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废弃物做奥运场馆模型(让工业遗存与奥运元素持续擦出)
【文旅快评】作者:吴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如何用废弃物做奥运场馆模型?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用废弃物做奥运场馆模型
【文旅快评】
作者:吴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
北京冬奥会期间,首钢园区火“出圈”,作为全世界唯一在巨型工业遗址里举办奥运会比赛项目的园区,这里因山、水、冬奥、工业遗存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不少游客前往。
其实,“一夜爆红”的首钢园,从高炉林立的重工业基地,到华丽转身为“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和“首都城市功能深度转型示范区”,其更新与转型历时近二十年,经历了艰辛探索。
北京首钢有着百年历史,1919年官商合办的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在京西石景山建设炼厂,北京近代冶金工业由此起步。1992年,首都钢铁公司(首钢集团前身)综合生产规模为国内前三位。2001年北京成功申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后,首钢启动停产搬迁。2005年国务院批准“首钢实施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整治”方案,首钢老工业区改造工作全面启动。北京成功申办第24届冬季奥运会后,曾用来储存炼铁原料的筒仓成为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曾经的精煤车间变身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矗立在群明湖畔的冷却塔,则见证了世界首座被永久性保留使用的滑雪大跳台的诞生和精彩。
新首钢园区的惊艳亮相,凝聚着北京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探索和努力,凝聚着众多建设者、建筑师、规划师的倾情付出。我们于2007年正式参与首钢园的更新和发展,直至今天。在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中,首钢老厂区高炉、转炉、冷却塔、煤气罐、焦炉、料仓等多处遗存设施入选。这些工业遗产是首钢园区独特的文化资源和宝贵财富。园区的每个角落、每套设备都有故事,在我心中,赋予老建筑新的功能、让老厂区焕发新的生机是最重要的任务。在规划设计中,我们让首钢园区最大限度保留原有厂区的风貌格局,使工业遗存与奥运元素完美结合——西十冬奥广场在尊重现状肌理的基础上,组织办公功能与交通流线,利用天车、皮带通廊等遗存构筑物提供室外休憩空间;山水环抱的两湖区域,尊重原有建筑和绿地肌理,保留并改造长达200余米的精煤车间,为国家短道速滑、花滑、冰壶、冰球项目提供专业训练场地;以冷却塔为背景改造的“首钢大跳台”,作为北京冬奥会遗产永久保留;运用工业管廊改造而成的首钢高线公园,连接着脱硫车间、焦化厂、高炉改造等重要节点,形成首钢园独具魅力的景致;依托三高炉、厂房等工业资源改建成的文化设施、酒店、网羽场馆,完善冬奥核心区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共同形成展现工业、奥运之美的运动休闲体验区。
经过十余年的伴随式设计,今天的首钢尽显钢铁本色,是北京中心城区完整保留各时期钢铁工业设施的最大厂区,与此同时,这里地域开阔、植被完好,形成了山、水、历史遗存并存的独特空间格局与环境风貌,向世界展现了工业颜值和城市活力美美与共的生动图景。
冬奥会是短期国际赛事活动,但创造和经营奥运遗产是一项长期的社会性活动。最大限度释放奥运经济效应是实现城市产业体系再造和转型发展的应有之义。目前,首钢园区已成立“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这对于持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传承和利用好北京冬奥会体育场馆设施遗产,带动城市和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后奥运时代”,首钢园仍将持续推进改造更新工作,为首都科技创新、国际交往、文化创意发展提供高品质空间载体,让工业遗存与奥运元素持续擦出“火花”。
我们将持续推动山、水、冬奥、工业遗存和商业融合发展,激活文旅消费活力。支持商业设施引入多元化的智能场景消费新业态,积极承接北京市科幻产业资源,实施“科幻主题沉浸式体验特色街区建设计划”,依托首钢重工业遗迹引入科幻主题会展,建设体验式数字智能科技应用场景,打造“科幻 ”娱乐消费体验。借助首钢冬奥广场光景晚会灯光秀,吸引市民参与各种休闲活动,打造京西夜间经济新地标。推进策划体育赛事、冬奥夜景、啤酒花园等夜间活动,引导夜间消费新风尚。
通过资源整合、产品更新换代和与周边旅游景区的区域合作,打造工业旅游精品工程。开展以工业文化创意体验为主的工业旅游,打造工业遗产文化“一站式体验”。以工业特色酒店、训练场地和“冠军餐”饮食等为亮点,策划设计竞技体验旅游线路活动,吸引游客体验解密运动员的竞技生活。
弘扬首钢园区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设立展示中心,打造“工业文化、西山永定河文化、冬奥文化”三大品牌形象IP,挖掘特有文化资源,找准与文旅、文博、奥运的结合点。集中打造以体育消费为引领的首钢冬奥商圈,依托冰雪运动竞技场馆、极限运动公园、电竞产业主题园等载体,围绕冬季奥运、电子竞技、冰雪运动、极限运动、赛事直播等开展体育赛事IP孵化培育。逐步形成顶级赛事IP和直播权,未来基于这些IP进一步开展多维度教学培训、自由IP赛事等。吸引外资体育竞技、文化演出经营机构、娱乐经营机构,打造后工业文化体育创意基地。与门头沟等周边区县统筹协作,串联优势资源,筹划设计方案,共同举办马拉松、徒步等赛事活动。提升公共文体场馆使用率,推动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性文体服务,如公益讲堂、文体培训等。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20日0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