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度尺的读数方法与步骤(同学经常出错的几个知识点)

刻度尺的相关知识点是中考要求必须掌握的,其中有些点同学们容易出错。

现将出错率较高的几个知识点整理如下:

1.量程和分度值的选取不正确

刻度尺的使用中要做两个基本点,一是量程的选取,二是分度值(最小刻度)的选取。比如测量操场的周长,如果选择量程为20cm,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显然不合适。所以选择刻度尺时要注意测量的长度和需要的精确程度,选取合适的刻度尺。

看看这道题,如何选取合适的刻度尺呢?

刻度尺的读数方法与步骤(同学经常出错的几个知识点)(1)

测过身高的同学们都知道,并不需要精确到纳米或者微米级,虽然精确度要求的很高,但在这里并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测量身高准确到厘米就可以了,即分度值选择厘米级的。

2.不理解估读数字的意义

实验的测量结果总是存在无法避免的误差,为了减小误差,我们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估读,以使其更加精确。

测量的结果中的最后一位数字是估读出来的,虽然不可靠,但是它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就算是小数点后的零也不能省略。

如下图,最末尾的8都是估读值,但是准确值却不一样,A的准确值是2cm,B的准确值是2.7cm。可以判断出来B测量的更加精确。

刻度尺的读数方法与步骤(同学经常出错的几个知识点)(2)

刻度尺的读数方法与步骤(同学经常出错的几个知识点)(3)

此题同学们经常出错,最小刻度0.1mm,即分度值是0.1mm,所以我们在读数的时候,十分位后面需要估读一位,即是x.xxmm这样的形式。

C选项中估读到了千分位,所以错误。

刻度尺的读数方法与步骤(同学经常出错的几个知识点)(4)

例3是累积法的具体应用,用线圈的长度除以圈数即可得到线圈直径,但是关于结果的精确程度,这是同学们经常出错的地方,许多同学的测量结果写成了1.41mm。

题上已经说明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所以正确的测量结果形式是x.xmm,即结果为1.4mm(1.4是四舍五入后的结果)。

3.“不问三七二十一”看到刻度尺直接读数,不看零刻度是否与起始位置对齐

对于同学们来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把会做的题做错。

有些同学不是不会读数,而真是太粗心了,造成丢分,考试后悔恨不如提前在心理重视,细心作答,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即便是你会的,也要认真做

“态度决定一切”

试着做下这道题吧:

刻度尺的读数方法与步骤(同学经常出错的几个知识点)(5)

此题同学们经常出错三种情况,汇总如下:

(1)不看起始位置,直接读作:3.50cm;

(2)不估读,答案写作:2.5cm;

(3)“二合一”,既不估读,也不看起始位置,答案写作:3.5cm。

以上三种情况,希望你不要包含其中。

4.没有完全理解量程和分度值的含义

刻度尺的量程是指刻度尺单次的测量的最大范围,而不是刻度尺标注的最大值分度值是刻度尺上最小一格的数值

下面这道题留给你了。

刻度尺的读数方法与步骤(同学经常出错的几个知识点)(6)

持续更新初中物理易错的、难懂的、易混知识点。

欢迎关注转发。

#学浪计划#

#中考物理#

#物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