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发展史是怎么样的(一口气读懂丝绸之路)
西汉丝绸之路示意图
丝绸之路是张骞出使自西安起途经甘肃至新疆连接地中海各国到达中亚西亚等地,全长6440公里的贸易之路,是中国汉代时期重要的对外窗口。
自汉朝建立以来,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族就不断袭扰大汉王朝。公元前二世纪左右,匈奴人赶走了原本居住在甘肃西部河西走廊一带的月氏部落,占领了河西走廊。
丝绸之路地理示意图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部,东西长约1200多公里,南边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祁连山脉,北为开阔的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就位于祁连山和内蒙古高原之间,形似走廊,又因地处黄河以西,因此得名河西走廊,是连接中原和西域的交通要塞。这样以来,大汉王朝的北部和西部都是匈奴人的领地,他们常常袭扰大汉的边境,奴掠汉民,抢夺牛羊财富,这使大汉的几任君主很是头疼。
公元前一四一年三月九日,四十八岁汉景帝刘启在未央宫中因病去世。16岁的刘彻继承父之王位。大汉在历经六位帝王的经营之后,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实力大为增强。但是,外交和军事的孱弱,成为了这位年轻君王的心病。
在汉武帝刘彻即位不久后,一直积极备战,随时找准时机和匈奴开战。从偶尔俘虏的一个匈奴口中得知,当时匈奴人攻占河西走廊后,老上单于杀死了月氏部落的首领,并将其头颅砍了下来,作为酒器以示炫耀。
月氏部落本想为首领报仇,但却因没有实力而继续迁徙到更西边的“西域”地区。刘彻认为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可以联合月氏部落前后夹击匈奴。
而汉武帝身边的大臣对西域的情况一无所知,他们只知道度过黄河就会有一条通往西域的狭长通道。
于是攻打匈奴的计划在汉武帝心里油然而生。汉武帝下令在全国寻找可以去往西域的使者。不久,就在今天的汉中城固县找到了年仅27岁的张骞。张骞觉得这是一件建功立业的好事,也是一件影响汉王朝的大事。汉武帝非常高兴,亲自为张骞送行,还让已经归顺大汉的匈奴人“堂邑父”作为张骞使团的向导。
公元前139年,张骞和他的使团踏上了前往西域的道路,渡过黄河从祁连山南部的扁都口进入河西。张骞一行在行至河西走廊腹地时,遇到了匈奴人的骑兵队,匈奴骑兵将张骞一行全部抓获。匈奴的“右部诸王”将张骞等人押送到匈奴“王庭”(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在王庭张骞见到了匈奴族的最高首领“军臣单于”。军臣单于通过了解得知了张骞去往西域的意图后,就极力地拉拢张骞,打消其出使月氏的念头,还为他迎娶了一位匈奴族的妻子,但是张骞始终没有忘记汉武帝交给自己的使命。
转眼间,张骞已经在匈奴部落生活了十年,十年间的见闻让张骞充分地了解了西域。一天,张骞趁匈奴不备带着随从堂邑父逃出了匈奴领地(期间曾出逃几次均未遂,被抓回来严加看管)。逃出后的张骞,并没有选择直接回到长安,而是继续寻找月氏部落的下落。此时的月氏在经过长期迁徙后,被分为了两个部分,大部分月氏人继续往西经过大苑国来到阿姆河流域一带,称之为大月氏;还有一部分留在了祁连山西部和羌人混居,被称之为小月氏。
张骞的再得知这一消息后,决定继续向西寻找“大月氏”的下落。进入西域后道路复杂路途坎坷,张骞和堂邑父越过茫茫大漠,经过康居、大宛等国,翻过了帕米尔高原,九死一生,终于来到了大月氏的驻地。
当大月氏的首领见到这位来自于东方的汉人后十分惊讶,对张骞盛情款待,但是对汉武帝提议的夹击匈奴却没有兴趣。大月氏的首领告诉张骞,这里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百姓安居乐业,月氏人已经从游牧民族逐渐转向农耕民族,无心东归。张骞在大月氏停留了一年多时间,曾多次劝说月氏国王,月氏国王都没有给张骞明确的答复,心灰意冷的张骞只好返回长安。
为了避开匈奴,张骞决定走青海的羌族区,但是此时的羌族区也被匈奴人所占领,张骞在行至匈奴领地后再次沦为了匈奴的俘虏。张骞觉得自己这次必死无疑。幸运的是,公元前一二七年,匈奴族首领军臣单于去世,张骞趁乱逃出,一路向东回到了长安。
张骞这回从西域回来时,带回来的西域地图和大汉百姓从未见过的农作物种子以及在西域的见闻,深深震撼着这个王朝的每一根神经。张骞把这些信息汇报给了汉武帝,汉武帝十分满意,随即决定攻打匈奴,打通河西走廊迫在眉睫。
公元前121年,大汉名将霍去病赶走了长期占领河西走廊上的匈奴人,收复河西之地,使河西正式纳入大汉的版图。为了加强河西的管理,最早设立酒泉郡,武威郡。公元前111设立张掖郡,公元前88年设立敦煌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河西四郡”。河西走廊的打通,连通了中原与西域的贸易往来。
