑驴找马。如我刚才自己的经历所说,作为我们这个年龄的员工,基本上都做到管理层,若在原公司熟门熟路得领导信任,持续做下去是王道,因为到一个新公司担任中高层,基本上会有相当长的一段适应期,既要适应高层领导对你的苛刻要求,又要面对下属员工对你的考验和查究。但若你想换工作,除了参照第一点外,最重要的是骑驴找马,一是你在职的状态会让你在面试时掌握一定的主动,二是经济上你不会承受更大的压力;
第四:不要轻易尝试自主创业,或许这十几年的工作生涯,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原始资金和自认为丰富的社会资源,加上你身边有不少创业成功的案例,让你动心,让你觉得你也能当一回老板。但在做决定之前,要思考几件事情:1. 你的资金足够你创业吗?2. 你的社会资源到底是你的,还是你的平台的,只是因为你适逢其会坐在这个位置上?3. 你是否完成了从一个职业经理人到老板的全面转变,你是否能接受作为一个老板的全新思维方式和与之带来的压力?4. 你的项目做好调研及可行性研究了吗?你是否能承受最坏的结果?以我和我身边的案例来看,绝大多数人都没想好就投入到创业大潮里,最后的结果是惨淡收场,又回头继续去求职。真的是 “光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了”。
我猜想以上四点,大部分从事管理的中年人都能随便总结出来,而且因人而异,许多人看过之后,会嘲笑我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已经失去了对生活的憧憬和奋斗的激情,如果你跟我同龄,也真还保持着更旺盛的激情,那么我恭喜你;但若你看过之后,心有戚戚,那我谢谢你,我这些文字没有白写。
仅以此文,献给人艰不拆还在路上的同龄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