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投资能力新规(保险界双十一)

“我们老大这周签了个300万的大单,交三年总保费就是900万,最近‘开门红’支公司年交保费在50万以上的大额保单还是不少的”某上市险企支公司代理人王猛(化名)对记者说道,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保险投资能力新规?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保险投资能力新规(保险界双十一)

保险投资能力新规

“我们老大这周签了个300万的大单,交三年总保费就是900万,最近‘开门红’支公司年交保费在50万以上的大额保单还是不少的。”某上市险企支公司代理人王猛(化名)对记者说道。

理财收益率下行、经济环境不确定性明显提升的大背景下,能给人更多确定性的保险逐渐在众多理财产品中脱颖而出。

尽管保险业偶有淡化“开门红”的声音,但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号称保险届“双十一”的“开门红”依然是代理人开单的高峰期,一般从每年10月份开始,持续至次年2月份。 另外,记者采访多位保险代理人发现,与往年相比,今年“开门红”的大额保单明显增多。

保险代理人张全(化名)对记者表示:“每年的开门红,不管是给代理人还是给客户的利好都是全年力度最大的,比如给客户减免保费,推出一些更普惠的产品,让此前因身体状况无法投保或需除外承保的客户顺利投保等,给代理人也会有除正常收入之外的奖金、奖励,我们会趁着这波福利约意向客户面谈,签单也更容易。”

多家头部险企已打响“开门红” 代理人跑业务忙

11月初,王猛所在的营销部门聚了个餐,这顿“火红”的火锅,为即将“打响”的“开门红”讨个好彩头。

过去三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行业转型等多重因素影响,一些资源、专业度、个人展业能力不足的代理人已逐渐离开这一行列,用王猛的话说:“以前做保险是走投无路,现在是身怀绝技。”不过,余下的业务员或多或少也受大环境的影响,收入波动,而“开门红”是签单的好时机,自然不能错过。

早在开门红备战阶段,王猛就已经开始锁定走访客户,“我从自己的客户中列出了30多位有保险意识,有经济实力,有信任度,能做主的‘四有’保险客户,为后续推‘开门红’产品做准备。”王猛说道。不久后,“开门红”产品投保系统开放,王猛便签了张年交10万元保费的单子。“今年我们的产品预订利率比同业高一些,特别是最近股市、基金都不太好,所以客户对产品的接受度还挺高。”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2023年“开门红”延续以往“年金型/两全保险 万能账户”组合,10月中旬,中国人寿上线了鑫瑞稳赢年金保险、鑫瑞年年养老年金产品和鑫享未来两全保险三款产品,拉开“开门红”营销的序幕。

平安人寿紧随其后,推出平安盛世金越(尊享版)终身寿险、平安御享财富(2023)养老年金保险和平安御享财富(2023)年金保险,产品形式以“增额终身寿险 短交年金”的搭配为主。泰康人寿也推出了“开门红”主力产品泰康惠赢人生(爱家版)年金保险产品计划。友邦人寿公布的产品除年金险外,还有一款重疾险——“如意悠享重疾险”,该产品专为次标人群定制的终身重疾保障,只要符合健康告知的要求,无需体检即可投保。

总的来说,今年“开门红”年金产品大多是交费3年、5年,保障期限为7年、8年或更长时间,第5年开始便可领取固定返还,如不领取,返还金也可直接进入万能账户进行增值。

与市场上大多数理财产品不同,保险有写在合同中的预定利率,也可理解为保底利率,近年来,利率下行趋势显著,“开门红”产品搭配的万能险账户预定利率也有所下降,大型险企一般在1.75%~3%,在资管新规打破刚兑之下,这种有预定利率的产品保值增值优势凸显。

最近,胡杨(化名)决定购买一份某大型险企的“开门红”年金险,年交保费5万元,3年总计交15万元。“感觉自己平时花钱没有规划,想找个靠谱的产品强制储蓄一下。保障期限7年,第5年就能领钱,基本上可以当成中期理财,最重要的是不会亏本,我不太会炒股和买基金,之前投资亏了点。”

