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种植的主控项目(南方木通种植建园及栽后管理技术)

基金项目:南方木通种植建园及栽后管理技术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81243)。

_游彩云

木通(Akebia quinata)属木通科木通属植物,是本草记载的正品木通之一,为历代药典收录。木通全身是宝,其果、茎、叶、根等器官均有药效,且富含多种氨基酸及营养元素而具有独特的食疗保健功效。学者们关注其资源状况、药理研究及相关进展。人工栽植易种易管,基本不需中耕锄草,然而木通种植面积总体较少,发展缓慢。究其原因,主要因其良种管理技术及其丰产技术缺乏,人工木通产量偏低、质量差所致。赣南木通的种质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经济开发前景。为了提高木通栽培质量,本课题组对赣南木通于林缘、林下、田间和河溪边栽培,进行了种质资源调查、优株选择、驯化栽培和实生苗育种优选等系列研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木通种子园培育技术体系。

乔木种植的主控项目(南方木通种植建园及栽后管理技术)(1)

1 优株选择和造林

1.1 优株选择

赣南木通自然分布于北纬 25°2′~27°9′,东经 114º10′~116º42',在 200~1 300 m 丘陵阳坡、半阳坡的常绿阔叶林、疏林间或灌木林为主分布,而于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有少量分布。 木通最适湿润,腐殖质多、有机质含量高的当地壤土环境生长,于常绿阔叶林、疏林间壤土环境生长良好的木通,其茎藤粗壮,丰年间的单果柄挂 3 个果的数量多、果大的植株,高产基本能保持稳定,易获连年丰产。因此,将粗壮茎藤的成年木通,选择为本种子园的建园优株材料。

1.2 园地选择

园地选择海拔 200~1 000 m 的常绿阔叶林林缘,土层深厚,中性、微酸性或微碱性土,偏砂性的壤土为宜,要求疏松透气,水肥、光照条件好。

可于坡地、荒山仿原生态种植,或选择有机质含量高的耕地或河溪旁,低产的油茶、果园也可改造成木通种子园。

1.3 造林技术

仔细整地,深翻熟土。挖穴宜大,穴规格 100 cm50 cm50 cm,株行距 3 m3 m,每穴一般栽植2 株。栽前 15 d 施充分腐熟的粪肥或有机肥 10~20 kg,秋冬至第 2 年春的萌动发芽前栽植。苗木选择 1 年生优树实生苗或嫁接苗,地径 0.3 cm 以上,苗高 40~50 cm。 定植后浇透水,搭遮阳网,遮光度 40%~50%。

2 水肥管理

定植当年,保持表土净草,园土湿润。于 5 月扩穴深翻覆土,6 月初追施速效氮磷钾肥(N∶P∶K=5∶3∶3)50 g/株或有机肥 5 kg/株,7—8 月搭水泥立柱,茎藤上架,并去除遮阳网。9 月中旬第 2次追肥速效氮磷钾肥(N∶P∶K=5∶3∶3)50 g/株或有机肥 5 kg/株,11—12 月施有机基肥 5 kg/株。

第 2 年及之后,每年追肥 3~4 次,分别于春叶萌芽后的 3 月初,5 月中、下旬,7 月上旬与 9 月初,每株施复合肥(N∶P∶K=5∶3∶3)75~100 g。采果后至初春前,穴施有机基肥 5 kg/株。

3 树体结构调控

于第 2 年冬季休眠期,剪除徒长枝、细弱枝,修去病枝、虫害枝,培养好骨干枝与结果枝的合理结构。春季至清明前,将培育生长旺盛、藤茎粗壮的木通,于离地高度 60 cm 处,侧腹 2 个方位 T 型芽接饱满芽,与原 2 株的冠形方位互补。嫁接成活后,抹除多余萌枝,保留东、西、南、北 4 个方位的藤茎枝冠,培育枝盘与冠形匀称的树体结构,以自然开心形为宜。

第 3 年及之后的春季,摘除过强的新梢、内膛的萌条,保留短粗的枝条;夏季修剪约 2/3 抽梢,全部删去细弱的萌条。

4 花期管理

木通雌雄同株,单性花,每朵雌花可挂果 3 个。早春多萌发雄花,盛花期 4 月初至中旬,此时的雌花数量较多,质量也较高,花期末期的雌雄花(也称为晚花)质量均较差。木通一般于夏季有 2 次开花现象,夏初因此易发生大量落果。

木通雌雄花比例普遍较低,雌花数量多萌发于细弱梢枝,而以粗大的藤茎腋芽萌发的雌花质量高。木通花期管理关键在于保花保果,核心技术措施:于 4 月中旬保留位于粗壮藤茎的雌花,于 5—6 月保果。

4.1 保花

早疏花,保留约 1/3 雄花,4 月初至中旬保雌花,删晚花与 2 次花,雌雄花比例一般保持在 1∶8~1∶5,尽量使雌花均匀分布于粗壮藤茎,每株雌花宜保留 200~280 个。结合后续的保果措施,每株可保留座果 360 个,其中每果柄 2~3 个果,3 个果率高于 60%占比为宜。

4.2 保果

喷施 0.05%的爱多收溶液 5~6 次,于花期前 15 d 开始,隔 15 d 喷施,可有效提高坐果率。

5 病虫害防治

木通病害发生较轻,可在叶片出现病斑时,喷施 0.1%浓度的 50%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溶液防治。

木通虫害发生较少,一般会发生蚜虫取食嫩叶,夜蛾取食嫩叶或幼果。施用 0.125%浓度的阿维菌素溶液喷杀蚜虫,1%浓度的敌百虫溶液喷杀夜蛾幼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