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率领三百多随从,携带大量金币、丝帛等财物和牛羊万头,第二次踏上西行之路。此行的目的,一是和乌孙国联合夹击匈奴,消灭匈奴的右侧军事力量;二是宣扬国威,劝说西域各国与汉帝国联合,使之成为汉王朝的附属国。
张骞到达乌孙时,乌孙爆发了内乱,没有达到劝说乌孙夹击匈奴的目的。不过,张骞的副使们又分别访问了中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国,扩大了大汉王朝的影响力,增强各国之间的关系。
四年后,即公元前115年,张骞一行返回长安。回到长安后张骞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意为“广博瞻望”。一年后张骞在长安去世。这位伟大的外交家虽已辞世,但是这条由他走过的“丝绸之路”仍在继续。我们继承了张骞的遗志,继续开拓这条伟大的丝路。
600年后海上丝路开通,元代草原丝路开通,这就有力地证明了我们的祖先在丝路的开拓上面从未停止过,这不仅是张骞本人的功劳,更是古代劳动人民勇于开拓的智慧体现。
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张骞“凿空西域”,凿是代指开凿,意为速度缓慢,说明张骞出使得不易。公元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根据自己在中国的见闻创作了一本名为《中国》的书,这是“丝绸之路”概念的首次提出。
汉宣帝时期(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取得了对匈奴的最终胜利,开设西域都护府,新疆地区从此变为中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疆少数名族与汉族文化交流进入了繁荣阶段。
公元前2年,西域大月氏使臣伊存在长安城向中国弟子口授《浮屠经》,佛教从此正式传入中国。
公元16年,西域多国与王莽政权断交,丝绸之路被迫中断。
东汉时期(公元73年),决心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班超随大将军窦固北击匈奴,重新打通了断交58年的丝绸之路,被封为“西域都护”班固在西域经略30余年,进一步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公元97年班固派副使出使大秦(古代对罗马帝国的称呼),丝绸之路延伸至条支海(现波斯湾),从东亚延伸至西亚,超越之前衰败的丝绸之路。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条地理贸易大通道被划分为三条:西南丝绸之路、西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北魏文成帝把断绝已久的丝绸之路通过与波斯的交流再次连接,从此波斯玻璃器皿流入中国。
隋朝结束了南北分裂的格局,国家再次实现一统,丝绸之路贸易文化交流继续加深。唐代是丝绸之路最繁盛的时期,各种宗教随之流入中国。唐初东罗马的景教,唐中期波斯传入的序教又叫拜火教,唐代受丝绸之路影响带入中国的所有物品名词都加以“胡”字,例如:胡萝卜、胡琴、胡椒等。
据不完全统计唐朝曾与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相互交流建立联系,自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逐渐走向下坡路。宋元时期中国版图逐渐缩小,海上丝绸之路繁盛,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被取代,元代的丝路是以宗教为主,侧面体现丝绸之路的衰败。
明清时期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自宋代起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促使了中国造船技艺的提升,陆上丝路走进了尾声。
走入新时代,“一带一路”再次吹响了中华民族崛起的号角,这条担负着世界和平、政治经略、文化交融和贸易繁荣的黄金通道再一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单于: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
码字非常不易,需要您的鼓励。关注“历史不能丢”多分享,好文章不错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