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界是一个整体的论述(世界只是理念通过现象显现或呈现的世界)

1,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关于世界是一个整体的论述?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世界是一个整体的论述(世界只是理念通过现象显现或呈现的世界)

关于世界是一个整体的论述

1

a、亚瑟·叔本华(1788年—1860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叔本华著作包括:《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论视觉与颜色》、《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论自然中的意志》、《论意志的自由》、《论道德的基础》、《伦理学中的两个基本问题》、《附录与补遗》,以及从上面作品中分离出来的《叔本华论道德与自由》《人生的智慧》《生存空虚说》《叔本华论说文集》《叔本华思想随笔》《叔本华美学随笔》《叔本华人生哲学》等。其中,《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为其代表作。

1814年—1819年间,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版,被认为是将东方和西方思想融合的首部作品,但无人问津。叔本华对此表示: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尽管如此,他还是凭该著作获得了柏林大学编外教授的资格。黑格尔当时正在这所大学担任教授。

叔本华受古希腊、印度和康德哲学影响很深。早在他确立自己的哲学倾向,尤其是在柏林学习期间,就非常崇拜柏拉图和康德的思想,把柏拉图看作神明、康德视为奇迹一般。

叔本华反对以黑格尔代表的思辨哲学,以至在柏林大学执教期间,叔本华竟故意选择与黑格尔同一时间授课,希望借自己的哲学羞辱黑格尔。不想结果恰恰相反,声誉正值鼎盛期的黑格尔听课学生场场爆满,而新来的教授叔本华的讲座教师空空荡荡,听课学生不过二三人而已,最后只能尴尬地离开。

这场教授斗法也印证了他自己的观点——真正智慧的人得不到赞赏。教授当不下去, 叔本华只得凄凉地离开柏林大学。1833年,他移居法兰克福,在那里度过了寂寞的27年,直到去世。

1841年,叔本华出版了《论意志的自由》和《论道德的基础》两篇论文的合集,这两篇是为不同科学院而作的有奖征文,第一篇获得了挪威皇家科学院褒奖,第二篇没有获得丹麦皇家科学院褒奖,在之后的书中他一再对丹麦科学院冷嘲热讽,在他成名后,丹麦科学院也成了一时间的笑柄。但这本书也几乎无人问津。

1844年,鉴于第一版此时早已绝版,且未能引起评论家和学术界丝毫兴趣,他坚持出版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版,但购书者依旧寥寥无几。

1851年,他完成了对《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补充与说明。不曾想这篇以格言体写成的《附录与补遗》却使他声誉鹊起,瞬间成了名人。有人甚至推出《叔本华大辞典》和《叔本华全集》,足见叔本华当时受欢迎的程度。有评论家认为他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家。

1859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版出版终于引起轰动。叔本华兴奋之余不无自豪地称“全欧洲都知道这本书”。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重新诠释了充足理由律,解释为什么现象世界必须通过充足理由律来了解;第二部分提供了意志显现的细节,它是一种既不满足又不停止,盲目的冲动,要求人从自身存在本质即欲望之中解放出来;第三部分试图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审美,即艺术中获得一种短暂的慰藉;第四部分以伦理学和禁欲主义的形式提供一种可能获得拯救的方式。

他在第三版序言中写道:当这本书第一版问世时,我才30岁,看到第三版时却不能早于72岁。我总算在彼德拉克的名句中找到了安慰: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该满足了。

b、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为了解释这样一个问题:遇到的各种事物中,有些事物与另一些如此相似,如果不是因为它们的个体性就几乎分辨不了。于是就有了共相和殊相的问题,在柏拉图看来,只有理念是永恒的,而经验世界是处在不断变化中的。康德指出:知识只是在认识表象而不是自在之物。柏拉图指出:认识的经验世界不是真正的认识对象,只有理念才有意义。

叔本华意识到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康德的物自体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相比于柏拉图,康德对叔本华影响更大,叔本华哲学与康德哲学有着最为亲近的血缘关系,甚至也可以说,叔本华哲学是由康德哲学直接受孕脱胎而来,虽然他们并不属于同门同派。

叔本华指出:康德的最大功绩不是他的认识论,而在于他划分了表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别。“物自体”是康德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将世界划分为物自体与表象世界两部分。现象世界即我们感触到的世界,“物自体(自在之物)”世界指上帝、灵魂等超自然的存在,属信仰范围,我们感触到的世界是“物自体”的显像。“物自体”(自在之物)作用人的感官,是人的感觉的来源,是现象的基础,人们承认可以认识现象,必然要承认作为现象的基础的物自体的存在。人的认识能力只能认识表象世界,物自体世界是我们的认识能力所不及的。

