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洋强国规划(山东印发海洋强省建设行动计划)
半岛全媒体记者 殷红艳
3月3日,山东省政务网站发布省委、省政府印发《海洋强省建设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指出要推进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行动、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推进世界一流港口建设行动、推进海洋新兴产业壮大行动、推进海洋传统产业升级行动、推进智慧海洋突破行动、推进海洋文化振兴行动、推进海洋开放合作行动、推进海洋治理能力提升行动,建立政策保障体系。
青岛重任在肩,被频频点名。《行动计划》赋予青岛多项重任,给予青岛极高的期待——
·加快建设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中心、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等高能级平台。
·建设海洋人才港(青岛)。
·支持青岛实施多能互补供电、海水源供冷供热、海水淡化、海水制氢等工程。
·推进渤海湾(山东部分)、莱州湾、丁字湾、胶州湾等重点海湾整治。
·实施“蓝色药库”省级大科学计划,筹建国家深海基因库,建设海洋药物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海洋生物医药研发平台,推动符合规定的海洋药物纳入国家药品目录。
·推动海水淡化纳入本地水资源统一配置体系,推进海水淡化水进入市政管网。
·青岛实施多能互补供电、海水源供冷供热、海水淡化、海水制氢等工程。
·以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为龙头,稳步推进近海渔业向深远海发展,争创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8-10处。
·举办大型海上体育赛事和海洋产品展会,培育崂山、刘公岛、蓬莱阁、长岛等休闲度假综合体。
·提升青岛凤凰岛、蓬莱、海阳、日照山海天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层次,打造“仙境海岸”“黄河入海”“滨海自驾”等特色旅游线路、标志性景区和精品项目。
·建设青岛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
·在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市发展海洋环保产业。
·支持青岛打造国际海洋旅游名城。
·到2025年,举办国际海洋节、放鱼节、滨海城市啤酒美食节等活动100次以上。
·推动胶东经济圈打造世界著名的滨海文化创意产业长廊、滨海休闲度假黄金旅游带,支持青岛打造国际海洋旅游名城。
·培育青岛影视、烟台创意设计等产业集群。
·支持青岛强化海洋功能和特点,建设现代海洋城市。
·建立重点港口与中欧班列(齐鲁号)合作联动机制。织密远洋运输航线,重点打造日韩、东南亚、中东、印巴、欧美5大优势海运航线组群。
《行动计划》的发布,给青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线图,青岛可以作为的空间非常大。
三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均在青岛
《行动计划》当中提出的九大行动当中,第一个就是推进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行动。可见“科技创新”是海洋发展的新引擎,此前在新春开工第一天山东召开的工作动员大会上,省委书记李干杰就指出,关键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就抓住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牛鼻子”。
海洋创新是国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动力源泉。
行动包括搭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打造海洋科技人才高地三个方面,而在搭建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方面,《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快建设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中心、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等高能级平台。
这三大平台均属于青岛,同时也是全省海洋科技创新高地。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是科技部2006年启动筹建的10个国家实验室之一,于2013年12月获得科技部批复、2015年6月正式运行。由科技部、山东省、青岛市共建,财政部、教育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提供支持,主要依托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农业部黄海水产研究所、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五家科研机构,是国家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实验室是国家所拥有的并赖以解决国家急需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科学问题的实验室,代表一个国家在某一领域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2018年6月12日,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后,视察了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并发表重要讲话精神。强调,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的话为青岛乃至山东发展海洋经济指出了方向。
而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中心是由中科院、山东省、青岛市共建,以中科院海洋所为依托,联合烟台海岸带所、南海所、深海所、声学所等12家中科院涉海院所共建。将打造以山东为总部、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人才高地和新兴产业培育基地。中科院海洋科考船队是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的核心平台。目前海洋大科学中心已集聚起一批优势团队,不断开展前沿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示范。目前已集聚包括院士、杰青等各类任务团队77个,吸引包括两院院士、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5000余人次利用平台资源,开展了600多项课题研究。
不但拥有三大平台这样的“大国重器”,作为国家海洋科技创新城市,青岛拥有约占全国五分之一的涉海科研机构(约30家)、三分之一的部级以上涉海高端研发平台(超30家)、全职在青涉海院士约占全国28%,三项指标均排名全国第一。
日前,《国家海洋创新指数报告 2021》通过来自科技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和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等单位相关领域专家评审,其综合评价显示,山东海洋创新位于国内第一梯次,青岛海洋创新全国领先。
建设海洋人才港,打造人才高地
在打造海洋科技人才高地方面,《行动计划》提出,支持有条件的高校争取设立海洋领域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从全国涉海高校、院所选聘专家赴沿海市挂职。建立海洋产业人才大数据中心,设立运营海洋人才发展基金。深入实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蓝色人才专项。研究制定海洋人才绩效考核和管理办法。建设海洋人才港(青岛)。到2025年,培养集聚100名以上国际一流海洋科技人才、3000名以上海洋优秀青年人才。
