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

【军武次位面】作者:慎独

提起古代战争我们会想到什么?千军万马的冲锋,整齐规整的队列,还是暴雨一般的飞矢。我想大家已经见惯了荧幕上场面宏大却槽点满满的战争场面,迫切的想要知道古代打仗的真实样子。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1)

实际上,要想重现震撼的战争场面并不需要太多人,今天要将的这部影片,央视只用了40多个群演便拍出了40万大军的气势。

2017年央视纪录频道推出4集纪录片《喋血长平》,带我们回到战火纷飞的战国时代,让我们见识当年那场惊天动地,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那场大战。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2)

作为一部严谨认真只为还原历史的纪录片,在这个娱乐时代得到的关注并不多。但也正是这为数不多的关注,使得这部纪录片的粉丝质量非常高,在豆瓣上得到了一个不低的分数。但同样也证明这个影片,真心很不错!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3)

▲看到这个分数简直感动的流泪

公元前260年,围绕韩国上党地区的归属,秦赵两国爆发大战。双方对峙于长平地区,最终以秦军大获全胜,赵军主将赵括战死,45万赵军全军覆没为结束。此战之后,山东六国再无一国有实力与秦国抗争,秦国一统天下的进度大大加快。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4)

关于这场大战的讨论从未停止过,纸上谈兵,反间计,坑杀战俘,“人屠”白起,这些关键词一直是大家的焦点话题。讨论的多相应的传说也是满天飞,而在这个快节奏的娱乐时代,严肃知识普遍不被重视,因此《喋血长平》显得格外可贵。

最终决战!最热血的一段赵军与秦军的对决

军武菌强烈推荐!!!

国产古装剧烂片多,大概是好演员与好导演都去拍纪录片了。

从《甄嬛传》开始,各种古装剧就停不下来了,剧情服装道具几乎都惨不忍睹,尤其演员演技简直让人吐血。终于央视出了这部演员演技甩国产古装剧八条街的纪录片。演员选角符合人物,演技到位,场景精致,而且服装道具大致符合时代,真真的是用了心了。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5)

▲社会我白哥,人狠话不多

本片中白起真的是演出了“人屠”的感觉,表情凝重,话不多说,但是心思极重。要知道,白起作为平民出身,是靠着人头一步步走上秦军的顶峰,眉宇中除了杀气其他的都不会存在。

相比之下,曾红极一时的大女主剧选角简直惨不忍睹。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6)

▲这也算是白起?武安君的棺材板压不住了

与之对比的赵括作为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一定是盛气凌人目空一切,但是作为饱读兵书的理论家他也绝不会是平时中二少年一般的轻浮。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7)

▲虽然赵括是第一次上战场,但在盔甲的衬托下看起来还是威风凛凛的

赵孝成王同样年轻气盛,所以一定是很阳光很有活力,但略显浮躁。想比之下,年逾六旬的秦昭襄王则一定给人老谋深算的感觉。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8)

▲两位君主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个对比也决定了两国命运的不同

不光是几位主角,就连龙套也是满满的演技。比如赵括母亲这个角色,虽然戏份不多,但是那种对儿子的担忧表现的淋漓尽致。知道自己的儿子此行凶多吉少,做母亲的一定会做最后的努力去避免。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9)

▲最寒心的是,赵括上战场,赵母却说:他若是输了,不要连累我!

没有美女鲜肉,也没有华丽的布景与服饰,更没有抠图特效。虽然这是一部纪录片,但整个剧组的用心简直令人感动,也唯有用心的表演才能让观众有着继续看下去的动力。比胡诌的电视剧更有知识,比一般纪录片更生动,这正是本片的成功所在。

没看过兵马俑不要紧,央视大大让兵马俑活过来了!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10)

一直以来古装戏战争场面都是吐槽重点,各种雷人的画面让人觉得剧组根本没翻过书,尤其关于秦朝的,懒得翻书的话连去趟西安都不行吗?终于,央视出手了,在这部片子里几乎可以说是让兵马俑坑里的秦军活过来了。从盔甲兵器,到各种兵种的配置,都一丝不苟的展现了出来。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11)

▲弓箭手到阵前射完,是要退回步兵后方的

这种弓箭手和步兵前后搭配的布置才是真正的秦军战阵。

如果看过电影《英雄》应该对秦军的“箭雨”印象深刻,实际上在秦军中,一般只有前两排是弓箭手。毕竟弓箭的成本不低,而且传统弓的使用并不轻松,所以弓箭手数量不会太多。但是依靠先进的制造技术与严格训练,弓箭手对敌军的杀伤力不会低于重甲步兵,绝对是秦军中的主力。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12)

▲秦弩堪称当年的黑科技,极大提到了杀伤效率,秦弩力大,需要用脚蹬上弦

另一边的赵军也是威风凛凛。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13)

▲赵国的胡服骑射见过没?

