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纪录片推荐(丰碑第一集北大红楼)

红楼梦纪录片推荐(丰碑第一集北大红楼)(1)

红楼梦纪录片推荐(丰碑第一集北大红楼)(2)

开篇词

这里,曾孕育红色理想;

这里,曾宣告人民解放;

这里,曾设计改革大业;

这里,正擘画扬帆远航。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从4月12日到8月27日,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交通广播、城市广播、体育广播和京津冀之声,以及听听FM和新媒体矩阵将联合推出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见证初心·百集京华党史故事》:探访“永远的丰碑”,寻觅“珍藏的记忆”,讲述“伟大的道路”, 展现“飘扬的旗帜”,致敬“坚强的堡垒”。透过故事看情怀,透过情怀见精神。赓续百年初心,凝聚奋进力量。

“永远的丰碑”系列第一集

《北大红楼——暗夜中的星星之火》

红楼梦纪录片推荐(丰碑第一集北大红楼)(3)

红楼梦纪录片推荐(丰碑第一集北大红楼)(4)

北大红楼,见证了一个民族的“觉醒时代”

2021年清明时节,一场朴素的公祭仪式在北京大学举行。朝气蓬勃的青年师生们,向北大革命烈士纪念碑肃立,默哀。一百多年前,同样是一群朝气蓬勃年轻人,从当时的“北大红楼”出发,振臂高呼,用声声呐喊唤醒沉睡的中国,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播撒在华夏大地上。

红楼梦纪录片推荐(丰碑第一集北大红楼)(5)

红楼梦纪录片推荐(丰碑第一集北大红楼)(6)

2021年4月5号,北京大学静园草坪,学生们用诗篇《青松礼赞》缅怀革命先烈。

红楼梦纪录片推荐(丰碑第一集北大红楼)(7)

北大革命烈士纪念碑上镌刻着96位烈士的名字

北大革命烈士纪念碑上镌刻着96位烈士的名字:李大钊、邓中夏、高君宇……这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像暗夜中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红楼梦纪录片推荐(丰碑第一集北大红楼)(8)

收藏在北京新文化纪念馆中的油画《启蒙者》

1916年12月26号,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开始着手推动改革。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办公室主任马海亭说:

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提出“兼容并包”的思想,聘请李大钊、陈独秀、胡适、辜鸿铭、刘师培……新派、旧派人物,使北京大学出现了新旧思想交锋。

红楼梦纪录片推荐(丰碑第一集北大红楼)(9)

北大红楼

1918年10月,北大图书馆、校部和文科陆续迁入了刚刚建成不久的红楼。穿越百余年的悠悠时光,这座位于现今北京东城区五四大街的红色建筑,见证了二十世纪初这场思想交锋。

红楼梦纪录片推荐(丰碑第一集北大红楼)(10)

李大钊的办公室

红楼一层东南角,是时任北大图书馆主任李大钊的办公室。它有一间接待室,在当时被称作“饱无堂”。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文物资料保管部副主任、研究馆员刘静说,当年,师生们在这里,就不同的思想、政治观点展开辩论:

当时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期,大家都在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每个人他所信仰的思想主义可能不太一样,就过来饱无堂互相辩论。一位叫朱务善的学生回忆,他说李大钊对于马克思主义是非常有自信的。

红楼梦纪录片推荐(丰碑第一集北大红楼)(11)

红楼一层东侧北端的“新潮社”

在当时的北大,有几本刊物十分流行。除了1917年,随陈独秀就任北大文科学长而“北上落户”的《新青年》杂志,还有两本刊物,它们便是在北大红楼中诞生的《每周评论》和《新潮》:

《每周评论》是陈独秀、李大钊1918年12月在红楼创办的,弥补的是《新青年》的时效性问题,用短小精悍的文章来回应一些当时的问题。《新潮》是完全由北京大学的学生罗家伦、傅斯年、顾颉刚等人,都是学霸级的人才,在北京大学受到影响,办的刊物。他们起这个名儿“新潮”,用了法文文艺复兴的原文。《新潮》发表了很多文章,跟《新青年》是互相呼应的。

红楼梦纪录片推荐(丰碑第一集北大红楼)(12)

北大红楼图书馆第二阅览室

思想的激荡中,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北大的年轻人中悄然萌芽。作为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引进了很多关于社会主义、俄国革命、马克思的相关书籍,方便师生借阅。他还撰写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这些红色思想,启迪和引导了很多青年人,其中就包括在北大图书馆短暂担任过助理员的毛泽东。刘静说:

毛泽东回忆过:“我在李大钊手下当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这是他在《西行漫记》里说过的。

1919年,发轫于“红楼”的五四运动,为这里的历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19年,为抗议巴黎和会上的丧权辱国和约,北大的青年学生们站了出来。

红楼梦纪录片推荐(丰碑第一集北大红楼)(13)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五四运动”浮雕

当时的北大学生许德珩参与了这场运动,并撰写了半文言半白话的《北京学生界宣言》。许进讲述了他的祖父许德珩当年的经历:

1919年5月3号的晚上,北大学生在南河沿的北大三院礼堂,召开了全体学生会议,全体会上有同学就在那里喊口号,他说胶东亡了,中国就亡了,我们要把国家兴亡扛在肩上,要不救中国、要不死!

红楼梦纪录片推荐(丰碑第一集北大红楼)(14)

电视剧《觉醒年代》剧照

从5月4号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游行。马海亭说:

五四运动爆发,由单纯的学生运动发展到全国性的运动,最后导致政府被迫免去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没有出席巴黎和会签约仪式。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把全中国的人的觉悟唤醒起来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好了思想上、组织上和干部上的准备。许多北京大学的学生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这其中包括邓仲夏、罗章龙、刘仁静、高君宇、沈雁冰等。

1920年8月,陈独秀率先在上海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1920年10月,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北大红楼李大钊的办公室里成立,11月成立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

新的历史篇章,即将开启!

红楼梦纪录片推荐(丰碑第一集北大红楼)(15)

《见证初心·百集京华党史故事》

总监制:李秀磊

总策划:景兵、邢立新、谢先进、张延红、焦钰晖

审稿:马骏

采制:唐思萌

录音:郭炜

新媒体:陆健

片花制作:兆龙、滕欢、唐甜甜、孟孟

参考资料:《北京红色地标》

部分音响素材来源:电视剧《觉醒年代》

部分图片来源:马海亭提供及网络图片

特别鸣谢: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办

红楼梦纪录片推荐(丰碑第一集北大红楼)(16)

听广播:AM828 FM94.5

微信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