在康德看来,知识只是在认识表象而不是自在之物。人们为了把自己的知识不断推向前进,最终是要在实践上日益趋向道德的目的,所以人必须努力追求对物自体的知识,这时,物自体就是人们出于理性的本性而设定的“理念”(即灵魂、宇宙和上帝)。“物自体”(自在之物)世界人无法认识,但可通过知性直观来把握现象。康德提出的量、质、关系和模态四个范畴及十二个判断,即知性认识的范畴。

康德的主要继承者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都反对“物自体”之说。费希特以“绝对自我”的概念取而代之,谢林批判费希特过分强调主体作用而忽视了客体,发展了以描述客体如何可能的自然哲学和将主体客体合一的同一哲学。黑格尔代之以“绝对理念”,主张世界即意识,但否定“神灵是实体”。

叔本华接受了康德“物自体”学说,但不接受康德关于“物自体”不可知论的观点。他认为:仅用直观就能获得经验对象。关于“物自体”的知识,是通过理智这种内在感觉而获得的,它只在时间的形式中被认识。

他指出:康德错误地假定知觉包括想象,将直观和思维混淆起来,构造了将感性直观和知性十二范畴共同构成经验对象的理论。若按照这种理论,表象世界就成了既是直观又是思维,既非直观又非思维的东西。而且这样一来动物要么就具有思维,要么就连外在世界的表象也没有了,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但出于对康德的崇敬,叔本华在对康德哲学批判的附录标题上,又引用了伏尔泰的话:真正的天才可以犯错而不受责难,这是他们的特权)。

与康德物自体不可知相反,叔本华认为物自体可以认识,“物自体”就是意志。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正是基于对康德哲学“物自体”理念的不同认识,形成了叔本华的意志论哲学。

康德自在之物不从属于时间、空间和因果律,因此不是个体化地被认识,柏拉图的理念则可以在作为意志的客体化在客体化的对象中被找到。叔本华借鉴了他们两者的思想,尤其是继承了康德的世界二分法——物自体与表象,但把“物自体”具象化为“意志”,即用“表象”与“意志”取代了康德的“现象”与“物自体(自在之物)”。

叔本华认为,表象的世界是“现象”的世界,在它之外还有一个世界,即被作为“自在之物”(即康德的“物自体”)的“意志”世界。意志无处不在,不仅人有意志,动物有意志,植物甚至无机物也有意志,任何物体都是意志的客体化。意志的客体化就是理念,而理念的显现就是现象。

叔本华断言,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是第一性的、最原始的因素,意志高于认识,认识只不过是后来才附加的,人的认识是生而为意志服务的。由此创立了自己的理论学说——唯意志论。

叔本华意志论哲学,构建于两个基础概念之上:一是表象和意志是同一的,共同构成世界,但意志是决定性的,任何表象都只是意志的客体化;二是世界本质就是意志,意志就是某种无法满足的欲求,从逻辑上说它永不可能被满足。不能满足的欲求就是痛苦,世界无法摆脱其痛苦的本质。

依据叔本华理论,世界既是表象,又是意志,表象是意志的呈现,意志是世界的本质。主体和客体共同构成作为表象的世界,故而是不可分的。人们的先天认识只有时间、空间和因果律,而这些东西都只在表象间发挥作用、形成联系,和意志本身无关。

感性、知性和意志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一切表象的存在都是意志的客体化。人的躯体也是自我意志的表现。动物的各种活动都受生存意志的支配。植物的活动也受生存意志的支配。整个大自然以及无生命的事物也不例外。理性及表现形式也只是意志和欲望的表现。知识也是意志的工具。人的全部活动都受生存意志的支配。

1819年,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版,标志叔本华意志论哲学体系——意志(自在之物)—理念(意志的直接客体化)—事物(意志的间接客体化)正式形成。这时他不过才30岁,但作为哲学家的使命实际上已经完成。

确切的说,这本书的主旨是作为表象但最终作为意志的世界,而不是将两者并列的。在本书中,叔本华试图解决康德哲学遗留下的难题。和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人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不同,叔本华保留了物自体,并将其定义为意志。所以这整部书都是为了阐述这一思想的,他从写下这本书到去世为止坚信自己已经解决了世界之谜。

c、作为悲观主义大师,叔本华哲学深受《奥义书》、《吠陀》等印度佛教哲学的影响。在他看来,人生就是苦难:生命,整个儿地根本地就是痛苦,它是和痛苦分不开的,每一部生命史就是痛苦史,幸福与快乐包含在痛苦之中,世界唯有人的痛苦最深。

在表象世界中,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有理性。非理性的生命意志作为世界的本质,必然抑制了理性的无上地位。理性只是生命意志的工具,它的功能是满足人的欲求,满足个体及种族在生理上的需要,使个体能传宗接代,种族得以繁衍。

