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创新模式(应提倡良性竞争)

01

中小学教育相对平稳,校际之间,班级之间,教师之间,本来不存在太多的竞争关系,更多是合作交流与相互学习提高的友好关系。

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小学教育领域也开始引入市场机制,适当竞争,为激活学校的竞争力,增强学校的危机意识,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这就是俗称的“鲶鱼效应”。其中“超级中学”“民办学校”“名师工程”是中小学教育最典型的“鲶鱼”。

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创新模式(应提倡良性竞争)(1)

但凡事过犹不及,一但竞争过度,甚至“鲶鱼”利用前期的优势,像滚雪球样,不断壮大,外因加内因,可能会由“鲶鱼”变“鲨鱼”。

由原来的激发活力,鼓励上进,变成扼杀创新,打击对手。

小编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聊聊。

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创新模式(应提倡良性竞争)(2)

02

超级中学绝杀普通中学

超级中学刚开始也是为了促进高中教育,集中优势资源,包括全省最优的老师,全省最优的生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短时时间内出了教育成果。

在教育资源短缺的年代,好钢用在刀刃上,对促进当地的高中教育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超级中学的弊端显现无疑。

其中由于超级中学的虹吸功能,就像教育界的超级抽水机,把全省的优质生源全部抽干,形成绝对的垄断。

一个超级中学一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就过百,把全省的指标通杀,这样的结果是一家独大,绝杀其他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只有哀惨叫哀嚎的份。名校在一个省的招生指标是有限的,如果集中在一间学校,那其他高中怎么办?

时间长了,超级中学的“鲨鱼效应”就很明显,对优质生源赶尽杀绝,无一漏网,让家长趋之若鹜,付出更大的教育成本,严重破坏当地的教育生态。

超级中学也让小编联想到一种外来树种,桉树。桉树生长速度非常快,由于种植周期短,能快速成材,因此我们国家引进种植,短短一二十年桉树几乎已经遍布全中国。

正因为桉树生长迅速,所以桉树生长期需要吸收大量的肥料和水分,即便是富饶肥沃的土地,如果长期种植桉树也会使得土壤变贫瘠。而且桉树的叶子有毒,每年大量的桉树叶落到地面还会污染土地和水源,对自然环境破坏相当严重。

超级中学的日益壮大,已经变成考试怪兽,把周边高中赖以生存的教育土壤毒害,还独霸阳光,一树独大,

可是教育是个百花园,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鲨鱼吃饱了,还撑得慌,也要想想海豚的活路。

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创新模式(应提倡良性竞争)(3)

03

民办学校碾压公办学校

最近全国各地发布义务教育招生实施意见,作为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今年“公民同招”,超额电脑随机摇号,无疑是板上钉钉,不仅要同时招生,民办校还不能通过面试、面谈等方式考察学生。

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是对民办学校这一恐龙发出最为严厉的信号,民办学校由“鲶鱼”变“鲨鱼”的进程必须阻断,不然义务教育的改革无法进一步深入推动,离社会期望的教育公平越走越远。

早期民办学校的出现,也是政府放的一条“教育鲶鱼”,激起一塘春水,成为公办教育的有益补充。

随时形势的变化,特别是民办学校不按常理出牌,完全按商战的套路搞义务教育,商场如战场,把公办学校当作敌手看待。在竞争中,无所不用其极,重金买生源,提前签约招生,“掐尖”“密考”,饥饿营销,广告轰炸等等,完全把义务教育当作利益的跑马场。

面对来势汹汹的民办学校,公办学校好比沙丁鱼遇上鲨鱼,毫无招架之功,实在没有办法,只能运用行政力量,实行区域封锁。

防火防盗防民校,这是公办小学优生所在班级班主任在6年级的头等大事。

好端端的义务教育,每到招生季,公办与民办之间,仿佛是你死我活的死对头,完全没有了教育的风度,招生大战,硝烟弥漫,甚至乌烟嶂气,搞得民不聊生,社会怨声载道

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创新模式(应提倡良性竞争)(4)

04

教育领域需要竞争,但不可过度竞争,更不可恶性竞争,因为教育有它的特殊性,更多的不是承担市场调节,还应由政府调节,让教育走向有序善意公平的竞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