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人处世八大戒律(论语笔记331严于律己)

15.15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论语为人处世八大戒律?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为人处世八大戒律(论语笔记331严于律己)

论语为人处世八大戒律

15.15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本章孔子讲的是人与人相处的最高境界。孔子说:“严格要求自己而少去责备别人,就会远离他人的怨恨。”孔子告诫我们为人处世要多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立场去想问题。一旦出现问题,我们应该多从自身去找毛病,多做自我批评,而不是一味地去指责别人,推卸责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是保持和谐人际关系的原则。朱子注本章:“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所以人不得而怨之。”严于律己,所以身心修养得以提高,宽以待人,所以容易与人相处。处处从自身出发找问题,别人自然不会有怨恨。

这是一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真理。原因就在于“我执”。我们在事情发生时,总是习惯性地对别人求全责备,而为自己寻找借口。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小人的行为。孔子说:“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子路》)责己之心薄,责人之心就厚;反过来,责己之心重,责人之心就轻。所以孔子教育我们要修责己、克己的功夫,而不是去责备他人。中国文化中不仅儒家要求破除我执,道家和佛家都要求修行者要过“破我执”这一关。只有修到心中真的无我,才可能做到全心全意为别人服务。孔子也很关注弟子们对人的态度,当子贡指责别人的时候,孔子马上就知之他,并说,子贡啊,你自己就做得很好吗?我就没那样的闲工夫去指责别人。(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宪问》)孔子的意思就是有这功夫还不如好好自我反省一下,从自身找问题才是最有效的,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惠能大师也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修道的人看不到别人的过失。哪里还会去指责别人呢?眼中没有,心里也没有,嘴上当然就更不会有了。如果你成天讲人家的过失,挑对方毛病,批评别人,这种人就不是真正的修道之人,用儒家的词来说就不是君子,而是小人了。

孔子在与人相处方面已经达到了至高至圣的境界。“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孔圣人的身上不但没有一丁点“意、必、固、我”的意识,他连“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都不需要去考虑了。也就是说,他连人们刻意要去修炼的“无意,无必,无固,无我”这四件事情都断绝掉了,都无需去思考了。孔子已经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啊!这才是真正的圣人的境界!在儒家的圣人体系中还有一个达到了如此境界的圣人——舜。舜的父母三番五次地欲将他置之死地,但舜从无怨恨之心,更无怨恨之言。他只是反思自己哪里没有做好而得不到父母的欢心。这就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结果就如孔子所说的“远怨矣”。他的行为感动了他的父母兄弟,最后他们都不怨恨他了,舜的行为也感动了天下所有的人,所以尧把地位都禅让给了他。

道客村曰:

责己厚者身益修,责人薄者人易从;

舜帝责己得天下,孔子无我成圣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