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最美公园在哪里(雄安一园一景)

【追思】

光明日报上海8月6日电 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

在戏曲界,她是“永远的林妹妹”。她因饰演越剧《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而家喻户晓,一曲“黛玉葬花”经久不衰。即便已是90多岁高龄,每每被认出,都免不了被唤得一声“林妹妹”。

她一生塑造200多个性格迥异的舞台艺术形象,被誉为“性格演员”;她不仅是越剧“王派艺术”创始人、国家一级演员,也是一位党龄超过一甲子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8月6日凌晨,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这位“永远的林妹妹”以95岁高龄,告别了观众和她一生挚爱的越剧艺术。“台上演戏复杂一点,台下做人简单一点”,是她的人生信条。

雄安新区最美公园在哪里(雄安一园一景)(1)

王文娟生活照。资料图片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会觉得她就是林黛玉

1926年12月,王文娟出生于浙江嵊县,从小就是个戏迷。13岁到上海,追随表姐越剧小生竺素娥学艺,初习小生,两年后改学旦角,16岁起在杭州、上海等地演出。

1947年,她与陆锦花组建少壮剧团,1948年,加入徐玉兰挑头的玉兰剧团,开启越剧史上徐、王终生合作的艺术佳话。她创立的越剧“王派艺术”委婉典雅、秀美深沉,行腔细腻、朴实淳厚,注重女性情感世界的深度刻画,为越剧表演注入了崭新的时代气质。

在她的演绎下,《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追鱼》中的鲤鱼精、《孟丽君》中的孟丽君、《则天皇帝》中的武则天……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展现在越剧舞台上,丰富了中国戏曲的人物长廊。有人问她,如何把人物演活,她回答:无非是肯下一些纯粹的“笨功夫”。

对待角色,哪怕一句唱腔、一个动作,她总是精益求精,反复琢磨。在几十年的越剧艺术生涯中,王文娟不断创造、不断突破,在传统戏曲表演基础上,成功吸收话剧、电影表演的技巧,突显新越剧“心理写实”的艺术特点。尤其是1962年的越剧电影《红楼梦》,风靡大江南北。王文娟扮演的林黛玉眉目传情、动人心弦。看过《红楼梦》的人,都会觉得王文娟就是林黛玉。

“在表演上,我的最大体会就是,要讲究表演的格调,处处为塑造人物性格服务,演戏不能太满,太满时要学会精练,空白多时则要学会填满,要懂得疏与密的关系。”

忆起演黛玉葬花,她说:“当时黛玉吃了闭门羹,我上台演出的时候,道具特别多,有花锄、花篮和扫花的花帚。这些工具还都要发挥作用,我只能花锄背着,上面挑花篮,手里再拿把扫帚,先扫花,再装进花篮,再用花锄挖土,再埋……后来看剧照,我吓了一跳,哪里是黛玉?完全就是个园林工人去扫地。”

结果,花帚坚决被去掉了,又设计了一系列舞蹈动作,特别美。但动作太跳也不好,于是又去掉了。最后呈现出来的,就是水袖和花锄组成的简单几个动作,却缠绵悱恻。“动作和唱腔都要以人物心情为目的,否则再美也多余。”王文娟说。

雄安新区最美公园在哪里(雄安一园一景)(2)

越剧电影《红楼梦·葬花》剧照。资料图片

她身上的韧劲,是“林妹妹”没有的

王文娟身上又有一股韧劲,是黛玉没有的。很多时候,她是“林妹妹”,又不是“林妹妹”。

打小,王文娟就吃得了苦。学戏时睡在后台的地板上,早上出门买好大饼油条,白天化装演出一整天都不出来。别人怕她吃不消,她倒说:“蛮好蛮好,简简单单。”戏班歇夏,上海的学生可以回家,王文娟就在台上从早唱到晚,把所有会的戏都演个遍。累了睡一会,睡醒了又重头来过。

1952年,王文娟参加了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文工团越剧队。1953年,她和姐妹们响应号召报名参加抗美援朝,冒着生命危险在前线为战士们演出。

