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缚少年花子君铅笔画教程(浅谈地缚少年花子君校园中的七大不可思议与美术设计)

这月角色最萌和美术风格最喜欢的新番就决定颁给《地缚少年花子君》(地缚少年花子くん)啦!由于漫画还在连载中,动画并没有呈现完整的故事,一季的分量里七大不可思议只出现了一半(还有一个几乎算是龙套)。即便如此,动画版的《花子君》在有限的篇幅成功拉出故事主轴并让他结束在不错的位置,虽然仍有悬疑未解,却不会让人觉得该讲的故事没有讲完。希望之后有机会出第二季把故事补足。

看到「花子」会很直觉地猜到《地缚少年花子君》是和日本校园怪谈有关的故事,不过这个花子「君」和一般听到的花子不太一样。这位「花子君」存在于海鸥学园校舍某间女厕的第三个隔间,传言中他会帮助成功召唤他的人实现一个愿望,但在愿望实现后会取走召唤者重要的东西。本作品的女主角八寻宁宁得知这个传闻后打算让花子君帮自己实现当时的恋情,却因为意外吃下结缘石而和花子君结缘,成为半人半怪异的存在。

地缚少年花子君铅笔画教程(浅谈地缚少年花子君校园中的七大不可思议与美术设计)(1)

曾与现世结缘——校园中的七大不可思议

所谓的「怪异」是从人类谣传的故事中诞生的超现实存在,当大多数人都知道他的传闻时怪异就会诞生,当没有人知道传闻他就会消失。怪异会如传闻中描述地一样行动,当传闻改变时怪异的行动也会跟着改变。

这个校园中的七大不可思议是力量最强大的怪异,除此之外还存在许多弱小的怪异和幽灵。身为第七位七大不可思议成员,同时也是七大不可思议之首,的花子君负责维持校园中人类与怪异之间的平衡,当怪异变质成威胁人类世界正常运作的怪物时,花子君就会用菜刀消灭对方。

每一位七大不可思议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殊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负责人具有最强大的力量,即便是花子君也不见得能在这个情况下赢过其他的七大不可思议。唯一能打破这个状况的方式是要破坏作为力量来源的依附物,如此一来特殊空间也会跟着崩坏,空间的管理权会从原负责人那里没收。然而,能破坏依附物的只有巫女,只有身为半人半怪异的八寻宁宁能做到。因此宁宁就被花子君拐来(?)作为守护校园的助手。

地缚少年花子君铅笔画教程(浅谈地缚少年花子君校园中的七大不可思议与美术设计)(2)

在这个原本还算和平的校园中似乎有某些人正藉由制造传言改变怪异们的本质,使得怪异伤害人类的事件愈来愈多。《花子君》的故事就围绕在令怪异回归原样的任务上,在这个过程中带出幕后黑手以及花子君的过去。

七大不可思议虽然是一个被讲到烂的主题,但是在《花子君》中设定完整且特别。《花子君》中只有花子的概念是从大众文本中挪移过来,除此之外的花子君设定以及其他七大不可思议都专属于这个校园,而且每一位七大不可思议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七大不可思议的依附物是他们曾经和现世之人结缘的信物,依附物能带来强大力量也意味着这段关系对怪异有多么重要。当巫女撕下黏贴在依附物上的符咒时,他会接收到对方获得信物时的记忆,从这里读者和女主角能够窥探七大不可思议曾经的故事。从这些记忆可以得知有些怪异本来就是鬼怪神佛之类的存在,也有些怪异曾经是人类,在死亡之后因为某些原因成为怪异。鬼怪为什么与人结缘,又为什么对这段缘分念念不忘;已死之人如何逝世,又为何成为怪异?这些是这部动画的重点之一。这些故事不仅让七大怪异的形象更加饱满,也得以从怪异之间的关系铺垫出主角花子君的过去。

《花子君》中的怪异因为人们的传闻而获得力量存在于世,类似的设定在同季作品《虚构推理》中也有,但是《虚构推理》中想象力的怪物是没有主体意识的,《花子君》中的怪异虽然依照传闻行动但大多仍保有自我意识,他们有着过去、有着思念的人、有着好奇与在意的事。《花子君》的一些怪异和人类几乎没有差异,但他终究不是现世之人,不是现世之人却因缘分留在现世,对怪异而言这究竟是重生还是束缚呢?

