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怀王是受哪些奸臣所害?楚怀王的悲剧人生

今天来聊聊楚怀王,一个战国时期的“傻子”国君,一个被骗惨了,却不长记性,最终沦为阶下囚,客死他乡的悲剧人物。

楚怀王熊槐,芈姓熊氏,楚威王之子,楚顷襄王之父。熊槐在公元前328年继承王位,在位三十年,是楚国的第37位国君。楚怀王就是传说中屈原的“相好”,还是传说中和巫山神女邂逅的风流国君,成语“巫山云雨”就来源于此。

楚怀王是受哪些奸臣所害?楚怀王的悲剧人生(1)

楚怀王继位的时候,经过长期休养生息的楚国国力强盛,和西方的秦国、东方的齐国并列为三大强国。这一时期,楚国在战场上大败魏国,压制齐国,一时风光无限。公元前318年,在公孙衍的穿梭下,楚、齐、赵、魏、韩、燕等东方六国,加上秦国西北的少数民族义渠一起,七国合纵攻秦。楚怀王被推为从长,也就是合纵集团的首领,这俨然是新一代霸主的架势,楚怀王也在此时达到了人生巅峰。

七国攻秦,因为诸侯的“各怀鬼胎”而失败,其中魏、赵、韩三国还被秦国狠狠修理了一顿。楚国人虽然是合纵长,却没有实际参战,齐国也没有参战。

公元前313年,楚齐联盟形成,并联军伐秦,攻占秦国曲沃,这相当于是斩断了秦国东出的触角。然而,也就是从这开始,楚怀王开始了一系列让后人都看不明白的谜之操作。

公元前312年,迫于强大的楚齐联盟压力,秦国派张仪出使楚国,对楚怀王说只要楚国断绝与齐国的联盟关系,秦国愿意割让六百里商於之地给楚国。商於之地本就是楚国土地,后被秦人占领,是楚人做梦都想收回来的。张仪还说:“是北弱齐,西德於秦,私商於以为富,此一计而三利俱至也。(《史记·楚世家》)” 这就能北边削弱齐国,西边对秦国有恩德,楚国自己可以收回商於作为财富,这是一石三鸟之计啊!为什么楚国人收回商於之地,是削弱齐国,我也没明白这中间的逻辑关系。但这个话是张仪说的,这位整个中国史上都排得上号的顶级说客,活生生可以把黑的说成白的。我看不明白没关系,重点是楚怀王听完很高兴。

楚怀王是受哪些奸臣所害?楚怀王的悲剧人生(2)

怀王大悦,乃置相玺於张仪,日与置酒,宣言“吾复得吾商於之地”(《史记·楚世家》)。楚怀王特别高兴,把国相的印玺给张仪,每天和他喝酒,到处宣扬:“我把商於之地收回来了!” 大概楚怀王的算盘是,即使继续跟齐国人联盟,也啃不下秦国这块硬骨头,眼下有这么好的机会,可以平白得到打仗都拿不到的土地,这何乐而不为?联盟也好,打仗也好,不就是为了土地和财富吗?楚国的那群马屁精大臣纷纷道喜,只有陈轸不但不祝贺,还表示吊唁。

楚怀王很纳闷,这么大的喜事,为什么反而要吊唁。陈轸分析说:“这次秦国之所以这么看得起大王,是因为楚国有齐国作为盟友。现在土地没到手,如果先和齐国断交,那楚国就将孤立无援,到时候秦国就未必看得起楚国了。如果是秦国人先给土地,楚国再和齐国断交,那么秦人就没有可趁之机。但如果先和齐国断交,再去秦国讨要土地,那就一定会被张仪欺骗。一旦大王发现被张仪耍了,肯定很生气,就会和秦国人结怨,而那时楚国和齐国已经翻脸,所以楚国会同时交恶秦齐两个大国,所以我要吊唁。”

陈轸可能是楚国唯一一个思路清楚并且说出来的人,他的论述,真是有理有据,可惜“楚王弗听”。楚怀王马上派人去和齐国宣布断交,另外又派了一位将军去秦国“接收”土地。不过楚怀王也不是暴君,虽然陈轸说话难听,怀王也没有为难他。

楚怀王是受哪些奸臣所害?楚怀王的悲剧人生(3)

丘吉尔曾经说:“一个国家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在诸侯纷争的战国时代,结盟和背盟其实都不算什么大事,外交行动本就是因势利导。所以在利益面前,楚国和盟友齐国断交,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楚怀王的问题在于,他的利益还没有到手,就急匆匆地做出了削弱自己的决定,而结果也正如陈轸预测的,一旦楚国失去了齐国这个强援,秦国就不拿楚国当回事了。

楚国将军跟着张仪来到秦国。张仪不但能把黑的说成白的,还是一位优秀的演员,他假装喝多了,摔下马车,然后三个月没法行动。楚国将军着急也没办法,没有张仪上朝,他是没法从秦国割地的。楚王也很着急,他说张仪这个样子,是不是因为我和齐国断交不够彻底啊?于是找了一个叫宋遗的“敢死队员”,去齐国辱骂齐王。果然,齐王大怒,大怒的结果就是齐国和秦国结盟。就在这个时候,影帝张仪的伤突然痊愈了,他在朝堂上装模作样地对楚国将军说:“你怎么还在啊?怎么没拿地啊?从哪里到哪里,六里的广袤之地,都是你楚国的。”楚国人当场就懵了,这不是说好的六百里吗?怎么变成了六里?但秦国人就是明着耍赖,楚国人却没有办法,只得回去报告楚王。

