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rive宝马哪款有(研判iDrive8.0)
近日,乘联会对外公布2021年全年,智能网联汽车累计销量高达271.8017万辆,在全年累计销量中的占比超过12.74%,其中中国乘用车智能座舱渗透率为50.6%,可见智能化座舱作为车辆智能化的重要发展方向,逐渐成为整车智能化发展过程汇总的核心构成。
现阶段,以特斯拉、理想、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积极强化智能座舱配置,而作为传统造车企业的宝马也是发展到了第八代iDrive智能座舱。
一、宝马为何发展iDrive系统?
在去年3月17日,宝马集团公布了2021年增长和盈利目标,并宣布宝马集团面向数字化智能出行的企业转型“三步走”的智能化战略,其中第一阶段,就是通过Project i项目开启宝马电动出行,不断孵化创新技术并最终实现量产。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电动化技术已应用到整个产品阵列,尤其体现在新能源车型上。同时,除了电力驱动系统本身,车内的人机交互和智能生态也成为加速转型的重要因素。
并且当下,智能化座舱已经成为衡量一辆车是否足够智能化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宝马作为传统企业,早在20年前便开始了车机系统的研发与更新,每3年就有一升级换代,那既然有着之前的经验累积,何不继续发展利用?
于是就在去年3月,为了完善第一阶段的智能产品阵列和增加宝马旗下车型的产品竞争力,宝马也是推出了全新的宝马iDrive系统。
二、宝马智能化座舱的发展史(有哪些升级更新)
iDrive作为最知名的智能座舱之一,自诞生起已有20年历史,并遵循每3年一换代的原则。早在2001年,宝马便基于当时的Window CE架构打造出了初代iDrive系统,并首次搭载在E65/E66 7系之上,开创了车载人机交互系统的先河。
第一代iDrive系统诞生于2001年,应用在当时的旗舰车型宝马E38 7系的末期款上,中控上方是LCD显示屏,旁边则是实体按键和iDrive系统的控制旋钮。界面看起来简单,实际可控制的操作超过700条,需要一段时间适应。
第二代iDrive登场也带来了E60的发布亮相,为了方便驾驶员操作,把操作系统位置移到了档把附近,并大量简化了操作流程,确立了使用按键 旋钮的操作方式,之后这一代iDrive系统被应用到了7系、5系、3系等主流车型上,并不断进行改进,一直到第五代3系(E9X)诞生,第二代iDrive迎来了巅峰。
到了21世纪10年代初,数字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第三代iDrive系统诞生,“简洁”是它留给世人最大的特点,此外还采用了全新的按键旋钮,匹配了互联驾驶功能、手写输入功能。
第四代iDrive系统在2015年的CES展上亮相,相比之前提升巨大,从UI界面到操作方式都做了大量革新。之前宝马设计iDrive的逻辑都是为了安全,中控台的屏幕只能看不能摸,而随着移动端和交互方式的快速改变,宝马也随之变化,iDrive 4.0成为BBA中首家加入触屏操作的系统,匹配了7键以及大旋钮。
随着宝马新7系的上市,iDrive 5.0也随之登上历史的舞台,iD 5.0系统在iD 4.0的基础上,对界面菜单的显示和操作流程进一步优化,以图示功能菜单取代以往直列式菜单设计,同时按键和触控交互更加融会贯通,使用起来更便捷。
