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种植第一人:从沙漠女孩到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9日电 题:从“沙漠女孩”到“红枣公主”:吴翠云的“育种”人生,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沙漠种植第一人:从沙漠女孩到?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沙漠种植第一人:从沙漠女孩到

沙漠种植第一人:从沙漠女孩到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9日电 题:从“沙漠女孩”到“红枣公主”:吴翠云的“育种”人生

新华社记者高尊、潘莹、董博婷

南疆渐入深冬,片片枣园悄然“休眠”,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园林系主任吴翠云教授却又忙碌起来。“冬季是枣树修剪关键期,有助于调整树形,为来年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做准备。”一提到枣园里的那些事,吴翠云顿时来了精神。

“我们农业人一年四季都离不开田间地头。”春去秋来30载,52岁的吴翠云守着粒粒种子,收获累累硕果。今年11月,这位当地人心中的“红枣公主”当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吴翠云出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洛浦县。1986年,她考取塔里木大学,机缘巧合地进入了林果专业。刚入校,校办农场里丰收的“金帅”“元帅”苹果一下子打开了吴翠云的“水果新世界”。“以前只吃过个头小的土苹果,从来不知道苹果还能这么好吃。”那是吴翠云第一次感受到良种和科学种植的魔力。

4年后她选择留校,进入闫春雨教授的研究团队,从事早熟梨新品种选育工作。2000年,“新梨7号”问世。与库尔勒香梨相比,“新梨7号”肉质细腻、个头大、水分多,老百姓提前一个月就能吃上好梨子。

2011年,吴翠云“转战”红枣领域,开始了枣种质资源评价和品种选育工作。谈及初衷,吴翠云说:“新疆虽然红枣种植面积广,但品种结构单一,我们需要选育出适合新疆产业发展的新品种。”

育种工作面临不确定性,需要耐力强,韧性足。“前3年,我们确实走过弯路。”吴翠云回忆道,“杂交育种枣花小,坐果率低,人工授粉100个花朵都不见得有10个有果。等到第4年,转而采用多父本天然授粉的正确路子。”

优化种植模式、实现省力化栽培、推进生态农业……这些年来,吴翠云几乎所有周末和节假日都在果园现场培训果农,足迹遍布南疆各地。“今年我们的重点在皮山农场,从学校坐车单程需要七八个小时,所以我向学校申请,周一周五不排课。”目前,吴翠云团队已选育出几个有希望的株系,并开展区域性试验种植。

近年新疆红枣价格走低,产业发展遭遇瓶颈。“这对我们专家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将继续努力调整品种结构,同时大力推广优质种植模式,帮助果农节省种植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吴翠云说。

“咱有时自己都不舍得吃氨基酸,倒舍得给枣树用氨基酸肥料。”让她欣慰的是,果农们已经逐渐意识到科学种植可以为他们生产生活“保驾护航”。“尝到科学种植的甜头后,现在他们对培训的需求特别迫切,总想再多学一点。”说到这个话题,吴翠云的嘴角总是微微上扬。

论及未来,“红枣公主”的心愿朴素而坚定。作为育种专家,她希望选育出更多良种,让果农的日子更加红火,也让新疆从“红枣大区”成为“红枣强区”;作为人民教师,她希望以个人经历,激励更多学生扎根南疆。“不管在哪,只要认真、勤恳、扎实做事,是金子总会发光。”吴翠云说。

责任编辑: 邱丽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