表象世界是纷纭复杂的,但从其本质来说是单一的,整个表象世界是同一个生命意志。作为世界本质的生命意志是自由的,它支配着包括身体在内的一切的表象世界。体现在人身上,生命意志肯定欲求,是一个无尽追求的过程。

即使有暂时的满足,也只会使后面的欲求更大,人的本质在此时就滑向了痛苦。人们只是永远试图使自己的欲求满足,但这种满足却更加证明和显现了意志本身。这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

人生在其本质上就是痛苦。生命意志是活力、欲求,而欲求是无止境的,欲求得不到满足就是痛苦。而人的记忆、理智又加深了痛苦的感受。但是如果欲望能得到满足,却又发现这种满足只是暂时的,而暂时的欲望满足之后又会带来新的欲望,引发新的痛苦。

如此,欲望是无穷的,痛苦也是无止境的。并且,一个人的智力愈高,认识愈明确,就愈痛苦,具有天才的人则最痛苦。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第四部分中,叔本华指出:只有打破意志对于行为本身的控制,才能获得某种幸福的可能。但这种禁欲主义的行为方式其本身就是一种苦行。叔本华不赞同自杀,因为自杀行为正是肯定了意志本身的显现。

他认为死亡并非什么不好的事情。人们对于死亡最大的恐惧在于他们无法想象这样一个事实:我死了,但这个世界却仍然运行着,而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人们认为死亡代表了自己的表象归于无。人类的出生和死亡都有其内在的原因,一切事物的变化都只在于表象之间。出生只是从前一状态转变而来的,所以不是一种无的状态。同样,死亡也不是归于无,而只是以另外一种状态存在于表象世界中。

由此,叔本华哲学又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叔本华被认为是虚无主义者,但事实上叔本华认为生命具有某种意义,虽然它是一种消极的意义。意志本身虽然无法逃避,但意志本身却体现了某种意义。

d、叔本华哲学是从德国古典理性主义向现代非理性主义过渡的最后一环,也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开端。叔本华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叔本华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影响了尼采、萨特等诸多哲学家。尼采曾作《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来纪念他。瓦格纳把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献给叔本华。莫泊桑称他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梦想破坏者”。

理性主义是西方哲学两千多年发展的主流,理性和哲学几乎就是同义词。理性主义(Rationalism)是建立在承认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理性”指高于并独立于感官感知,能够识别、判断、评估实际理由以及使人的行为符合特定目的等方面的智能。

理性通过论点与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发现真理,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而非依靠表象而获得结论。毕达哥拉斯学派被称为古希腊第一个理性主义学派,“理性”一词原初意义上就是一种科学精神,理性主义就是主张用科学来理解和解释自然。西方很多哲学家就是科学家。

“非理性的”作为哲学术语,通常含有“为理性所不能理解的”、“用逻辑概念所不能表达的”等涵义。在本体论上,非理性主义否认世界是一个合乎理性的和谐的整体,把世界看作是一个无序的、偶然的、不可理解、甚至荒诞的世界,存在本身具有非理性和非逻辑的性质,否认理性具有认识世界的能力。

就西方哲学发展而言,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并非是全然绝对在时间向线上呈现为一种前后或替代关系,早在柏拉图那里,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关系结构就已经大致定调。

在西方哲学中,理性主义是主流,非理性主义是隐性的支流,而且非理性主义是寄生在理性主义之上的,是理性主义自身的一个环节,虽然是最高的环节,但它实现的仍然是理性预定的目的,即把握绝对的真理。黑格尔是公认的西方最大的理性主义者,是理性主义的集大成者。但正是他对非理性主义怀有极大的兴趣,并大量吸收他们的思想到自己的逻辑体系中来。

自叔本华开始,非理性主义经历了从叔本华的意志论、尼采的生命哲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到弗洛伊德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等的演变历程,二十 世纪以来,非理性主义在西方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政治等领域都有广泛影响。

2

a 、叔本华是人类精神天空一颗永恒的星辰。但世人对于叔本华哲学的认识,不仅有限而且不失偏颇,比如,疏于对意志论的关注而热衷于悲观论,叔本华也因此被看成是一个悲观消极者、一个虚无主义者,甚至一个不受欢迎的哲学家。

叔本华的意志决定论受到了两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和薛定谔的强烈认同。他们都认为,这种对自由意志的解释给予了他们莫大的安慰。中国著名学者王国维也深受叔本华的影响,在其著作《人间词话》中以叔本华的理论评宋词,还曾借助其理论发展红学,成就颇高。