iDrive 6.0系统最大的颠覆就是增加了CarPlay功能,更加丰富了人机交互的方式。
2018年,第七代iDrive系统在G05 X5上首发并迅速推广到了宝马几乎全系的车型之上。第七代iDrive系统首次配备智能语音助理功能,使其可实现语音、触控、手势、视觉、旋钮五维操作方式,同时还支持OTA升级功能,将易用性再上一个台阶。
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汽车座舱主要由机械式仪表盘及简单的音频播放设备构成,物理按键的功能也比较单一。
2000到2015年,出现了小尺寸的中控液晶显示器 导航功能,组成电子座舱。
直到现在,车机系统与人机交互能力得到提升,座舱提供的功能不单单仅限于车辆上,更能将出行场景相结合,为驾驶员提供决策,带来更便捷丰富的体验。
目前宝马最新一代的iDrive 8.0 已经发展成为了款更加简便易用、更具娱乐交互的智能化座舱,不仅大屏化,多屏化,应用软件丰富化,更是将车内的座椅、娱乐包括车辆控制等系统集合为一身成为了智能化的座舱。
三、第八代宝马iDrive 搭载车型:
轿车车型:宝马3系/5系/7系/4系/8系,宝马5系(进口),宝马6系(GT),宝马5系PHEV,宝马i3/i4,宝马M3/M4/M5/M8。
SUV车型:宝马X2/X3/X5/X1/X7/X4//X6,宝马X5(进口),宝马X1 PHEV/X5 PHEV,宝马X5M/X6M/X3M,宝马iX3/iX。
四、第八代iDrive系统功能介绍及亮点
1.首搭全新iDrive的宝马iX硬件配置
新一代的iDrive,将首先搭载与宝马iX上,而宝马iX作为一款旗舰纯电车型,其硬件配置更能将新一代的iDrive功能发挥淋漓尽致。
另外,中央控制台和仪表板上的控制面板也采用了全新的设计,具有水晶质感玻璃装饰的iDrive旋钮,并且新一代iDrive中央控制台拥有主动触觉反馈功能,不光材质用料显得高档有质感,实际使用便利性也极高,整体的智能化座舱也得到很好的烘托。
通过拆解发现,宝马iX的芯片还是2016年的英特尔的A3960,而特斯拉用的是A3950,宝马座舱几乎全系列都是A3960,这块16年的14nm芯片GPU最多支持3块屏幕,支持的最高分辨率为4096*2160 @60Hz,通过对比可以清楚看到宝马的CPU算力在各个上面都要比特斯拉强上不少,不过特斯拉在今年已经全换成了AMD的芯片了。
2、5G技术和eSIM技术首应用
提到第八代宝马iDrive,就不得不提到它的5G技术应用,虽然目前只有宝马iX车型具有5G芯片,5G技术主要带来的提升就是更快的智能反应速度,它的传输速度更快,未来将在信息、娱乐、驾驶安全、自动驾驶领域带来更多的革新。5G带来的优势不言而喻,所以到后面实现宝马大部分车型的5G技术支持也并不遥远。
依托于数据传输速度更快,延迟更低的5G网络,其可将需要大量计算能力的功能将转移到BMW云端,通过BMW云计算中心处理大量数据和复杂任务,再反馈到车辆控制系统上。
这也就意味着车载iDrive系统将获得远超于车机本身的运算能力,可实现更加复杂的运算功能。
除了5G技术,宝马也是首家将eSIM应用在消费级产品中的汽车厂商。从现实形态上,eSIM的嵌入式设计将其牢固地集成到车载通信模块中,车规级的嵌入式SIM卡不会因为极端温度、湿度、腐蚀或者颠簸而影响功能和可靠性,用户还可以自行选择运营商并通过OTA下载所选运营商的卡数据到卡内,从而接入所选运营商的网络,这将表示第八代iDrive将会成为一台可迅速移动的“手机”。