大额保单明显增多有“安全感的投资受青睐

与往年相比,今年保险颇有“出圈”之势。贝壳财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开门红”期间大额保单明显增加。张全说:“我们公司的‘开门红’虽然启动时间不长,但也出现了年交几百万上千万保费的单子,如果按交3年算,总保费基本都在千万元级别。像这种高净值客户,其实投资渠道非常多,他们甚至有私人银行经理帮忙管理资产,也有机会接触到一些优质的私募项目,但仍选择把这么大一笔钱放到保险产品中,表明他们需要通过保险锁定一些确定性。”

保险代理人王忠(化名)也有同感,今年是其职业生涯的第三个“开门红”,她说:“大额保单挺多的,说明大家手里有钱,但不像前几年那么敢投了,不可能把所有钱都放在高风险的池子里,还是要有一部分钱用来当‘安全垫’,保险便有这么一个作用,客户现在的心理是,我可以牺牲一些流动性,把钱放在保险公司10年、20年不动,但必须安全稳定。”

之所以客户产生这样的心理,与大环境不无关系。“利率持续下行,今年银行下调了定期存款利率,投资房地产不靠谱,股票基金波动比较大,不少客户亏了钱,大家都开始追求有‘安全感’的投资,而这正是保险的优势,收益不高,但安全。”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此前也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最近大家也在谈“挪储”,就是把银行的储蓄挪出来,其中有一部分就流进了保险产品,主要原因是现在国际经济有衰退风险,美国、欧元区以及其他一些经济体通胀压力较大,中国外部环境更为复杂,内部来看,资本市场波动震荡,炒股、买基金等投资行为都受影响,再加上下调存款利率等举措,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已差不多接近历史低位。

“在这种大背景下,越来越多人希望有一些确定性的保障,无论是终身寿险、年金险等都能提供相对长期且确定的保障,在越来越不确定的当下,大家有增强防御性资产配置的需求,因此,保险这种确定性较强的产品相对竞争优势会更明显,我也注意到,资产较多的家庭当前更愿意增加一些保险配置。”朱俊生说。

央行在今年10月份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也验证了上述现象,报告显示,居民偏爱的首位投资方式是“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理财产品”,占比高达45.6%。

机构看好“开门红” 寿险行业有望走出阴霾

2023年的“开门红”局势给持续低迷的寿险行业带来一丝曙光。

今年以来,寿险行业表现不佳,上市险企三季报显示,多家寿险公司新业务价值仍在下降,比如太保寿险前三季度实现新业务价值75.48亿元,同比下降37.8%,降幅较上半年进一步收窄,三季度单季新业务价值增速则开始由负转正;又如中国平安旗下的寿险及健康险业务,今年前三季度的新业务价值为258.48亿元,同比下降26.6%,若去年前三季度新业务价值采用去年年底假设及方法重述,今年前三季度新业务价值同比下降18.9%。

海通证券研报称,我们认为上市险企新业务价值下降主要受代理人持续流失、价值率较低的储蓄型产品占比提升等因素影响。

但在“开门红”的催化之下,2023年寿险公司开年业绩或有所提升。信达证券研报观点认为,各大险企寿险改革进程逐步深入,寿险人力质态提升效果逐渐显现,后续随着各大寿险公司陆续开启2023年“开门红”营销活动,产品供给端预计将迎来更多增量,寿险月度保费或有望迎来边际改善。

东吴证券研报观点则认为,10月份国寿和平安陆续开启开门红第一阶段短储产品销售,产品形态与去年同期基本一致。疫情影响深远而复杂,我们认为本轮寿险业复苏短期看疫情,中期看队伍,长期看产品。疫情散发提高居民防御性储蓄存款需求,竞品理财收益率下行和净值波动大幅降低储蓄型业务销售难度,我们预计明年一季度上市险企有望实现新单同比两位数增长,价值同比大个位数修复,走出近三年负债端阴霾。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付春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