但相比之下,反对叔本华哲学的人更多,尤其是叔本华的悲观哲学,对世人产生的消极影响很大,以至于一提起叔本华,可能很多人就有一种本能地厌恶和抵触。

从悲观的一面说,叔本华哲学不啻是一种摧毁哲学——这也是我最初读叔本华哲学的强烈感受。

我最早接触叔本华哲学,约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读到的是一本介绍叔本华哲学的小册子。叔本华哲学思想,尤其是有关人生悲观空虚说等内容。给我最直接的感受是振聋发聩,冲击强烈。

接触叔本华之前,我们生活在一个世俗的、习惯的、无需理性思考认知的世界里,包括一切知识和价值理念,都被认为是自然而然、生来就有、天经地义、不证自明的。我们只需去接受、适应、实行,所有人都一样,一代一代,周而复始,生老病死,过着看似各有千秋、其实并无差别的生活。

阅读叔本华之后,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世界,连同它的一切知识、观念、认知系统瞬间崩塌了!一切赖以维系存在和安全的东西都不复存在了。面对一片废墟和空虚,你会觉得不知所措,不知该怎么办,茫然得大脑一片空白。

你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安放自己,把自己安放在哪里!一种巨大的恐惧摄住了你的灵魂,也不知道这种恐惧来自哪里,以及究竟为何而恐惧?这就是叔本华哲学最初带给我的直观感受。

这种感受带给我的精神冲击是巨大的。恰巧我当时在政府部门离职跳槽,因为官场内部派系倾轧被“搁置”起来,人事关系悬浮落不了地,整日处在焦灼无奈的苦闷之中。现实的困境又遭遇精神困境,两种困境叠加,最终导致出现精神抑郁倾向。

抑郁症作为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它属于一种心因性的精神疾病(但并非民间所谓的“精神病”),外表看不出与常人明显不同,但病人自觉惶惶不可终日。最严重的时候,晚上睡觉不能关灯,需要借助药物。——好在并没有继续恶化,我慢慢好起来了。

这段往事带给我的认知就是,叔本华哲学是一种摧毁哲学,它会摧毁你既往作为存在的一切精神依托,使你怀疑一切既有的存在价值,包括你自身的生命意义。

但是,如果你真正读懂叔本华会知道,叔本华的本意不是摧毁,而且藉此摧毁让你看到真实、真正的世界的本质、存在的本质、人生的本质,并向你指出新的彼岸以及怎样减少痛苦的可能。

b、叔本华哲学固然有悲观主义哲学之称,阅读叔本华也常常会使人堕入痛苦之中难以自拔,但这并不是叔本华哲学的主旨,也不是叔本华想要达到的目的。叔本华哲学并不是为了揭示世界和人生痛苦的本质的秘密——按照叔本华的理论——这只是其哲学思想的表象。

叔本华哲学的本质核心,乃是在于揭示隐匿在理性主义所编织的对于世界认知的所谓知识之网——人们往往普遍信以为真——的背后,被遮蔽的宇宙的、世界的、万物的、人生的真正本质,这个本质就是“意志”!

康德“物自体”说,开辟了哲学史上认识论的新领域、新境界。虽然“物自体”在康德那里,还“犹抱琵琶半遮面”,但已经是“呼之欲出”了——是叔本华,最终将“物自体”客体化,豁然揭开其“庐山真面目”——“物自体”就是意志!原来,宇宙表象、世界表象、万物表象、人生表象,其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本质,这个本质就叫“意志”!正是意志,决定着一切,操纵着一切,主宰者一切,制约着一切!表象与意志是一体两面、二者同一。在经验层面我们无时无刻不感知的表象,它的真实面目就是意志。

在叔本华之前,理性主义哲学,包括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在看待世界的本质上,要么是物(水、火、空气……物质实体),要么是心,要么是意识,要么是独立存在,说法多种多样。

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那里,决定和主宰世界的,亦或是上帝,亦或是各种各样的神灵。表面看,在理性主义看来,有的似乎能说得通,比如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但细究起来会发现,统统说不通。人类在对外在世界和自身世界认识上是茫然的、矛盾的、分裂的、甚至是敌对的。

世界的本质统一于意志,用意志论学说,观察和阐释世界和人本身,理论自身的自洽性真正令人信服。正因为如此,叔本华才会认为,自己已经解决了世界之谜。

如果我们把意志论比喻成一个显微镜或透视镜,借此观察世界,虽然我们也看不到意志长得什么样,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一个从未有过的新视角,通过它,过去看不清的一切,现在豁然开朗。原来意志才是世界的主宰,我们所看到的一切表象,都是意志的客体化显现,表象作为因果存在幻生幻灭,惟意志永恒存在不会改变。