3、智能导航系统
不过就算没有5G技术,iDrive依靠强大的处理数据能力,依旧能很迅速的完成智能互联功能,第八代iDrive搭载基于云端的导航系统,通过将实时信息与预测模型相结合,能够更快更准地计算动态路线,以大数据模型作基础,再加上实时分析前方路段交通状况变化,精确地计算到达时间。
除了整合实时数据,BMW云端还采用了机器学习算法,根据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模型,提供交通状况及预测功能。在未来,这一功能还将与V2X功能结合,通过分析道路上所有宝马车型采集到的数据,导航将会更加精准,这样一来用户就能提前躲避拥堵和事故、节约通行时间。
4、智能交互系统
第八代 iDrive内置了全新BMW智能个人助理 ,新增一个识别驾驶员的肢体语言的全新技能,可以判断出驾驶员的状态和需求。官方称之为“智慧交互”方式,即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为车内成员推送合适的功能和信息。
5、汽车智能化系统
相比起这些仅局限于个性化与增加互动的琐碎交互功能。个人看来,全新iDrive更大的突破则来自其内核,即宝马新一代的车载操作系统BMW OS 8支持的远程升级技术。
虽然三年之前发布的BMW iDrive7就已经支持远程升级技术。但部分车型并不具备了远程软件升级功能,比如 2020年7月前生产的5系标准轴距版 ,2020年7月前生产的6系GT, 2020年9月前生产的5系长轴距版,2021年8月前生产的X4和2021年9月前生产的X3这几款车型都不具备远程升级功能。
相比起前一代车载系统的远程升级技术还主要局限于灯光系统等附加服务,iDrive 8则进一步增加了对5G通讯标准的支持。宝马方面宣称未来宝马所有的新车型将能够在20分钟以内完成1 GB以上系统更新包的安装,这点对于iDrive 8以前的车主来说,差距一下来得如此之大。
此外,iDrive 8也支持基于UWB(即超宽带技术)的无钥匙汽车门禁,利用超宽带(UWB)技术,第八代iDrive还能够在驾驶员开始接近车辆时,通过感应钥匙扣或智能手机来加载驾驶员的个人设置。
仅是传统硬件的升级,无法使车企在智能化发展的竞赛中脱颖而出,因此座舱OS的能力、座舱应用生态的多元化以及车载小程序的丰富性成为车企打造品牌化与个性化的核心能力。
五、口碑
也正是因为这种不一的口味,让宝马甚至是许多传统车企都难以做出取舍,这也就造成了对车机系统不一样的口碑评价。
从使用体验上,这一次宝马还是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根据第7代iDrive用户的反馈总结,发现大多集中在远程升级功能上,包括前面提到的无法升级的车型,还有2020-2021款的X3也无法进行远程升级,要知道远程升级技术可以随升级不断提升车辆的各项性能,而无需将车辆召回至门店,是可以节省大量费用的,还自己车辆性能一直保持在一个最理想的状态,从而不至于被淘汰,同时,自身二手车保值率也会大大提升。
作为7代iDrive最大亮点的OTA远程升级,这方面出了问题,显然让许多车主感到非常难受, 不过市场上还没有受到关于第八代iDrive的投诉和评价,这是证明了iDrive 8.0的ota更加全面和系统的可靠。
六、横评对比
1、大众IQ.Drive对比
要说进行对比,哪注定绕不开,大众这个汽车行业巨头,同样拥有数量庞大的车型,那大众的车载互联和宝马相比,谁又更胜一筹呢?