除了复原当年的军队,本片战争场面绝对是一大特色。不需要长镜头,不需要成百上千群演,也不需要大量特效,只要拍摄角度好,几十个群演就搞定一切。虽然据导演说是因为预算有限,但剧组为此付出的努力与智慧绝对是令人称道的。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14)

▲号称虎狼之师的秦军就应该是这个气势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15)

▲但实际上他们真的只用了几十名群演

大量特写镜头聚焦于士兵惶恐的眼神,湿了的裤裆,以及发抖的双手。更有兵器碰撞声,惨叫声以及利刃刺入身体的声音交织着,瞬间将人带入当年那血肉横飞的沙场上。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16)

▲没有花哨的动作,用最简单的方式展现冷兵器时代战争的残忍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17)

▲每一个细节和眼神,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现今中国的荧幕上不缺特效,有时甚至比国外的做的还好,却做成了城墙上的跳棋。希望《喋血长平》能成为古装剧的标杆,鼓励更多的优秀古装剧出现,毕竟我们那么悠久的古代史,拍不好简直愧对祖宗。

关于长平之战的疑问都在这解决了

关于此战,坊间争论无非是坑死40万是否真实,赵括取代廉颇是否是由于反间计,以及赵括是蠢货还是人才。依托于史料与考古发现,这些疑问与争论在本片通通都有了定论。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18)

在这里要科普下,有人怀疑当年秦赵是否真的有那么多军队,认为真实的军人不会超过十万。根据学者考据,当年秦赵两国都拥有十三四万的“甲士”,而普通的军人则更多,算上随军民夫,各凑四十多万人还不成问题。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19)

回到坑杀这个问题,首先坑杀40万肯定是不存在的。这个说法见于《史记·王翦白起列传》“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尽坑杀之”,但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就变成了“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而在《战国策》中则如下记载“诸屠四十余万之众,流血成川,沸声若雷”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20)

▲同一本书同一件事的不同记载,大概是太史公太累了不小心出了错,也可能他自己也不清楚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21)

▲这里记载属实的话那么肯定不是全部活埋,不然活埋为什么还会流血成川?

从史料上看,坑杀还是有点争议的,但是从考古发现看,当地出土的尸骨中仅有一具是死于活埋,比较有力的证明了大部分赵军都不是死于活埋。而考虑到当时秦国以人头为凭证的军功爵制度,秦军不可能放着那么多人头不去拿而是选择活埋这么费力的方式。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22)

▲露在外面的一只手,真的是很瘆人,他是真正的悲情人物,不止是被现代人嘲笑的“纸上谈兵”

相比于活埋,最大的争议还是赵括。纸上谈兵这个笑话已经流传这么久了,兵败身死的赵括成了人们的笑谈。但实际上,赵括取代廉颇是他自己无法选择的,赵王点了他的将,作为年轻军官哪有拒绝的权利?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23)

▲第一次打仗就遇见战国第一名将白起,任谁也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虽然得到了赵王的信任,但实际上赵括也不过是执行王命的木偶,赵王换他就是要让他主动出击。不管前线形势如何,敌军主将是谁他都要出击。所以兵败的最根本的责任还是在赵王,错误的人被他放在了错误的位置上,怎么可能不败。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24)

▲熟悉近代史的话应该不会对这种微操陌生

其实赵括也很委屈,小时候的兵书肯定也不是一生下来就爱看的,一定是自己的父亲督促着看。看完书和父亲讨论自己明明赢了,父亲却说自己只会夸夸其谈。被君主点将,母亲去面见君主说自己不行。第一个对手居然还是名震天下的武安君白起,自己怎么可能有机会赢呢?

被嘲笑的梦想就真的不会实现吗?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25)

▲穷途末路中的赵括,眼神里却是坚强

我们习惯以成败论英雄,毫无疑问赵括败的极为彻底,还成了几千年的笑柄。可是我们不要忘了,他是第一次上战场的年轻人,而白起则是身经百战的战国第一军神。刚出新手村就遇到了第一大BOSS,即使输了也不丢人吧。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26)

▲白起可以说是同时代所有将领的梦魇

实际上赵括也基本做了自己能做的,只是在白起面前实在太过稚嫩。作为一个主帅,结局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但作为一个军人,他尽了自己的本分。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身为名将赵奢的儿子他没有为自己的家族蒙羞。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27)

▲虽然没有多少作战经验,但是身为名将之后的血性还是有的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28)

▲决战的那一刻,他可能想了很多,是父亲的信任,还是母亲的抛弃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29)

▲还是曾经自己迈出自己实现理想第一步时,那一丝自信与骄傲呢?拼搏中的我们,何曾不与他一样?

男儿至死仍少年。其实赵括和我们年轻人有很多共同点,长辈瞧不起我们,自己引以为豪的挚爱被父母嗤之以鼻,周围人说我们少不更事。突然有一天一个可以实现理想的机会就在眼前,我们竭尽所能的去完成它。却发现这个世界的残酷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但是理想就在那里啊,梦寐以求十几年的东西就在我们面前。是黯然转身留给世界一个懦夫的背影,在嘲讽与奚落中碌碌无为一生,还是拼死一搏宁愿做一个理想的殉道者呢?我想正在奋斗的诸位心里一定有自己的选择。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30)

▲这一吼更多的是不甘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31)

▲短短的一生浓缩成十四个字,世间从此少了一个为梦想而努力的倔强少年,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

作为中国人,悠久的历史是我们最大的财富,而如何从这笔财富中挖掘出自己所需要的则真的是一门学问。现今古装片越来越多,在镜头前侃历史的也越来越多,但是在流量和金钱面前,有时真相就不那么重要了。《喋血长平》这部片中真的可以说是良心之作,不仅是每个细节的用心,更重要的是这种对待历史严谨认真的态度。只有我们认真去对待历史了,历史才会认真告诉我们未来是怎样的。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32)

有兴趣想要观看的小伙伴直接在百度上搜索《喋血长平》,即可找到各种观看渠道。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

战国历史电影解说(良心之作豆瓣评分9.3)(3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