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的流行与防控(非洲猪瘟的流行与防控)

非洲猪瘟的流行与防控(非洲猪瘟的流行与防控)(1)

非洲猪瘟的流行与防控(非洲猪瘟的流行与防控)(2)

程岩(黑龙江省克山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161600)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皮肤充血、流产、水种及各脏器出血,尤以淋巴结出血最为严重。本病病程短,病死率高,且无有效疫苗和治疗药物,一旦感染,对养猪企业造成的危害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本病1907年首先发生于东非,几十年来一直在整个非洲传播。60年代以后,曾一度传到西班牙、法国,意大利、马尔他、巴西、多米尼加、古巴等国家,由于果断地采取紧急屠宰和封锁、消毒等措施,很快就地控制和消灭。我国2018年发生本病及流行。

1病原体

非洲猪瘟病毒暂属虹彩病毒科。是DNA型病毒,病毒粒子的大小为175~215纳米,具有类脂质膜。可分为几个抗原型。各病毒株的病原性变化很大。

病毒通过鸡胚卵黄囊继代后,能致死鸡胚,在猪骨髓细胞及猪白细胞培养的非洲猪瘟病毒,能出现细胞病变及红细胞吸附现象,因此本试验可作为本病的诊断方法,也可用吸附抑制试验鉴定血清型。非洲猪瘟病毒的 Hinde株能在猪肾细胞产生细胞病变。病毒的抵抗力很强。病毒在暗处冷藏的血液中可活6年,在室温下可活数周,在热带的污染圈内经过2周仍具有传染性。在温带,被污染的猪圈须停用3个月才失去传染性。病理材料在室温干燥或冰冻下经数年不死。在土壤内的病毒在23℃下可存活120天。对高热较敏感,60℃10分钟、55℃30分钟灭活。对化学消毒药也有一定的抵抗力,0.25%福尔马林经48小时、2%氢氧化钠24小时,才能使病毒灭活。

2流行病学

病猪和隐性感染猪是主要传染源。病猪在发热前1~2天就可以排出病毒。在急性发热期,病猪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都存在大量病毒,血液和脾的含毒量最高,可达106-9个肌肉接种的感染量,有些慢性感染猪,病毒在猪体内持续感染,使猪终生带毒,呈现间歇性的病毒血症。在康复猪,病毒可在其体内持续存在1年,排毒期达6个月以上。

本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而传染,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病猪排泄物或尸体血液等污染的碎肉、泔水、饲料、饮水、厩舍、衣服、鞋、用具及车船等都可成为传播的媒介。据调查,国外某些国家暴发非洲猪瘟,多因饲喂餐余垃圾而引起来的,另外,非洲软蜱吸取病猪血液后,可经卵传递病毒,猪被带毒蜱叮咬或吞食带毒蜱之后,可发生急性感染。此外,猪虱、隐嘴蜱、钝绿蜱也可能是传播媒介。本病只感染猪和野猪,豪猪虽能感染带毒,但不发病。其他动物如小鼠、豚鼠、家兔、猫、狗、山羊、绵羊、牛和马以及人类均不感染。

3症状

潜伏期5~9天,人工感染2~5天。最长不超过15天。病猪体温升高达40℃以上,稽留4天,仍不显其他症状。到体温开始下降或临死前约2天,才出现症状。表现精神沉郁,全身衰弱,减食,不愿走动,后肢无力。心跳很快。有些病猪咳嗽,呼吸困难,眼、鼻有脓性分泌物。耳、鼻、四肢和腹部等少毛处出现紫绀区,界限明显,四肢及腹部皮肤有出血块。某些病毒株可引起腹泻和呕吐,有的粪便带血,怀孕母猪在出现症状后即发生流产,在胎膜和流产胎儿皮肤上有瘀斑和出血斑。血液变化与猪瘟相似,多数病例白细胞数减少,淋巴细胞核破裂并且减少,而幼稚型中性粒细胞增多,病程4-7天,病死率95%~100%。

慢性病例主要呈现慢性肺炎症状,呼吸数增多,甚至呼吸困难,时发咳嗽。大多数病猪由于血中白蛋白低而表现丙种球蛋白高血症,血清碘凝集试验呈阳性,病程数周至数月。

4病理变化

在耳、鼻端、腋腹壁、尾及外阴等少毛处有紫绀区,界限明显。四肢、腹壁等区有散在的出血块,中央黑色,四周干枯。胸腹腔及心包内有多量透明的液体,呈黄色或带红色。腰下部、腹股沟部、胃与肝之间、胸膜下、结肠浆膜下、肠系膜及肺小叶间等处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淋巴结出血,特别是胃、肝门、肾及肠系膜等内脏淋巴结严重出血,呈紫红色,状似血瘤。心内外膜、肾膀胱及喉头有出血斑点。胃肠粘膜有炎症和斑点状或弥漫性出血变化或有费疡病程较长的病例,盲肠粘可能有类似轮状溃疡的病变、肝、牌一般无明显变化,有的脾肿胀、充血,在脾的边缘有小梗死灶(黑红色隆起)。胆囊胀满,胆囊壁增厚、水肿。慢性病猪有肺炎灶。

5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自1907年在东非首次出现后,2007年传至格鲁吉亚,随后加速在世界各地扩散开来。从2018年8月进入我国后,使得我国处于“大流行、大整治、大鼓励”的特色非洲猪瘟阶段,成为最大受害者。值得注意的是,非洲猪瘟主要靠接触传播,而猪肉制品是其中传播的最危险因素,我们仅能从早诊断早处置入手来控制此种疫病。

非洲猪瘟可能通过野猪、软蜱、猪肉制品、卖猪台、运猪车、屠宰场、边境贸易,甚至是家庭农场和泔水猪等途径来传播非洲猪瘟病毒,因此我们应注意加强这几方面的防控。另一方面,建立固若金汤的生物安全系统,才能防控好非洲猪瘟。国际经验证明,消灭本病的关键是早诊断,快扑杀,拖延时间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非洲猪瘟的流行与防控(非洲猪瘟的流行与防控)(3)

非洲猪瘟的流行与防控(非洲猪瘟的流行与防控)(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