“这段经历对我来讲终生难忘,让我懂得了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王文娟说,从那以后,学戏演戏的动机不再是单纯为了给“小家”赚钱,而是为人民大众这个“大家”服务。

1962年,王文娟和电影演员孙道临几经波折,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这对艺术夫妻从此相濡以沫,相守一生。两人曾有过一次正式合作,是1996年拍戏曲电视剧《孟丽君》,孙道临担任总导演,并参与剧本改编。那时,两人都已是古稀之年。

很多人不了解的是,王文娟还是管理院团的“一把好手”。20世纪80年代,她和徐玉兰一起自建了改革性剧团——红楼剧团,自负盈亏、艺术独立、人事权独立。她一直积极投身剧院体制改革,曾任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团长。

“很多人心里苦闷,渴望改革,但又害怕失去现在拥有的,害怕失去安稳——但哪里有舒舒服服的改革呢?只要自身努力进取,决策能够尊重艺术,尊重市场,耐心培育市场,越剧依然会重新获得生机和活力。”她说,“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是走在一条平稳大道上,但走到后面,没路了;有时候呢,以为自己走的是荒芜小路,走到后来却踏上了康庄大道。”

2008年,王文娟当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荣获第27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终身成就奖”;2019年,获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戏剧家”称号。

面对荣誉,王文娟说:“戏曲是传承的艺术,是一代代人经过传承积累下来的。像《梁祝》《盘夫索夫》《碧玉簪》等经典越剧剧目,都是经过我们的先辈、师长不断磨炼才保存下来的。我年纪大了,趁身体还能折腾,把艺术记录下来,让后辈借鉴。”

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哪怕已年逾九旬,只要身体允许,她依然坚持和学生们在一起。不管是对专业演员,还是业余学生,她都要求很严,一丝不苟。她曾告诉青年演员:“我的命根子就是戏。”她还常讲:“要用百分之一百的努力学习传统,用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勇气去突破传统。”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王文娟向党组织捐出1万元,并郑重写下一行字:“致敬我们的白衣战士”,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鼓气加油。

王文娟曾成功塑造《忠魂曲》中的杨开慧,2021年住院期间,她还坚持创作了越歌《蝶恋花·答李淑一》,献礼建党百年。

如她所言:“如果算是侥幸有所成就的话,只不过是这一辈子没有太多杂念,把有限的能力,全部投入到演戏这一件事情上而已,只不过是在人生道路面临选择时,始终遵循内心的声音。”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07日 04版)

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听说雄安郊野公园开园,我赶紧叫上老伴和孩子,一起来好好看看这园子的美景。”近日,河北保定市徐水区的刘永利和家人来到雄安郊野公园,立刻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7月18日,位于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北侧、南拒马河南侧、京雄高速西侧的雄安郊野公园开园迎客。至7月25日,公园接待全国各地游客达15万余人次。

河北省林草局总工程师、雄安郊野公园建设前方指挥部指挥长田建辉介绍,总面积达2.62万亩的公园充分运用理水、起丘、隐筑、圆境等营园手法,打造了一座由14片城市森林、14座城市展园和若干水系组成的公园,是雄安新区起步区南北中轴线上北部重要景观门户。公园紧邻容东片区,未来将成为雄安市民亲近自然、休闲游憩的最佳目的地。

进入公园东部展园广场,一座覆土建筑映入眼帘。约2万平方米的草坪覆盖在建筑表面,让建筑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中国雄安集团生态公司副总经理高飞介绍,该覆土建筑是东部展园的门户——雄安主场馆。这样设计既能节约造价,又与自然环境融合,体现绿色低碳的建筑理念。

雄安主场馆以“大地雄心”为设计理念,将5.3万平方米综合性场馆全部覆盖在坡地以下,建筑形体与大地融为一体。从空中俯瞰,主场馆犹如绿色的心,牵动着整个郊野公园。主场馆展陈内容围绕“为什么建设雄安,建设什么样的雄安,怎样建设雄安”三大核心问题,分为序厅、生来灿烂、生命昂扬、生机勃发、生生不息五大主题展区,涵盖70个展项内容区和2个功能区,融合了多元化展陈形式、多媒体呈现形式。