意志论及其哲学体系内涵,作为叔本华哲学的精髓,颠覆和再造了我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把叔本华视为精神之父。

c、但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当我们表述意志作为世界的本质时,这里事实上隐含了一个存在主体,即意志的主体。意志不可能作为一个行为主体存在,而只能作为一个行为主体的客体化存在。那么,这个隐含的主体又是什么?这个主体是上帝?还是造物主(自然)?抑或是别的什么?总之,是它的意志造就并主宰着一切。按照诺奖得主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最新关于宇宙本源的解释,宇宙并非来自于偶然,确有造物主存在,但这个造物主究竟是什么存在不得而知。但他否认其类似人形的上帝。——这似乎从科学的视角印证了,意志的主体并不可知。

虽然,叔本华并没有明确所指康德的“物自体”、他所谓的意志的终极主体是什么,是一个?多个?每一种意志有每一种行为主体?他也不可能确切知道那到底是什么,但我们也不可将意志论等同于玄学或虚无主义。

意志作为一种哲学范畴的认知对象,它并非是玄而又玄的东西,更不是虚无主义,而是一种客观、真实的存在。按照叔本华的理论,意志与表象一体两面,既是表象,又是意志,表象意志同一,共同构成万象纷繁的世界。

3

a 、就目前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能力而言,虽然我们对宇宙的意志尚难一窥其堂奥,但对地球及其现象界包括人本身的意志的认知、认识,似乎并不那么困难。

现实中,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植物、动物等物质世界的种种物理变化的表象,窥见隐匿于纷繁表象后面的意志的踪影。只要你留心观察不难发现,现实生活中,表象世界纷繁复杂呈现的现象背后,意志如影随形、无处不在。

先让我们看看世界表象下隐藏的意志。

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只是整个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宇宙无穷大包罗万象,而其中的一切又在有条不紊地运行。根据现代科学对宇宙的观察所得,不仅存在一个宇宙,宇宙外还有宇宙,是为多重宇宙。浩瀚的宇宙空间,其中星系及云团等天文望远镜可观察到的物质,只占整个宇宙容积物的1/3,其它漫漫虚空——肉眼观察空空荡荡的虚空——其中所包含的暗物质,占宇宙总容量的2/3。

也就是说,我们所见的星系及其云团等太空物质,并非是孤立地空悬在那里的,而是有稠密浓厚的暗物质“拱卫”和“固定”着它们的。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好比煎蛋,星系如同蛋黄,暗物质如同蛋清,蛋清与蛋黄是一种有机的、关联的、一体的关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鸡蛋——宇宙也是如此。

随着对宇宙的认识的不断深入,科学家越来越惊奇于宇宙结构的精密和神奇,它不像是一种自然随机演变而成的,倒像是具有高度智慧的大脑精密计算科学安排的——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这一切并非是出于偶然而是必然,是谁在最初安排、导演了这一切?

理论物理学关于宇宙形成的大爆炸理论影响甚广,但近来这一理论随着对宇宙发现的深入越来越遭到怀疑——我们姑且认为它具有权威性——宇宙形成于最初的一个极高密度的物质实体的大爆炸——那么,大爆炸是怎么发生的?何时、又因何而发生?如果它是一个核装置,是谁最初触发了核按钮?它必有一个原因——使其发生爆炸,这个原因是什么?

b、关于宇宙及大千世界的由来,用老子学说不难解释:宇宙及其万物都是有.有生于无。这是超越了大爆炸理论的。大爆炸理论最初起始于有——高密度物体,但这个高密度原始物体是从哪儿来的?不知道;大爆炸是如何发生的?也不知道。

按照老子理论,宇宙的前身——高密度物质实体——这个“有”,生于“无”,是从“无”中来,“无”从“无无”中来。当然,“无”、“无无”是什么?我们难以知晓。但可以肯定,不是一无所有,不是绝对的虚无,因为“无”里面包含着“有”,故而“无”才能生“有”。

大爆炸的发生,其实就是“无”生有——“生”的过程。如同产妇生产一样,在宇宙叫“大爆炸”,在人类叫“分娩”。

那么,是什么使“无”生“有”的呢?正如原始物质实体不能自己爆炸一样,“无”也不能自己无缘无故地生出“有”来,“无”生“有”,必有一个因使然。这个因是什么?按照老子学说,这个“因”是“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最初的原始物质实体,是“无”——“道”生出来的,而“道”生的这个最初的“有”——原始物质实体就是“一”,“一”又生二、二生三(即大爆炸——宇宙诞生)。一句话,宇宙从无到有,乃是“道”施行的结果。宇宙及世界的本源就是道,一切的一切的表象,都是道的客体化的显现。

请注意,自此,叔本华的“意志”与老子的“道”无意中碰到一起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叔本华,世界的本质是意志,在老子,世界的本质是道——世界不可能同时有两个本质,要么是意志,要么是道,二者必居其一。世界的本质,究竟是意志,还是道?

