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地名的来历(塘沽名称的由来)

塘沽地名的来历(塘沽名称的由来)(1)

塘沽的名称,来源于海河之曲。古语中称低洼有水的地方为“塘”,称海河为“沽”。人们称天津为“津沽”、“沽上”,也曾称塘沽、东西大沽为“海下”。沽,指的是海河弯曲凸岸方向的滩地。天津位于九河下梢,河道纵横,海河支流多,海河本身短而曲折,称“沽”的地方就特别多,号称天津有“七十二沽”。

塘沽,在明朝中叶,是一个渔村,名“唐二沽”。1871年(清朝同治十年)改称塘沽。1731年划归宁河县管辖。当初的塘沽地盘不大,仅限于井庄(今解放路连塘庄以东,于家堡、郭庄子,北至史家庄一带),与东西沽隔河相望,与北塘、新河为邻。

1949年塘沽解放,塘沽划归天津市,成为塘沽区,东西大沽、新城、邓善沽、中心庄、新河、北塘、宁车沽相继划归塘沽管辖。塘沽区地域面积达859平方公里。

塘沽地名的来历(塘沽名称的由来)(2)

今天的塘沽已是一座水陆交通四通八达,港口航运飞速发展,高楼林立、商贸繁荣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天津开发区、保税区、渤海石油基地设在这里,填海造陆,临港工业区正在起步建设,各项事业蒸蒸日上,这里已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的灿烂明珠。

如果翻开旧时代的历史,中国近代史上的塘沽,却屡遭外来的侵略与蹂躏,身上留下了许多让老塘沽人难以忘怀的伤疤。

塘沽历史旧貌的一个突出特点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及二鸦战争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条约”签订后,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英法等国在天津强划租界,在塘沽驻兵,开始垄断塘沽航运事业。

塘沽地名的来历(塘沽名称的由来)(3)

1864年英国人高林,为把持大沽口的引水权,强占土地,在海口附近办起了“代水公司”。

同年,英人高林利用海河淤浅,外洋货轮无法直达天津之机,合资办起了“驳船公司”,后改为“英商大沽驳船公司”,并在海口附近建了小码头。

法国也在这一年,在位于今久大码头一带,建立了“仪兴轮驳公司”,承运天津至大沽口的客货,并承运大沽口至下洼的货物。

1867年,英国怡和洋行在天津设立分行,在塘沽设立了“怡和轮船公司办事处”。在塘沽于家堡以西修筑了“怡和码头”

1881年,英商在天津成立“太平洋行”天津分行,在塘沽今阀门厂附近修了“太古码头”。

这样,英商几乎完全控制了塘沽的海河码头和塘沽的航运业,控制了对外贸易。

外资航运业的侵入,摧毁了塘沽原有的以木帆船为主的旧式航运业。如西沽“山成玉”,原以木帆船搞航运,而怡和洋行来了之后就有客货轮三十多艘,无法与之竞争,遂告败落。

此篇文章分享到此,谢谢观看,现在塘沽划归滨海新区,塘沽的名字会渐渐被人们淡忘将成为历史的记忆。

后续文章将继续谈一些塘沽发展史,让我们的后人更好地了解塘沽,记住我们可爱家乡的曾用名——塘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