楚怀王当然很生气,盛怒之下准备攻打秦国,这又被陈轸说中了。陈轸劝怀王不要发兵,因为齐国已经彻底得罪了,眼下最惹不起的就是秦国,最好咽下这口气,和秦国割地修好,一起再反过来对付齐国。要不然楚国就要同时面对秦齐两个大国,天下别的诸侯也会趁机也攻打楚国。

此时的楚怀王或者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或者是性格刚烈所致,他还是不听陈轸的话,坚决与秦开战。结果丹阳大战,楚国大败,秦军“斩甲士八万”,俘虏了包括楚国大将军屈匄、裨将军逢侯丑等在内的七十多名将官,秦国人趁机拿下楚国的汉中地区。楚怀王不甘心失败,又纠集全国大军攻秦,结果又是蓝田惨败。而就在此时,看到楚国受困,韩国和魏国趁火打劫,出兵攻楚,这对楚国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楚怀王是受哪些奸臣所害?楚怀王的悲剧人生(4)

楚国好不容易挺了过来,但国力已大损。被秦国人骗得这么惨,照理说这楚怀王应该吃一堑长一智,但真相是,这位国君生动地给世人演绎了什么叫好了伤疤忘了疼,什么叫不长记性,什么叫在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而且对楚怀王自己来说,这第二次上当受骗的代价比第一次更惨重,因为他把自己搭进去了。

公元前299年,距离楚怀王第一次被骗后13年。秦昭襄王嬴稷给楚怀王写信,约他在秦国武关会面。说要和楚国重修盟好,并结为姻亲。这里多说两句,有个成语叫“秦晋之好”,但在真实的历史上,秦晋之好只是一时,长期与秦国修好,并且长期互为姻亲的正是楚国。

楚怀王收到信后很犹豫,他既怕得罪了秦国,又怕上当受骗。楚国大臣昭雎劝怀王不要去:“秦虎狼,不可信,有并诸侯之心!”虎狼之秦是没有信用可言的,他们有吞并诸侯的野心。有人劝阻,却也有人劝行,劝楚怀王前往的是他儿子子兰,子兰说:“柰何绝秦之驩心!”怎么可以拒绝秦国的好意呢?于是楚怀王又一次精确地避开了正确选项,前往秦国武关。到了武关才发现,哪有什么秦王,只有一个奉命假扮秦王的秦将,直接拿下了楚怀王,送往咸阳。

上一个骗楚怀王的表面是巧舌如簧的张仪,背后当然是秦惠文王嬴驷,而这13年后“卷土重骗”的是惠文王的儿子,秦昭襄王嬴稷。不知道是应该感叹秦国“父子两骗子”,还是要感慨楚国“父子两傻子”。也不知道这子兰是真傻还是有别的心思,反正这一劝就把父王送上了不归路。

楚怀王是受哪些奸臣所害?楚怀王的悲剧人生(5)

从历史的角度,这里有两件极具讽刺意味的事。第一是这事发地武关,正好属于上一次秦国人许诺的六百里商於之地。第二是开创绑架国君先河的,正是当年被中原诸侯看不起的“南蛮”楚国。公元前639年,楚成王趁诸侯会盟之际,扣留了宋襄公。而如今,逐渐中原化的楚国人遇到了不讲理的“虎狼之秦”。

楚怀王又大怒,悔不听昭雎的话,可是生气和后悔有什么用呢?秦国人要楚怀王“割巫、黔中之郡”,楚怀王表示自己是来结盟的,但秦人表示先割地,再谈别的。楚怀王虽然傻,却不是个贪生怕死之君,他拒绝了秦人的要求,于是秦国人就囚禁了怀王。

想通过绑架人质来勒索土地的秦国人没有得逞,却再一次在战场上大破楚军,“秦昭王怒,发兵出武关攻楚,大败楚军,斩首五万,取析十五城而去”。楚国在战场失利,留在秦国的楚怀王日子更加不好过。他好不容易寻得机会逃跑,却被秦国人发现并堵住了回楚国的路。怀王逃往赵国,不料赵国人并不想因此得罪秦国,于是拒绝接收楚怀王,可怜的楚怀王想逃去魏国,却被秦兵追上,再次沦为阶下囚。

公元前296年,也就是被绑架后三年,楚怀王忧郁成疾,命丧咸阳。秦国把遗体送还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楚国人都哀怜怀王,像死了父母兄弟一样悲痛。

楚国人都为怀王难过,是因为他至死都没有牺牲国家利益来为自己赎身,而从权力斗争的角度,也可能是继位的太子熊横并不想迎回父王,这样的故事在后世多次上演,比如南宋高宗赵构对徽钦二帝的态度。

另外一个角度,楚怀王的故事深刻地讲述了“弱国无外交”的永恒真理。秦国人之所以敢如此戏耍楚人,只因为秦国对楚国的军事优势。骗你又咋滴?你来打我呀!

以上就是楚怀王两次上当受骗的故事。

楚怀王是受哪些奸臣所害?楚怀王的悲剧人生(6)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也欢迎关注长夜守灯人同名VX公众号。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作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