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缮修复工艺欣赏(残缺与修补残缺的艺术)
金缮,顾名思义,就是以金修缮。金缮属于漆缮中的一种,主要用于瓷器修复。
具体而言,金缮就是将破碎的陶瓷残片用生漆粘合,并用金粉金箔等做为颜料填充在结合的裂缝处,以达到修复并完善破损器物的目的。金缮的过程大概分为以下几步:首先,以生漆调和糯米粉等物质将器物碎片粘合并填补完整,此后进行打磨。此后,在裂缝处涂抹金粉金箔进一步填补并美化破损器物。
关于金缮的起源,各位学者莫衷一是,但大部分学者以江户时代的《蚂蟥绊茶欧记》为依据推断金缮起源于日本。《蚂蟥绊茶欧记》中记载了一个关于以金缮修复宋代龙泉窑碗的故事。书中写道,平重盛收到了一只宋朝赠送的龙泉窑茶碗,后来这只茶碗被日本室町时代崇尚茶道的足利义政将军得到了。在足利拿到这只茶碗时,可惜这只碗在底部已出现裂痕无法再使用,于是他遣使来中国寻访,希望可以找到一个相同的而且可以使用的碗。但是苦苦寻找后仍旧没有结果,所以来中国的使者就听从了中国工匠的建议,用锔钉将这只龙泉窑碗的裂隙锔住。因为修补后的锔钉痕迹像一只蚂蝗,因此被称为“蚂蝗绊”。但是足利将军对此很不满意,命令日本工匠继续修复。日本工匠参考中国的漆缮技术,在裂纹处用美观华丽的金粉进行涂抹绘画,最终将这只名贵瓷碗修复一新。与此同时,金缮的技术也就正式出现了。当然,也有部分学者认为,金缮所属的漆缮和金缮过程中的漆上用金均属国传统漆工艺,所以金缮当之无愧应起源于中国。最中肯的说法应当是金缮技术最初起源于中国,但在日本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最终形成了极具特色和审美价值的金缮技术。
无论起源何处,金缮之美有目共睹。金缮这种修复艺术所蕴含和展示的美学被大众、艺术家和学术界赞叹不已。首先,金缮之美在于其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林颐)。正如王汉辰所讲:金缮修复明丽的线条与精致的破碎感,赋予了古陶瓷器一种独特的美,既有历史的沧桑,又有生命萌动的原始之美。此外,金缮这种修复工艺将破损和裂纹放大并坦然视之,因此增添了几分自然坦荡之美(胡描,杜怀一)。不仅仅是坦荡,在邓彬看来,这更是一种“禅意”之美。以昂贵的黄金来修缮装饰残缺的器物,代表着一种尽可能将残缺完美的姿态(邓彬)。此外,金缮之美还在于其独特性和不可复制,因为“残缺的情形是千变万化的,器物的器形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金缮修复的艺术表现有“不确定”、“独一性”等特点(邓彬)。
虽然学者们对金缮之美的具体表现有着各自的感触和论述,但总的来说,金缮之美是与日本侘寂美学息息相关的。甚至可以说金缮完美体现了日本的侘寂美学。侘寂,侘び·寂び,日文发音为Wabi-sabi,指的是一种以接受短暂和不完美为核心的日式美学。
侘び的原意是简陋,寂び为寂静之意,此外还有褪色、古旧之意。因此侘寂之美被认为是一种关于“不完美的,无常的,不完整”的美学思想。此外,侘寂文化崇尚质朴自然的生活态度,因此侘寂文化强调三个事实:其一,没有什么能长存。其二,没有什么是完成的。其三,没有什么是完美的。侘寂文化认为,如果一个人可以接受这样的三个简单事实,那么就可以获得一种成熟的快乐。
金缮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侘寂美学的方方面面。金缮对待破损器物的态度,启发了人们对待逝去生命的审美,对破损旧物的欣赏(何明清),面对残缺生命的释然,和面对渐弱的生命烛光的坦然接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