地缚少年花子君铅笔画教程(浅谈地缚少年花子君校园中的七大不可思议与美术设计)(3)

浓厚的绘画感——《花子君》中的美术设计

《花子君》另一个非常吸引我的部分是他的美术设计!呼应「校园怪谈」这个在日本历久不衰的主题,主视觉大量使用日本传统物件与传统色彩,物件多、颜色又饱和不仅让人印象深刻,还跳脱现代追求小清新色调的潮流。

由于主要角色的年龄介于初中到高中之间,他们的身体比例看起来都偏矮小。虽然不是一部主打成熟系帅哥美女的作品,但靠着特别的画风表现出「萌」及「可爱」等面向。

除此之外,这部作品的角色外轮廓线偏粗。通常轮廓线粗细被用来表现远近(近的线比较粗/远的线比较细)以及在热血少年漫中加深角色的力量感。虽然《花子君》中的轮廓线也被用来表现远近,作品也有一点点少年漫的成分,但这里轮廓线主要起到继承主视觉「饱满感」的效果。拉宽轮廓线让线条成为「色块」,借此让轮廓线变成这部作品大面积着色风格的一部分。最近比较相似的作品是《鬼灭之刃》,两部作品都有浓厚的日式元素,然而《鬼灭》的人物上色相对而言加入更多渐层表现光影,和《花子君》用间断色块来表现光影的方式不同。这种绘画方式意外地让人很爱。

地缚少年花子君铅笔画教程(浅谈地缚少年花子君校园中的七大不可思议与美术设计)(4)

色块的表现手法也被用在除了人物着色以外的地方,例如光影及火焰。一般而言火焰或光点是随着发光中心愈远会逐渐变暗,变化梯度方向没有明显的界线。然而在《花子君》中火焰变成间断性的色块,从光源中心向外是以小到大、从亮到暗的多边形组成,外面才再叠加一层橘色渐层带出光线的朦胧感。

使用色块的表现手法让我想到日本浮世绘的木板印刷效果,木板印刷将不同颜色套在不同木板上再拓印到纸上制成版画,虽然这种方式也能在拓印过程中做出渐层效果,但像这样以多个色块堆叠在一起的方式很常见。或许是这种日本独有的艺术形式让使用类似表现手法的动画能带出「日本感」吧!

轮廓线深还让人想到漫画的笔墨,让作品感觉起来像是着色且会动的漫画。不仅如此,身为动画的《花子君》还使用类似漫画的转场手法。漫画的所有镜头窗格会依序画在一张纸上,由于漫画不会动,读者要知道从哪格看往哪格并在脑中将他们串接起来。

地缚少年花子君铅笔画教程(浅谈地缚少年花子君校园中的七大不可思议与美术设计)(5)

《花子君》利用大量窗格呈现场景转换或人物视角的变动,有时候还会搭配一格一格显示出来的动画效果,看起来就像在同一个16:9的视窗中自动播放漫画。这种作法在一些日常番也很常见,但是加上上面提到的美术风格后就让《花子君》的绘画感特别强烈。《花子君》故意用窗格表现时间顺序及场景转换,注意力也会因为窗格浮现自动被吸引过去,进而置入他所希望的步调与视角。

以上提到的手法都会让整部作品感觉很满,掌握的好能令观众的视觉刺激最大化,但掌握的不好就容易让人视觉疲劳,没有让人感到视觉疲劳是《花子君》很成功的部分。

地缚少年花子君铅笔画教程(浅谈地缚少年花子君校园中的七大不可思议与美术设计)(6)

结论

​我在之前没有看过《花子君》的漫画,这次直接从动画先入手,这让《花子君》在这季一月新番中成为我心中的黑马。我一直以来都很喜欢那些能把每一个角色的故事铺陈出来的作品,《花子君》藉由女主角宁宁和怪异的互动把这些故事带出。花子君的故事是这部作品中最深的谜团,虽然在动画中有给出一些线索,但还有很大一部分仍然模糊不清,这个悬疑让人很想要继续知道接下来的发展。

因为这次看得格外仔细而发现有前后镜头物件突然换边、人物在远近景或不同角度有点比例偏掉的问题,但是这些小错误都瑕不掩瑜,整体的美术风格让这部作品有很强的吸引力。不管你是对怪谈有兴趣、对他的视觉设计有兴趣,这部作品都满适合观赏的,推荐给大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