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婚姻中的冷酷(为什么亦舒笔下的女子总是拜金)

谈到言情小说就绕不开的亦舒,在琼瑶剧已经过时的现在,亦舒的作品仍然在不断地被搬上银幕翻拍,从最近大火的《流金岁月》到毁了原著的《喜宝》,不久前《我的前半生》也曾是引起热议的电视剧。那些灵动的人物,关于爱和被爱的故事永远是亦舒作品中不会过时的宝藏。

亦舒婚姻中的冷酷(为什么亦舒笔下的女子总是拜金)(1)

书中的“拜金”女人

亦舒作品中的女性都有着一点共性,放在作者喜欢的香港岛或是老上海,总有一种笼罩在全文中的忧伤和纸醉金迷,在商业化都市之下孤独但是匆忙的灵魂们的故事,似乎会有无限的张力让人喜欢上她们。

亦舒婚姻中的冷酷(为什么亦舒笔下的女子总是拜金)(2)

用现代的眼光看,这些女性似乎是拜金的,如果自己不是出身富贵,那一定要嫁个有钱人,如果没有打算嫁个有钱人,那也要自己赚很多钱来过上好日子。

对于金钱的追求和一掷千金的高雅品味是作品中绕不开的主题,很多人会骂姜喜宝和勖存姿的病态关系,用“被包养”轻巧地概括喜宝的青春和爱情;也有人会觉得朱锁锁用美好皮囊换生活令人不齿,从高中毕业去做舞女到后来成为李先生的情妇,总是绕不过用外貌来赚很多钱,生活奢靡。

亦舒婚姻中的冷酷(为什么亦舒笔下的女子总是拜金)(3)

但尽管是这样对金钱有很多向往的她们,似乎是不择手段地成为名媛,其实并没有人们看得那么不堪。

《喜宝》中最经典的一句“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很多很多的钱”,被引用地发烂,仿佛能够用这句很多钱来印证喜宝最后只剩很多钱的空虚和无力,忘记这句话还有后半句:“如果两件都没有,至少我还有健康”。

亦舒婚姻中的冷酷(为什么亦舒笔下的女子总是拜金)(4)

如果说喜宝有一样人生底色,那大概不会是嗜财,而更多是顽强,顽强到会抓住一切可以让自己活下去活得更好的东西,如果是爱就要有很多爱,如果是钱就要有很多钱,但就算她什么都没有,也不会放弃地抓住健康的生命,顽强地走下去。

亦舒婚姻中的冷酷(为什么亦舒笔下的女子总是拜金)(5)

但这样个性鲜明的女性被搬到电视剧或者电影里,就会面临着人物的立体程度和演技之间的矛盾。在《喜宝》中,那个倔强地活着的喜宝,被演成一个有点呆呆傻傻的,感觉什么事情都是很天真地面对着观众的样子,

当然,在一部电影的时间之中,或许也很难完成人物在性格上的成长变化,更何况这些事情并非一两日发生,而是在喜宝生命的某个阶段一点点根据她所经历的事件而逐渐变化,在电影中进行的简单铺垫当然不够,也难怪被戏称为“小时代2.0”。

亦舒婚姻中的冷酷(为什么亦舒笔下的女子总是拜金)(6)

亦舒的爱情线

亦舒笔下的感情线包含着非常典型的东方式爱情元素,少了一点直接和放在明面上的甜蜜,总是在暗处滋生出一些复杂的类似于恨、报复的纠葛,有藏着一口气的,总是少不了一些孤独寥落和无法理解,甚至是有些“不健康的”。

亦舒婚姻中的冷酷(为什么亦舒笔下的女子总是拜金)(7)

《圆舞》中傅于琛和义女周承钰之间试探和无数次错过;香雪海患了绝症以后用同情的怜悯之下产生的爱来控制住关大雄;她们似乎无法摆脱一种宿命或者是含着很多苦的爱情状态,无论是在《玫瑰的故事》中,还是在《她比烟花寂寞》,其中蕴含的孤独和荒凉的状态,似乎是亦舒小说爱情故事的基调。

亦舒婚姻中的冷酷(为什么亦舒笔下的女子总是拜金)(8)

这种复杂的情感也是一大看点,《流金岁月》无疑是抓住了这一点来大写,书中属于“李先生”的一小段纠葛被改编成叶瑾言的故事线,占据很大一部分。

年龄差距大到几乎是“父女”的故事和背后暗含的关于身世的映射让这段关系注定是一场悲剧,但是观众却能被这段充满试探和“假糖”的故事感动到,与之对比,蒋南孙与王永正的标准化爱情就算出现了挖墙脚、事业冲突之类的套路,仍然还是平平淡淡。

亦舒婚姻中的冷酷(为什么亦舒笔下的女子总是拜金)(9)

讲老故事还是新故事?

