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逆温图题(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

风矢(像“F”)表示风向和风力,风矢由风向秆和风羽组成,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高中地理逆温图题?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地理逆温图题(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

高中地理逆温图题

知识点
  • 1、风矢

    风矢(像“F”)表示风向和风力,风矢由风向秆和风羽组成。

    风向秆: "F"向下的一竖,指出风的方向,共有8个方位;

    风羽: "F"向右的几横(北半球),由3、4个横杠和三角表示风力

    其中,每1个横杠表示两级风力:

    1--2级: 1 竖 1 横3--4级: 1 竖 2 横5--6级: 1 竖 3 横7--8级: 1 竖 4 横8 级:1 竖 1 三角

    图1 8个不同方位的风矢

  • 2、高压脊、低压槽

    高压脊和低压槽,是两种相反的等压线弯曲情况。他们的等压线凸出方向、天气状况分别为:

    ①高压脊:高气压凸向低气压,天气较好,晴朗少云,降水较少;

    ②低压槽:低气压凸向高气压,天气较差,常伴随着雨雪、大风、降温。

    图2 高压脊与低压槽


    例题

    某科考队2月21日由P地出发,4月21日返回P地。下图为返回时的近地面气压分布图。

    4、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区是(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5、科考队出发时,P地昼长为11小时;科考队返回时,P地昼长是( )

    A. 10小时

    B. 11小时

    C. 13小时

    D. 14小时

    答案:C、C

    精讲精析:(1)分析图中的天气系统。从图中的风矢可以看出,风由四周吹向中心(风向秆指向中心),即该天气系统为气旋。在气旋的“低压槽”附近,容易发育暖锋,产生连续性降水。而图中的③地恰好位于低压槽附近(等压线大幅度凸向高压,即为低压槽),因此③地可能出现连续型降水,选项C正确。

    (2)计算P地的昼长。2月21日和4月21日,关于春分(3月21日)对称,其中2月21日位于春分之间,昼短夜长,白昼时间为11小时;4月21日为春分之后,昼长夜短,白昼时间应该为24h-11h=13h,选项C正确(关于春分、秋分对称的日期,昼长之和为24小时)。


    总结
  • 昼长的计算

    本节例题的难度较大,解题思路为:①根据风矢,判断出图中的天气系统(气旋),并找出低压脊,进而分析容易产生连续性降水的地区;②两个日期关于春分对称,因此昼长之和为24小时,进而计算出4月21日的昼长。

    昼夜长短,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那个半球便昼长夜短。昼长的规律如下:

    ①春分-夏至-秋分(夏半年):北半球昼长的变化为:12h——(>12h)——12h;

    ②秋分-冬至-春分(冬半年):北半球昼长的变化为:12h——(<12h)——12h;

    ③关于春分(或秋分)对称的两个日期a、b:昼长a 昼长b = 24h

    ④关于夏至(或冬至)对称的两个日期c、d:昼长c = 昼长d

    图3 昼夜长短的变化

    【每晚20:00,每日一题,学好地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