同样的大众车载操作系统也主要包括有智能AI,导航,娱乐,智能控车和智能出行5大方面。
智能语音系统,这几乎是当下智能车型的标配, 这套系统可以实现对通讯、媒体、导航、空调等常用功能的唤醒,省去了驾驶时用手操作的麻烦,大众的这套导航系统以高德地图数据为基础,可以为驾驶者提供实时交通、交通看板、道路限行信息、在线地图更新、智慧预测导航、在线兴趣点搜索、在线兴趣点发送到车等信息。
同时也支持基于车主行驶习惯和实时交通数据采集,将最优路线推送至车机,避开拥堵并结合目的地搜索附近的充电站等。
大众的车载系统也可以通过手机APP等软件对车辆实现远程控制,实现比如启动、开空调等动作,最后是智慧出行,智慧车联系统4.0及广泛的内容平台与生态体系应用于车内,支持智慧停车、智能家居、违章查询、组队出行、紧急救援、维保预约服务等功能。
可以看出,大众的车载功能更偏向于实用性,基础功能都配备,而宝马的第八代iDrive在用户操作方面,显然要更为轻松一些,这还是得益于第八代iDrive的处理算法和更快的智能响应速度。
2、奥迪MMI
奥迪的MMI人机交互系统首次出现在2004年,最早装备的车型是当时的奥迪A6。2020 年 5 月 11 日,奥迪公司宣布了第三代 MIB系统,交互框架上相较上一代系统有了很大的改变,主界面以卡片方式显示主要功能,支持手势自由拖拽,可以个性化地布置车机屏幕。
奥迪的汽车人机交互系统的三代变迁中,在功能服务上从基本的收音机、地图导航到如今更贴近用户日常需求的互联小程序、应用市场。交互方面上,从原始的物理按钮空间映射、更加灵活的触控板,再到全触屏方式。
另外,奥迪基于安卓平台专为中国用户开发了一个版本,预装了主流的流媒体服务,如酷我音乐、喜马拉雅电台等,另外还专门开发了车主专属的微信小程序,更好地满足了中国市场用户的需求,实现了手机端和车机端的无缝衔接。
3、奔驰MBUX
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MBUX全称为Mercedes-Benz User Experience,相比COMAND,更注重用户体验,在2018年,这套系统首次出现在奔驰A级轿车身上。其实,如果按照奔驰的定义,MBUX实际上是COMAND的6.0版本,不过在操控体验上,相比之前的版本有着较明显的升级。
全新一代MBUX更有趣味性了,和之前的机械仪表不同,搭载了新系统的车型支持仪表左中右三区自定义显示,且可以提供运动、经典、静谧三种模式供大家选择。
在用户界面上,奔驰依然是熟悉的家族式界面,UI界面风格与品牌调性很搭,透露着一种优雅的气息,操作的速度也比较快,没有多余的动效,有点“稳准狠”的意思,
除了全屏触控操作,MBUX增加了拥有大面积的触控板,拥有震动反馈,对比之前的版本,体验更为真实。
同时,这台车还支持单击、滑动等多种快捷动作,所以在开车的时候,也是可以进行盲操的。MBUX使用了语音技术公司Nuance提供的自然语音技术,这套系统除了可以听用户的对话以外,还可以识别语音指令,并完成操作
总的来说,相比于宝马iDrive和大众iQ.Drive来说,奔驰MBUX略显年轻,虽然功能齐全,带处理能力和流畅度,并不是很好。从实际体验来看,奥迪表现中规中矩,主要是基于Android平台搭建的MMI系统集成了安卓的开放性和多元性,支持多方主流软件的安装,对国内用户肯定更加友好。
宝马虽然更多倾向于操控辅助,但无论是座舱的设计还是从科技功能来看,宝马的iDrive都更像是为驾驶者打造的智能化座舱。
总结
中国在全球汽车市场的比重越来越明显,受关注的程度也逐渐提升,而中国又是数字化发展的引领性市场,宝马在不断拓展与领先科技公司合作的同时,也在中国建立了研发体系。
在 iDrive 8.0 上,我们能看到宝马对于智能化的态度,平衡着传统与创新,来打造智能化座舱内不断完善的体验。
宝马将 iDrive 系统的功能性在传统座舱的框架之下做到智能和科技的充分融合,这也是为何宝马带给用户的体验上,能始终走在一流的水平线上。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持续深化,汽车将超脱“汽车”这一产品形态限制,成为可自主移动的智能化座舱。
相比专注于产品迭代演进的上半场,汽车智能化发展已经进入下半场,若车企仅仅把目光聚焦于产品的研发,而无法快速且灵活地响应市场需求、提供用户真正需要的“端到端”的应用与服务,必定无法实现长足的发展。
毕竟,前卫的设计或是保守的风格,都只是智能座舱的物理载体而已,能提供舒适的交互体验,才是人们对座舱真正的追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