亦舒所讲述的故事是90年代甚至80年代的故事,从现在的角度看来似乎并不是那么合适,无论是爱情观也好还是其中人物的刻画,似乎再看也会忍不住拿出来批判一番。那些曾经被当成独立自主女强人的范本人物,现在看来都落后而且看起来“不够独立”。

亦舒婚姻中的冷酷(为什么亦舒笔下的女子总是拜金)(10)

《我的前半生》中,子君最后还是去寻找爱情,没能够跳脱出婚姻的桎梏,她的工作、去搞艺术品,还是在想着找到一个优秀的男人来给他一个美好的家,其好友唐晶似的强势和厉害最后也还是在婚姻中做回幸福的小女人,后来的工作和事业都放下不表。这样的故事在现在看起来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自然也就不用再加上独立自强的名号吹嘘了。

亦舒婚姻中的冷酷(为什么亦舒笔下的女子总是拜金)(11)

而2017年版本的电视剧中被观众骂惨的点,也是过多的婆婆妈妈情感线,已经不再符合人们对于职场状态的期待和认知,并且加入了更多“情感戏”,把原本还算是体现子君性格中顽强坚韧的部分也弱化了。

似乎导演对于观众喜欢的电视剧还停留在烂俗八点档的闺蜜撕破脸抢男人,比亦舒写的那个时代还要再老旧十分。犯下同样错误的还有电影版本的《流金岁月》,虽然主演的演技颜值俱在,仍然挽救不了故事情节的呆板。

亦舒婚姻中的冷酷(为什么亦舒笔下的女子总是拜金)(12)

将旧故事放进完全不同的新时代,实在是一种太难的挑战,原本串联起剧情的价值观和故事线,无不依托于时代背景,电视剧将故事放置到另一个时代,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服化道的现代感,也还有故事背后逻辑的转变。

《流金岁月》还算是一个成功例子,虽然昏黄的滤镜配上各种高科技现代化的产品还是显得违和,至少朱锁锁和蒋南孙情比金坚的友情还是让人感动,朱锁锁在卖房子上的天赋也和她的外貌口才联系紧密,有“就该是她做销售”的自然顺畅。

亦舒婚姻中的冷酷(为什么亦舒笔下的女子总是拜金)(13)

倪妮的锁锁与马伊琍饰演的子君比起来合理太多。原著中的子君也曾是大学文凭,在智商和情商上不输的,但是重归于职场也有困难,有唐晶打点好工作也还是磕磕绊绊,并且其实在选择去做艺术品之前也并没有脱离底层小打字员的身份。她从来也都是有决断力的,在多年阔太太生活中培养出审美,并非一个完全的装饰物。

亦舒婚姻中的冷酷(为什么亦舒笔下的女子总是拜金)(14)

电视剧中的子君对婚姻还抱着幻想时的撒娇和扭捏,当然不可能让她离婚后的生活仿佛出现bug一样,处处有高人指点,并且能够在百忙之中与唐晶因为男友撕破脸,无论从哪个角度想都不太符合现代工作的节奏和强度了。为了凑剧情而拖拉出来的情节和八卦狗血剧,观众早已经看得够多,不需要在表现职场女性崛起的故事中强凑一段。

亦舒婚姻中的冷酷(为什么亦舒笔下的女子总是拜金)(15)

当亦舒的作品被改编成爆款影视剧,还是需要仔细斟酌剧本,尽管把30年前的价值观搬过来不现实,但是主题大抵不会变化的,吸引观众仍然是是那些有趣的灵魂和在某个时代象征着前卫和新潮的她们,而非裹脚布一样讲过无数遍的、家常撕破脸的灰姑娘爱情故事能够概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