从上述考察中,我们已经大体知道叔本华的意志和老子的道的内涵,将二者做个比较,不难发现,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得出意志=道、或道=意志的结论,但意志与道确实具有同一性,叔本华之意志,犹言老子之道,老子之道,犹言叔本华之意志。虽然东西方思维方式不同,哲学思维理念不同,但智慧从来都是相通的,在我看来,意志与道应该是同一个东西,只不过,在叔本华叫意志,在老子叫道而已。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道德经》一开篇就说,道可以认识,但这个道,不是一般的平常的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道德经》问世已历几千年,中外注释其的著作、学说可谓汗牛充栋,但我以为,后人对道的认识,仍是似懂非懂、似是而非。

其实,“道”正如意志一样,意志也看不见、摸不着,但意志的客体化无处不在,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意志的表象——客体化的显现,认识和了解意志。道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循着意志——表象同一的思路,去理解道就容易多了。道固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与意志同样,道的客体化无处不在,道在河沟、道在呼吸、道在屎溺,道在一切表象世界,道在宇宙时空里,我们完全可以通过道的表象——客体化的显现,认识和了解道的天机与神秘,正如我们了解认知意志。

c、把叔本华意志本质论放到现象世界中考察,你会发现意志并不神秘,到处都可以看到它客体化呈现的踪影。这在日常与人关系最近的动植物身上就可以证实。

观察意志的呈现,无需借助生命科学仪器,更无需走进实验室(观察也没有用,意志是任何仪器不可能观察到的),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自然界中处处可见“意志”。

狗是与人类关系最为亲近的一种动物。如今人们热衷养宠物,宠物狗种类繁多,无需刻意观察就会发现,狗身上意志客体化呈现的表象现象比比皆是。一只训练有素的导盲犬,可以安全地带领盲人在闹市穿行。主人出海未归,他的狗居然天天待在他们经常玩耍的岛上等待主人归来。一只狗发现同伴或主人落水会第一时间相救。

非洲的野牛在迁徙中,为了保护种群,老的公牛会自动断后以身饲狮饲虎……动物身上种种与人类行为无异的理性化现象,我们一般解读为是本能使然。

本能是什么?似乎也同样概念模糊,可以理解为天性——天生之性。天性是什么?天性其实就是意志,每种动物、每种生命都有自己的意志,我们看到的只是外在的表象,但支配表象的其实是意志。一切无不是意志的产物,一切无不是意志的显现和外化。动物之“意志”就是“道”。同样,一切无不是道的产物,一切无不是道的呈现。

我们再来看看自然界中的植物。植物万象纷呈的表象后面,真实的存在乃是意志。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各类植物生命的种种变化,来捕捉意志的存在的踪影,虽然我们看不到意志的形态究竟是什么。

我在院子的空地上栽种了一颗紫藤,这是一种蔓生植物,在距离它不远处是一高大的白玉兰树。春天里,紫藤长势旺盛,像是有眼睛、有知觉,它“看到了”、“感知到了”周围的一切。在靠近玉兰树的一侧,它生长出很多枝蔓,像飘在空中的触手一样,一看便知,它是要抓住玉兰树,把自己攀附其上,以稳固自己的身体、抵御风雨的侵袭——紫藤何其聪明!紫藤的聪明,在植物学家看来,其实就是本能使然。那么,植物的本能又是什么?其实正是它的意志,它攀附玉兰树固定自身的行为,正是其意志的显现,紫藤的外在表象,正是意志的自我呈现,是意志作祟使然。

同样,我在院墙外面的墙根下,栽了两棵葡萄。墙内是两米高的葡萄架子。观察葡萄的生长,更见“意志”赤裸裸的显形。葡萄们也像是有眼睛、能感知一样,“看到了”、“感知到了”葡萄架子的存在以及具体方位,栽种当年一路向上攀爬,到秋天已经成功上架。第二年则把触角伸向架子上的四面八方,大有全面占领舍我其谁之意。

不仅如此。更神奇的是,位于院子东南角的葡萄架,到正西面大门上的花架,中间有几米远的距离,只是下面有低矮的院墙空中并不连接,但最先上架的那棵葡萄非常“聪明”,第一时间抢占地盘,隔着另一颗本来位置更靠近的葡萄,不知何时,伸出一根足足有五米长的主枝,占领了大门之上的花架,而且翌年就伸出结果枝开花结果……

人为葡萄搭架是基于其习性,便于让它攀援其上更好地生长结果。这是人的理念。这看似是人的作用。其实,葡萄有它自身的意志,它会“看”到并主动自己爬上葡萄架。在这里,葡萄并不是听从、服从人的理念,而是受它的意志驱使。葡萄的意志,显然知道有葡萄架存在,爬上葡萄架是一种自为,而不是他为。也许在人们看来,葡萄上架是出于本能,其实这个所谓的本能,就是它的意志。是生命外在表象背后的意志,决定、支配着它的生长方向以及态势。