在张家口园观“冬奥场馆”,在石家庄园览“红色文化”,在保定园赏古“莲池书院”……在雄安主场馆之外,雄安郊野公园还包含河北省各设区市及定州市、辛集市共13个特色核心城市展园。“一园一景”既能让游客充分领略生态雄安的魅力,还能遍览河北各地的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貌特征。

邯郸园设计上“西”宅“东”园,亦古亦今。园内有整块汉白玉雕刻的“和氏璧”,直径2.5米、高3.3米。漫步“成语长廊”,17块铜式浮雕展现“成语之乡”的独特魅力。

在承德园,以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中第四景“延薰山馆”为原型打造了具有承德特色的古建别苑。据介绍,该园整体建筑施工采用的均为传统古建施工做法,在施工工艺等方面有特殊要求。

在衡水园,展园主体建筑以“吉他”为原型,灵感来自衡水武强音乐小镇。同时4400平方米的水系景观是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的一个缩影,水系上有桥名为“琴键音乐路”,呈现衡湖流彩、琴瑟和鸣的展园特色景观。

保定园则使用传统园林空间的经典处理手法,形成“一个文化轴线,两个水系中心,一条南北向文化主轴与数条东西向景观轴线相互交错,串联起四大主要建筑单体”的整体格局,重塑“莲池书院”的风貌。

在展园之外,雄安郊野公园还建设了14片城市森林。作为新区千年秀林的一部分,城市森林优选280多种树木和200多种草花地被,园内2000余亩花果林香飘四方,5000余亩常绿林苍翠挺拔,600余亩竹林清幽雅致。春天的百花烂漫,夏日的绿意盎然,秋之叠翠流金,冬之梅松傲雪可尽在园中展现。

如何在营造大型近自然林地斑块时保持生物多样性,是雄安郊野公园的一个重要生态理念。“生物多样性可使整个生态系统的韧性更强,形成可持续的生命力,增强抵抗病虫灾能力,使生态系统更稳定强大。”中国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副总经理彭旭更称。

在纵贯公园的中华文明轴线两侧,四公里银杏树高耸挺拔;南部多种樱花织就3.5公里樱花景观大道;连片海棠、碧桃、山杏、玉兰、丁香等组成14片烂漫的春花景观林;黄栌、七叶树、五角枫、金枝槐等11片色彩丰富的秋叶景观林混交搭配。

“来到郊野公园遛遛,还能看到村里原来的古树。”雄安郊野公园建设前方指挥部副指挥长王琳称,在建设郊野公园的过程中,对一些村庄进行了拆迁,但几百棵老树被保留了下来。留下来的老树点缀在园中,丰富了树种,增强了景观效果和生态价值,同时也留下了乡愁。

提高碳汇能力,是雄安郊野公园蕴含的另一个重要生态价值。彭旭更介绍,根据树木的不同规格、不同品种,产生的碳汇能力不尽相同。目前园内14片城市森林面积超过1000公顷,每年将新增碳汇1万吨。

雄安新区最美公园在哪里(雄安一园一景)(3)

游客在雄安郊野公园主场馆内参观游览 田明摄/光明图片

雄安新区最美公园在哪里(雄安一园一景)(4)

雄安郊野公园衡水园 耿辉摄/光明图片

雄安新区最美公园在哪里(雄安一园一景)(5)

无人机航拍雄安郊野公园东部展园全貌 耿辉摄/光明图片

雄安新区最美公园在哪里(雄安一园一景)(6)

雄安郊野公园邯郸园 耿辉摄/光明图片

雄安新区最美公园在哪里(雄安一园一景)(7)

小朋友在雄安郊野公园内一处沙滩玩耍 耿辉摄/光明图片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08日 10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