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现象讲解(520)

周期现象讲解(520)(1)

我们调研了许多问题学生,得出5 2=0这一结论,即孩子在校5天封闭学习,星期天玩两天手机,其学习效果为0。那么同样的道理,如果让孩子一边学习,同时拿手机边学边玩,那么学习效果仍然为0。何出此言?下面我讲一个小事件:

今天是国庆节假期的第二天,我和同学们约定每晚八点检查作业,然后我就在班级群里点了几位同学的名字,然后把作业发群里。其中有一位叫小常的同学,不一会儿就把作业发在了群里,我点开仔细看了看,发现书写非常的潦草,尤其是阅读书上勾画的两篇文章,他居然抄在了作业本上,且抄的是一塌糊涂,看到之后我很是生气。作业发完后,他妈妈在群里@我,补充说“老师,不好意思,小常的书忘在学校里了”。这分明是一个母亲在为她的儿子开脱,难怪孩子周清考试总是不过关,原来都是手机惹的祸!看到后我愈加生气,随即就在群里回复到:

*孩子写的字,您能看清吗?

*以这种态度对待学习,怎么能学好?

*让孩子拿班上同学的书复印或者找拿钥匙的同学去学校取书。

他的母亲在群里答复到:“好的老师”。

在第二天九点多的时候,我在群里看到了小常妈妈重新发的作业,点开再看,发现阅读部分是打印的,比较模糊,书写仍然潦草;抄写部分有两处书写错误,我用红笔标注了出来,要求他重写,并且让他的母亲抽空给我回个电话,我想和他谈谈,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

周期现象讲解(520)(2)

过了大约半个小时,我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电话的那头也不说话,然后我就问,“请问你是?”对方才吞吞吐吐地告诉我,她是小常的妈妈,打过招呼,我就对她开门见山地说,小常同学的作业非常糟糕,感觉孩子做作业心不静,非常的慌,这背后肯定有什么原因,是不是他拿着手机?家长赶忙解释道,孩子说他写作业的时候需要看着手机,所以就让他一直拿着…

周期现象讲解(520)(3)

我顿时无语,在班群里我们一直反复强调,严禁学生以任何理由拿手机,你怎么能够让一个未成年的孩子长时间拿手机呢?你知道手机扫一扫,分分秒答案就出来了,孩子还需要动脑筋做作业吗?还有手指头一划,就切换到其他页面上去了。他还有心思学习吗?尤其是对于不爱学习,自律性差的孩子,手机上的游戏,抖音,快手,QQ聊天等等都比学习有趣的多。所以大多数时间里,孩子的脑海里填充的内容都与学习无关。亲爱的家长朋友,我想给你说,表面上看,他是做作业的时候拿一会儿手机,但 其实是孩子拿了一整天的手机,拿手机之前,他做作业会很慌张,因为急着要玩手机,所以作业赶得很潦草。拿到手机后如获至宝,自然很是放纵,家长实在看不下去,没收手机之后,孩子肯定是恋恋不舍,虽然把手机给了家长,但是心中仍然想的是手机上的事情。长此以往,孩子玩手机就会上瘾,不思学习,甚至叛逆,厌学。如果孩子看的是黄赌毒类的视频,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所以我现在给你的建议是两种办法,一是和他谈,如果他能放下手机,认真学习,加强自律,前面的事情一概不再追究,家长配合监督管理到位。如果他做不到,我们就索性给他几天时间,让他玩个够,家长要像催孩子学习一样,去催他玩手机,直到他说玩够了,不想玩了,那么我们才可以静下心来说学习的事情了…

为了减少5 2=0现象的发生,我们让孩子的好奇心暂时得到满足,从而不再迷恋手机,并且要告诉孩子,我们相信他的聪明和才智,手机拿得起放得下。游戏的设计,就是为了吸引人,所以孩子上瘾也是正常的,但是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向阳生长的,都有向好的趋势,我也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我修复的能力,他们能够在家长的配合下,加强自律,变得越来越优秀。

周期现象讲解(520)(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