再比如丝瓜。当它伸蔓以后,你在它的瓜蔓之上,用一根线牵引它,它就会顺着线的方向向前伸展。丝瓜的最初的触觉——头蔓在爬行过程中,有规律地在每一片叶子根部生出“触手”,牢牢抓住附近的物体以固定自己,如果你把它的头掐断,它会很快从最近的叶片根部再生长出新的蔓头……它的根本使命,就是自我繁殖和物种存续。在它身上,你会看到种种意志直接呈现的表象。

在对各种植物生长形态的观察中,植物们所呈现的表象及其背后隐匿的真相令人惊异并着迷,让我们感叹大千世界万物都有灵性(意志)。但当我们具体分析每一种植物神奇的现象时,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般都会笼统地归因于自然本能使然,除此之外再也说不出别的。——也没错,是本能,但本能又是什么?本能所显现的表象,正是其“道”、其“意志”的客体化呈现。

在整个植物、动物界,无论何种何类,无非都是其意志客体化的呈现,虽然千奇百怪,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意志——生命意志。一切都是意志的外化,一切都是意志使然。

不仅是有生命的物体,其实表象世界中,每一种物体,无论是否呈现为我们所谓的“生命”形态,外在的只是表象,根本的乃是它的意志。表象是变动不居的现象,是一种可以感触到的东西,但不是存在的实体。唯有意志才是真正的实体真存。虽然我们看不到它的形态、影子,它存在于我们的感觉与知觉中。

d、我们人类自身表象背后,隐藏的“道”、“意志”,比之于动植物,就更显而易见了。人作为社会动物、精神动物,本质上就是意志,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是意志的产物、意志使然。

人是从哪里来的?从父亲与母亲的结合。父亲、母亲因何结合?因为意念(性欲望、爱情),意念是什么?意念就是意志的显现。总之,人是意念——意志的产物,是“无”中生“有”,是意志——道的产物。

人其长成,更处处可见意志之功。一个人从最初作为精子,经过你死我活的惨烈竞争,最终得以进入卵巢与卵子结合而化育为人。呱呱坠地后羸弱不堪,需要精心饲养、奋力挣扎求生。及至长成娶妻生子繁衍后代,重新开始新的生命轮回,一生要经历数不尽的坎坷磨难,按照叔本华的观点,人生就是一段充满痛苦的旅程,生命每存在延续一天都面临各种不测挑战,在人的表象背后,是意志支配和决定着一切。意志作为生命的本质,在人身上显现的更为典型、明确,人整个就是意志的产物,人的一切存在表象无不表现为意志的客体化呈现。

关于人作为精神存在的本质,历来也是哲学关注的对象,对人的存在及其所呈现的一切表象的神秘性,在无法给出明确的、经验性、通过因果关系可以验证的结论的前提下,有一种解释为人们普遍接受——灵魂,人类都相信有灵魂存在,人的一切由灵魂主宰。古希腊哲学家相信有灵魂存在。现代科学量子力学已经证明灵魂作为实有的物质确实存在,做梦就是一种灵魂之间的量子纠缠现象。

那么,灵魂是什么?所谓“灵魂”,就是人的“意志”、人之“道”,灵魂——既可以看作是“意志”、“道”的别名,也可以看作是“意志”、“道”的客体化存在证明。

4

a、人类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他只知道他是这个世界的存在物,与这个世界所有的动物植物一样,都必须以这个世界为其存在的前提和依据,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这个世界。于是,他从在这个世界生存第一天起,就开始和这个世界打交道,试图认识了解这个世界。

那么,我们所面对的这个世界(包括人本身),究竟是什么呢?世界的本质,到底可不可以被认识?能不能够被认识?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哲学家们,从各自的理念出发,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所有解释只是一种解释,虽然能自圆其说,但不能消除人们的疑虑。人们关于世界的疑虑,一如开始并未廓清。

在我看来,老子和叔本华对世界的解释,在众多关于世界本质的哲学阐释中,是最令我信服的。

我们目之所及的世界,按照叔本华的理论,乃是世界的表象或表象世界,其本质就是意志,是意志的客体化。正如叔本华所言,意志无处不在,不仅人有意志,动物有意志,植物甚至无机物也有意志,任何物体都是意志的客体化。

人类作为最初的自然性动物,变成社会性动物,建造起独立于自然的世界并存在其中,把集中居住的地方叫城市。城市的本质是什么?唯物主义信徒们一定会不假思索地说是物质,因为他们只能看到物质。他们一定认为是钢筋水泥及其各种建材物质,构成了我们繁华锦绣的城市。

但城市的本质真是物质吗——NO!物质只是城市的表象,城市作为一种“有”本从“无”中来,从规划、设计中来,城市生于意识、思维、精神、创造,这一切归结起来,就是意志!城市是意志的产物,其本质乃是意志,城市繁华锦绣的表象,不过是意志的各种呈现和客体化而已。

人类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最终建立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体系,以及在这种认知体系中形成的自己的文明系统。这个认知体系和文明系统,建立在人对赖以生存的世界的认知把握之上,由此构成了人的主观世界。那么,人的主观世界又是什么呢?