建设海洋人才港(青岛)将是未来青岛在海洋人才方面的一大动作。早在2014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后,西海岸新区当年就举行了全球海洋人才洽谈大会,明确提出打造“国际海洋人才港”。打造“高层次人才综合服务中心、海洋科技创新创业中心、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千人计划青岛创业基地”四位于一体的新区国际人才港实体。
吸引海洋人才,青岛一直在发力。为进一步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服务海洋人才创新创业、打造现代海洋人才高地、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9月17日,青岛市现代海洋人才赋能中心正式启动,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2021年12月2日开幕的第二十一届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国际人才暨产学研合作洽谈会(简称“蓝洽会”)上,青岛发布了《全球海洋人才集聚倡议书》,意味着青岛市面向全球引进海洋人才。
目前,青岛拥有涉海领域各类人才7.7万人,凝聚了全国50%的涉海科研人员、70%涉海高级专家和院士,海洋领域人才规模和层次均位居全国前列,为海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推进海洋新兴产业壮大传统产业升级
在推进海洋新兴产业壮大行动中,主要涉及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四个方面。
在海洋生物医药方面,青岛一直都在全省甚至全国前列。海洋生物医药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青岛“海洋产业转型跨越硬仗”中的重点领域。2017年,青岛“蓝色药库”开发计划通过了由国内药学界、海洋界知名专家共同组成的专家组论证。四年来,“蓝色药库”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治疗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甘露特钠(GV-971)获批有条件上市;以海洋抗肿瘤药物BG136为代表的一批海洋原创候选新药和创新型医疗器械有序研制;海洋生物医药特色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海洋来源特医食品、保健食品、药妆产品等功能制品陆续问世……
虽然青岛的海洋经济规模在全国领先,但海洋产业特别是海洋制造业发展还没有形成比较优势,海洋企业“小、散、弱”的情况依旧存在。正是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刚刚过去的2月份,青岛市发布了《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该政策第一部分主要是推动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现代渔业、航运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发展。其次主要是促进海洋新兴产业突破发展,支持青岛市重点发展的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质增效。
在推动海洋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发展方面,围绕青岛市海洋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发展存在的难点、断点、堵点,提出了鼓励引进高端船舶海工设计机构,支持新建深海油气开发装备、高技术船舶项目等扶持政策。其中,在青岛市新建造的深海油气开发装备及其核心工艺装置、高技术船舶方面,单个项目最高奖励1000万元;对青岛市船舶海工装备和海洋探测、观测、监测装备的关键核心配套设备新建项目,最高可补助1000万元。对国家批准建设的远洋渔业基地,最高给予3000万元补助,对大型养殖工船,最高给予1500万元补助。
值得一提的是,刚刚落户青岛西海岸的潍柴(青岛)海洋装备制造中心项目,便在海洋工程装备方面发力,打造船舶设计研发、建造维修、展示体验、新兴消费和融合示范五位一体的综合产业基地,为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增添强劲的新动力,为山东省海洋强省建设作出新贡献。
在海洋新能源方面,《行动计划》支持青岛实施多能互补供电、海水源供冷供热、海水淡化、海水制氢等工程。
目前,青岛市建成海水淡化规模达22.4万吨/日,约占全国已建成规模的七分之一。2020年,全市海水淡化供水量达到3702万吨,海水直接利用量约12.3亿吨。其中,青岛百发海水淡化项目最高日供水量达到10.5万吨,是国内首个实现满负荷运行的万吨级海水淡化项目。
氢能利用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海水制氢具有重大潜力。考虑到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海水制氢有重要意义。在《青岛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中,也提出要前瞻布局氢能等未来产业,推动制氢、储(运)氢、加氢等装备制造,积极扩大氢能应用场景,并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
此外在传统产业方面,将高水平建设120处省级以上海洋牧场,到2025年新建15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以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为龙头,稳步推进近海渔业向深远海发展。
此外,《行动计划》提出要建立政策保障体系,对海洋领域“瞪羚”“独角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高成长性企业,省级财政择优采取股权投资等方式给予支持。支持一批对标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海洋战略性产业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审核通过后,省级财政按银行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35%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
支持青岛打造国际海洋旅游名城
令人振奋的是,《行动计划》在海洋旅游和海洋文化振兴方面,将支持青岛打造国际海洋旅游名城。
在海洋旅游方面,青岛被多次提及。其中崂山和凤凰岛被特意点名,并提出要建设青岛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
一是优化布局生态公园、海水浴场、滨海康疗、汽车驿站等休闲度假设施和业态,发展休闲渔业、海洋垂钓、研学旅游、帆船体验、海洋文创等特色产业。
二是举办大型海上体育赛事和海洋产品展会,培育崂山、刘公岛、蓬莱阁、长岛等休闲度假综合体,完善滨海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青岛凤凰岛、蓬莱、海阳、日照山海天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层次,打造“仙境海岸”“黄河入海”“滨海自驾”等特色旅游线路、标志性景区和精品项目。打造一批以“耕海一号”为代表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海洋旅游新业态。
三是建设青岛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烟台邮轮始发港以及威海、日照邮轮访问港。
此外,在建设文化高地方面,《行动计划》还提出,推动胶东经济圈打造世界著名的滨海文化创意产业长廊、滨海休闲度假黄金旅游带,支持青岛打造国际海洋旅游名城,东营、滨州打造黄河口文化产业带。培育青岛影视、烟台创意设计等产业集群。到2025年,沿海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发展海洋特色文化创意项目200个,民间团体开设海洋文化创意工作室100个。
此外,在推进海洋开放合作行动,还提出支持青岛强化海洋功能和特点,建设现代海洋城市。
向海而生,海洋是青岛最大的发展优势。此前在《山东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青岛就被赋予了“一核引领”的重大使命。随着《行动计划》的出炉,青岛将进一步发挥全省海洋领域龙头城市引领作用,推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