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光帝刘秀的历史功绩(东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开国功勋为什么不出名)
历朝历代的开国之君手下都会有一帮文臣武将辅佐:秦始皇手下有李斯、王翦、蒙恬;刘邦手下有张良、韩信、萧何、陈平;曹操手下有郭嘉、荀彧、荀攸、典韦、许褚;刘备手下有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孙权手下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李世民手下有秦琼、尉迟敬德、李靖、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铁木真手下有木华黎、博尔术、博尔忽、赤佬温、木华黎、哲别、速不台;朱元璋手下有朱升、李善长、刘伯温、徐达、汤和......
然而说到东汉开国之君汉光武帝刘秀麾下有哪些文臣武将恐怕不少人一时半会儿还真说不上来。其实刘秀手下的开国功臣们没名气是一种错觉。东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汉明帝刘庄在洛阳南宫云台阁命人为当年辅佐父皇刘秀打江山的28位大将画像(史称云台二十八将)。刘秀麾下的云台二十八将在中国历史上常与汉宣帝的麒麟阁十一功臣、唐太宗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相提并论,后来人们还把刘秀麾下的云台二十八将与神话传说的天庭二十八星宿名称相对应称为“云台廿八宿”。
过去许多农村吃斋诵经的老奶奶都知道天上二十八星宿神仙名字。云台二十八将相传正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下凡助刘秀光复汉室。大多数历史人物只有那些读过史书的人才知道,而刘秀麾下的云台二十八将连民间不识字的老太太都知道。那么你说云台二十八将到底算不算出名呢?即使是没入围云台二十八将之列的伏波将军马援也为后世留下了“马革裹尸”、“堆米为山”这样的典故。奇怪的是人们在对这些典故如数家珍的同时却对留下这些典故的人物知之甚少。
普天之下世人皆知天上有二十八星宿,却少有人能叫出二十八星宿对应的二十八将的名字。“马革裹尸”、“堆米为山”这样的典故也可谓是家喻户晓,然而却少有人知这些典故是东汉马援留下的。尽管刘秀君臣给后世留下的这些典故确实是妇孺皆知,然而总体上人们似乎对光武中兴这段历史并不太关注,因此就出现了这种典故事迹人尽皆知而本人却声明不显的奇特现象。那么刘秀君臣开创东汉王朝这段历史为什么在后世的关注度会相对偏低呢?
东汉在中国历史上所处的时间造成了一种两头不讨好的状态:刘邦开创的西汉其实是被王莽篡夺了,刘秀君臣实际上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打下了江山,所以刘秀在本质上其实是一个开国之君。然而由于刘秀是西汉皇族后裔,加之刘秀得天下后沿用了“汉”这一国号,所以东汉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将其视为是西汉的延续。秦末群雄逐鹿、楚汉相争的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在相当程度上吸引了足够的眼球。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之下刘秀君臣开创东汉王朝的过程就比较容易被人忽略。
东汉前有秦汉鼎革、后又三足鼎立: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天下诸侯群雄并起。各路群雄经过长期混战之后形成了曹魏、蜀汉、东吴三足鼎立的格局。由于《三国演义》这种通俗小说的普及使三国时期的历史广为人知。历史名人的事迹通常只记载于历史典籍当中。普通人对这方面的关注了解其实是比较有限的,更多的人还是通过像《三国演义》这样一些小说、戏曲了解历史的(当然到了现代也有不少人是通过电影、电视等影视作品了解历史的)。
东汉处于秦汉鼎革与三足鼎立之间:之前的楚汉相争、之后的三足鼎立都吸引了足够的眼球,所以自古以来专门描写东汉开国这段历史的文学作品就比较少。到了现代描写东汉开国的影视作品也不是太多。描写东汉开国历史的电视剧可能就只有2014年的《秀丽江山长歌行》比较有名,而且就是这部电视剧还把主线放在了刘秀和阴丽华的感情线上,至于刘秀手下的云台二十八将则成为了不起眼的陪衬角色。东汉之所以不为人关注在于人们打心里把东汉视为是西汉的延续。
这样一种心态自然会导致刘秀作为开国之君的身份地位被弱化。事实上刘秀在历朝历代的开国之君中存在感是相对偏弱的:在过去网络资讯不发达的时代里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只用一句“光武中兴”就把东汉的历史一笔带过了。在我们历史教科书中秦末汉初农民起义、西汉北伐匈奴、东汉末年群雄割据都是重头戏,而夹在中间的光武中兴在这些对比之下自然显得不是那么出彩。只是近些年随着网络资讯的传播才使刘秀的知名度、存在感有所提升。
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像《秀丽江山长歌行》这种以刘秀为主角的影视作品,与此同时刘秀在各种网络资讯中的知名度也在提升。以前刘秀本人知名度偏低的时候他手下的文臣武将们也鲜为人知,可如今刘秀手下的文臣武将们并没随着主公名气的提升也跟着出名。这主要是因为刘秀的个人光芒实在是太强烈了。刘秀在打天下的过程中连打仗都会遇到天降陨石杀伤敌军这样的事。如此逆天爆棚的好运气使刘秀被誉为“大魔导师”、“位面之子”。在如此强烈的主角光环面前手下的文臣武将们都被掩盖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