人的主观世界并非纯粹的精神世界,而是表象世界在人脑中的显现和折射,是世界的主观化、意识化。这个显现、折射的过程,是借助并经由理念来完成和实现的。

叔本华所谓“意志的客体化就是理念,而理念的显现就是现象”,也就是说,意志客体化于理念,理念通过现象得以显现或呈现。我们所认知的世界,正是理念通过现象显现或呈现给我们的世界。

b、理念又是什么呢?理念就是思维客体化的形式——概念,人类文明就是概念的集大成者或统称。我们通过概念(符号)命名世界,通过概念了解、认知世界。一句话,世界是理念世界、概念世界,离开概念,无所谓世界。世界已被理念化、主观化、概念化,仅仅存在于人的认识、感觉、触觉之中。

也就是说,在主观世界之外,并不存在一个独立的与人的主观没有关联的客观世界。一句话,表象世界作为概念世界,被人类理性概念化或符号化的世界,只存在于概念和人的感觉、感知中,不在感觉中的世界是不存在的。

人类主观化命名世界的方法或途径,乃是基于自身文明系统,对表象世界认识感知形成的符号系统——概念系统。人类以自己发明创造的概念符号,为他们眼中的现象世界命名,植物、动物、大地、江河,海洋,天空,太阳,月亮,宇宙、云团、星系、暗物质……最终,所有外在世界的一切,都被人类自己的文明所命名。

当然不仅外在世界,人类自身世界——作为内在世界,也被一一命名。至此,人在宇宙之中,不仅围绕自身建立了自己的文明符号系统,而且把整个宇宙系统人类化、符号化,亦即把一切表象世界主观化、概念化,整个世界和宇宙,就是人的概念化的世界宇宙,而非世界和宇宙本身。

我们人类就生存在自己营造的概念世界里。离开概念,世界不再是世界,我们也不再是我们。比如,一棵树,它是自然界当中一个物种,一种植物(植物也是我们命名的,并非是它自身,它可能不知道自己叫什么),种类繁多。植物们自己并没有为自己命名,或许它们也不会命名。自然界中并不知道何者为树,树者为何。

人类基于自己的认识和文明,给这种有主干和冠盖(物种、植物、主干、冠盖这些概念也如是)的植物命名——叫它们——树,并依据不同的形状、习性、种类,起了各种各样的名字——松树、柳树、杨树、柏树、榆树、梧桐树、樱花树、面包树、胡杨树……以此类推,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被人类分门别类加以命名,小鸟、虫子、老虎、大象、狮子、小草、蚊子、山脉、河流、星星……世界包罗万象,概念包罗万象.包罗万象的世界,就是概念化包罗万象的世界,离开概念,无所谓世界,也无所谓万象,包括人类自己。

c、正如康德所认为的那样,世界存在的全体只是作为现象,其形式是由意识一般的诸范围来决定的。一切可认识的对象都不是其现存在,而是依据其形式通过主体而产生出来的。

这里的“意识”,按照叔本华的说法,就是意志客体化的理念。意志客体化的理念的“诸范畴”依据表象(现象)的形式(特点、性状、相貌等),通过主体(理念)对对象的认识而产生概念,——表象世界由此被一一命名。被命名的表象(现象)世界,都不是其“现存在”的世界,而是概念化的世界。我们所面对的表象世界,只是意志客体化的理念依据表象(现象)世界概念化出来的世界,而并不是一般所谓自然世界的本身。离开概念化世界,世界无所谓世界,世界本不存在。我们生活在概念世界中,而非生活在“现存在”世界中。

表象世界概念化的过程,也就是理念概念化表象(表现)世界的过程,对物自体——意志的感知和认识过程。在这里,意志(理念)第一性,概念(认识)是由意志(理念)派生出来的。物自体(意志)本身也是经由感知、认识被命名的。

叔本华在遗言中说:希望爱好他哲学的人,能不偏不倚地、独立自主地理解他的哲学。

作为叔本华的信徒,以上解读不知是否有违先生的本意?

原创:李耽 总编:王立楠 (版权所有,违法必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