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四大名将名单(清朝宗室的十大名将)

满清以武立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努尔哈赤用父祖留下的十三套盔甲起事,创建八旗制度,建立后金政权,奠定了大清王朝将近300年的基业。皇太极继承努尔哈赤遗志,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向东降伏朝鲜,向西征服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基本占据了山海关之外的领土,改国号大清,改族号满洲。

满洲的崛起靠的是女真族人的精诚合作,更靠的是爱新觉罗家族的人才辈出。从《雍正王朝》或其他电视剧中,大家可能听说过八大铁帽子王,拥有世袭罔替的权利。铁帽子王就是凭借清朝初期的赫赫战功得到的。今天下吕居士来跟大家谈谈清朝宗室的名将(清朝的历代皇帝不列入评选范围)。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排名不分先后。

多尔衮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17岁开始随皇太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漠南蒙古),因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在与明朝的对抗中多次立下战功,击败过袁崇焕和祖大寿的援兵。25岁因战功受封和硕睿亲王,参与征伐朝鲜,俘虏朝鲜国王家属。后在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在顺治即位后以摄政王身份辅佐。1644年指挥清兵入关,并迎顺治帝入主中原。乾隆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清朝四大名将名单(清朝宗室的十大名将)(1)

多尔衮

多铎

多铎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五子,多尔衮之胞弟,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13岁封贝勒成为镶白旗旗主,在松锦大战中获得大功,清朝入关后率军击败李自成。后挥师南下,攻破扬州,消灭南明朝廷,进封和硕豫亲王,是清初的铁帽子王之一。乾隆帝称其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清朝四大名将名单(清朝宗室的十大名将)(2)

多铎

豪格

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早年随皇太极和代善征讨蒙古,表现突出,屡次立下战功。后跟随皇太极征伐朝鲜的战争和宁锦之战,均立下大功。清朝入关后,作为靖远大将军出征四川消灭张献忠政权,封肃亲王,是清初的铁帽子王之一。

清朝四大名将名单(清朝宗室的十大名将)(3)

阿济格

阿济格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多尔衮之胞兄,参加了征伐朝鲜和征伐明朝的战争,立下战功。作为前锋随多尔衮入关,以靖远大将军进入陕西,多次战胜李自成,杀死刘宗敏。后又以平西大将军征讨姜瓖的叛乱,封英亲王。

清朝四大名将名单(清朝宗室的十大名将)(4)

代善

代善是努尔哈赤的嫡次子,领满洲两红旗(正红旗、镶红旗)。代善在年少时从征平定女真各部的战争,论军功封贝勒;在后续征伐明朝和蒙古的战争中也屡立大功,参加的战争包括抚顺之战、萨尔浒之战、大凌河之战等。曾因作战英勇,赐号“古英巴图鲁”,封礼亲王,是清初的铁帽子王之一。

清朝四大名将名单(清朝宗室的十大名将)(5)

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侄子,从青年时代起,追随努尔哈赤南征北讨,因军功受封为和硕贝勒,是努尔哈赤时期共柄国政的八大和硕贝勒之一。济尔哈朗在征服蒙古、朝鲜等战争中立下大功,在朝鲜征伐中一路杀到平壤城下。在征伐明朝和入关之后也屡屡立下大功,凭借军功封郑亲王,是清初的铁帽子王之一。

清朝四大名将名单(清朝宗室的十大名将)(6)

硕塞

硕塞,皇太极的第五子,跟随豫亲王多铎率南征北战,平定陕西、河南,击败李自成,向南攻克江宁,俘获朱由崧。后又跟随多铎征讨喀尔喀蒙古,跟随阿济格戍守大同,平定姜瓖叛乱,封庄亲王,是清初的铁帽子王之一。

清朝四大名将名单(清朝宗室的十大名将)(7)

岳托

岳托,努尔哈赤之孙,代善之长子,与父亲代善掌管正红旗和镶红旗,跟随祖、父征伐蒙古,进攻明朝,立下卓著功勋。 岳托随阿敏征伐朝鲜,连克多城,朝鲜遣使求和。宁锦之战中多有战功,入关后平定了济南。皇太极念其功绩,追封克勤郡王,是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清朝四大名将名单(清朝宗室的十大名将)(8)

勒克德浑

勒克德浑,满洲正红旗人,努尔哈赤曾孙、代善之孙。清朝入关后,勒克德浑被任命为平南大将军,代替多铎征战南方各省,平定江浙、湖广、广西,为清朝平定中原立下赫赫战功,封顺承郡王,是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岳乐

岳乐是努尔哈赤的孙子。清朝入关后,岳乐跟随肃亲王豪格击杀了大西王张献忠,以宣威大将军,征讨喀尔喀部,使其投降入贡。三藩之乱中,岳乐作为定远平寇大将军,率师讨伐吴三桂,消灭三藩。康熙帝亲自赴卢沟桥迎接,封安亲王。

清朝四大名将名单(清朝宗室的十大名将)(9)

清朝(后金)建国之初,爱新觉罗家族辈出,除以上10位战功卓著的名将之外,还有如阿敏、莽古尔泰、阿巴泰、满达海、博洛等诸多名将。他们带领满洲八旗兵东征朝鲜,西讨蒙古,南伐明朝,最后入主中原,统一天下。清朝存国300余年,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最后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

清朝入主中原之后,宗室子弟中名将数量明显减少。至康熙年间,也只剩下康熙之兄福全和十四子胤禵还会率军出征。福全被康熙皇帝授予抚远大将军,率领清军征伐噶尔丹叛军,大胜而归。胤禵在康熙晚年领兵西征,平定阿拉布坦叛乱,为稳定西藏作出贡献。清朝疆域的变迁史—是非功过,后人评说

清朝宗室名将减少与清朝的爵位制度密切相关。虽然实行王、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但藩王不就藩,朝廷赐予宅邸,被圈禁在京师。

较西汉初年的分封、西晋的宗王出镇制度和明朝的藩王守边,清朝的爵位制度有明显的优越性。藩王不就藩节省了国库开支,限制了诸王的权力,将藩王的财政和军事权力极大削弱,避免了“七王之乱”、“八王之乱”和“靖难之役”发生的可能性。宗室诸王没有领兵的权力,名将的数量自然就减少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