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十大症状和表现有哪些(抑郁症有哪些早期的征兆)
抑郁,是生活里一种常见的情绪。
心理健康并不意味着,一个人的生活里不存在负面情绪,而是能够有一些渠道与方法及时地释放掉内心负面的感受,避免负面情绪的淤积。
心理学家克莱因认为,抑郁并不是一种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具备的情绪,婴儿大概在1.5岁左右,才会产生抑郁的感觉。
在这个阶段,每个婴儿也渐渐地从一个只懂得索取的孩子,学习着如何去关心他人的感受。
虽然很多人会用“自私”来标签抑郁症患者,但事实上,他们非常在意他人的感受,特别是一些亲近的家人,认为自己拖累了他们而产生了一定的自我攻击。
就像很多生理疾病一样,识别一些早期的征兆,及时地进行治疗调节,往往是最具疗效的一种方式。
抑郁症也一样,只是由于“病耻感”的存在,大多数人以及整个社会环境对心理疾病甚至是一些基本的情绪状态还有着一定的羞耻感,因此,很多人也无法及时的识别与释放自己内心的情感。
- 抑郁症在早期有哪些症状以及表现?
- 我们又会习惯性地采取哪些消极的应对策略?
- 我们要如何来与自己抑郁的情绪相处?
这3个问题,对于抑郁症的预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抑郁症的早期症状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很多人也已经意识到了抑郁情绪与抑郁症的不同之处。
抑郁症与抑郁情绪有关,但抑郁情绪不等于抑郁症,抑郁症是抑郁情绪的淤积而产生的一种持续性的心境障碍。
如果你的身上,出现了以下5种表现,那么很有可能意味着,你的心里已经积累了一些需要调整与释放的抑郁情绪了:
1.失去了生活的动力与价值感
每个人的生活里,通常都会有一些动力的来源。
有的人的动力可能来自于每个月的发薪日,有的可能来自于自己的追剧清单,有的可能来自于自己计划中的一场旅行……
抑郁症患者身上通常有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生活里缺乏了快乐的来源,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也没有什么事情能够给自己带来成就感。
2.自我孤立
完美主义,是很多抑郁症患者身上存在的一种负面认知模式。
而这种消极的认知体现在人际关系上,往往会把自己慢慢地孤立起来。
因为容易对别人失望,也特别容易对自己失望,觉得没有一个人可以满足自己的期待,自己身上的缺点也会成为挫折感的一种来源。
3.生活失序
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我们通常需要形成一种秩序,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轻松简约一些。
比如每天固定的时间起床、上班、吃饭、睡觉,而不是每天都要花费心力来提醒自己,要去执行某件事情了。
作息时间的反常、工作上的拖延散漫、糟糕的饮食习惯、失眠嗜睡等现象的出现,都有可能是一个人对抑郁情绪的一种消极抵抗。
4.身体信号
由于抑郁是一种很难被自己和他人理解与接纳的“负能量”,一旦表达的出口被堵塞,那么这些负面的情绪很有可能就会产生躯体化的表现。
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头疼、食欲不振、肩膀僵硬等症状,但去医院进行检查后,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这很有可能就是抑郁情绪通过我们的身体释放出来的一些信号。
对抑郁情绪的消极应对策略抑郁情绪不等于抑郁症,抑郁症往往是由于我们采取了一些消极的方式而产生的一种结果。
常见的应对抑郁情绪的消极策略有以下4种:
- 否认——认为自己非常正能量,不可能会抑郁
- 拒绝——告诉自己一定要正能量,不能表现出消极的一面
- 投射——自己的问题都是由别人或环境造成的,认为自己完全无法去调整与改变
- 压抑——觉得自己不应该对生活抱有希望,这样才不会失望
这一系列的心理防御往往会让一个人的抑郁情绪无法正常的表达,从而进一步形成持续性的心境障碍。
如何与抑郁情绪相处
和情绪相处的关键之处在于,我们要找到一种适当的表达方式。
①写日记
把生活里引起自己抑郁的事情记录下来,描述事情的经过,以及自己对于这件事情所产生的感受还有情绪反应。
把抽象的感觉变成切实的文字,可以帮助我们减少过度思考的倾向,更加客观地去看待自己以及周围的环境。
另外,也可以总结我们一些惯性的负面应对方式,从行为与认知上去调整自己。
②每天30分钟的中度运动
适当的运动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自我效能感,同时也能够促进多巴胺和内啡肽的分泌,打破消极的情绪循环。
③和一些能够让自己感觉舒适的人多聚聚
如果身边没有一些能够让你信任的人,可以尝试开始心理咨询。
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咨询师可能也是一个需要尝试的过程,但不要因为“受挫”,就把自己孤立了起来。
④保留一些时间给自己的兴趣爱好
可能很多人现在正深陷在996、007忙碌的漩涡里。
过于忙碌的工作也会让一个人离自己真实的生活越来越远。
不要给自己找借口,认为自己的忙碌是“身不由己”,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调节好自己才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与学习之中。
抑郁,是一种具有功能的情绪,它对于我们的生活也有着积极的一面。
因为我们拥有了这种情感,才能够建立起对他人的共情,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但不要让这种善良伤害到自己,活出自己的锋芒,是我们成为自己的一条必经之路。
参考资料:《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ild Depression》,Tomifusa KUBOKI,Masahiro HASHIZUME,JMAJ 54(2): 76–80, 2011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