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诗词大全(林黛玉诗词赏析)

林黛玉是大观园里作诗最多,文采出众的女秀才。她作有五律《世外仙源》、 《杏帘在望》二首,七律《咏白海棠》、 《咏菊》、《问菊》、《梦菊》、《咏蟹》五首,七绝有《题帕诗》三首、《五美吟》五首,《书贾宝玉续肱箧文后》一首,共九首,古体诗有《葬花辞》、《桃花行》、《代别离·秋窗风雨夕》三首,词有《唐多令·柳絮》一首,赋有《琴曲一和薛宝钗》一首,共作诗词二十一首,另有芦雪亭联句八联,中秋夜与湘云联句十一联。林黛玉的两首(一首为代拟)五律,也是元妃省亲时的应制之作,不能如宝玉那样脱俗,也有赞颂之辞,如第一首的“宸游增悦豫……何幸邀恩宠”和第二首的“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歌颂了贵人来游,增加了愉悦的氛围,为能承恩而庆幸;又写太平盛世无饥饿的人,不用忙于耕织,但主要还是描写园中的景色,如“借得山川I秀,添来气象新,……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等,辞句精练,文笔流畅,清新明快,成为这次诗会的佳作。五首七律都写得很成功,如《咏白海棠》,联想丰富,寓意清逸。菊花诗三首夺魁,诗中的“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篱伴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将菊花咏得有神,问得高雅,梦得新奇,成了广为传颂的佳作,但也写出了“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等黛玉式的幽怨诗句。《咏蟹》一诗,有“铁甲长戈死未亡,堆盘色相喜先尝”和“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等神、形、色兼备的描述,令人读后垂涎。黛玉的七绝有九首,其中《五美吟》是感叹之作,如《西施》诗中的“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道出美丽的西施,老来不知所终,而可笑的东村丑女,白头尚在浣纱。《虞姬》诗中的“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讽刺了布英、彭越等背楚降汉,功成封侯的将军们,最终被剁成肉酱,倒不如虞姬饮剑楚帐中。《明妃》诗中的“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讥笑汉元帝只看画不看人,错把大美人王昭君许给单于,又怪杀画工毛延寿。《绿珠》诗中的“何曾石尉重娇娆,……更有同归慰寂寥”,吟出了晋代石崇因美妾绿珠获罪,颇重情义的绿珠,坠楼与石崇同归于尽的感人故事。《红佛》一首,吟出了“美人巨眼识穷途,……岂得羁縻女丈夫”,赞赏杨素的侍女红佛,美丽而有见识,在李靖穷途时,能慧眼相识,一同逃出杨府,辅佐李世民。

红楼梦诗词大全(林黛玉诗词赏析)(1)

《题帕诗》三首,是第三十四回宝玉被打,黛玉眼睛哭肿,宝玉命晴雯送旧帕子作定情信物时所作。黛玉收下后,神魂驰荡,热泪盈眶,挥笔在旧帕上写下了“尺幅鲛绡劳惠赠,为君那得不伤悲……,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是情深意切,泪湿枕袖,渍染湘竹的定情辞句。至于第二十一回在宝玉肱箧文后所续的“无端弄笔是何人……”一首七绝只是随笔式的题词。《葬花辞》、《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桃花行》三首古体诗,是林黛玉感叹身世的重要诗作。第二十七回《葬花辞》,写出了“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未若锦囊收艳骨,一亍不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等佳句,名为葬花,实为忧己,字出肺腑,辞藻优美,展示了林黛玉的思想情感,丰富和完美了林黛玉的艺术形象,可视为林黛玉的代表作,也是诗坛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第四十五回的《代别离·秋窗风雨夕》中的“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等,紧扣题目,写出了秋花、秋草、秋雨、秋风、秋夜、秋梦、秋窗、秋屏、秋院等,归结为秋情,是孤独少女,难耐萧瑟秋夜的感怀之作,文笔流畅,语言清新,但内涵不深。第七十回的《桃花行》,也是感叹自身之作,诗中的“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花解怜人花亦愁,隔窗消息风吹透。……花之颜色人之泪,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亦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等动人诗句,缠绵悲戚,将鲜艳桃花与多愁少女,互为衬托,感人至深。同一回的《唐多令·柳絮》词中,也写出了“飘泊亦如人命薄,……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等感叹身世的凄凉情怀。至于第八十七回的《琴曲·和薛宝钗》赋,是黛玉这个单纯少女,收到宝钗赠赋后的和篇,写出了“之子于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尤……感夙因兮不可掇,素心如何天上月”这样的真情辞句,错认为宝钗与自己是两心相投,纯洁情谊如天上明月。这是一首感情真实但却表错了情的佳作。

红楼梦诗词大全(林黛玉诗词赏析)(2)

林黛玉对如何作诗,也有很多的见解,第四十八回她在教香菱作诗时,认为“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把作诗的格调规矩都看作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她还说:“辞句究竟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为了强调立意第一,她还故意说:“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当然不能理解为林黛玉连作对联的虚实都不懂,也不能理解为是后人抄错了,而是林黛玉在强调立意时,有意把平仄虚实等规则贬为次要。话是有点说过头了,但不能理解为林黛玉讲错了,如果讲错了,她的学生香菱会提出质疑,因为香菱所作的律诗,对仗工整,没有一处是错的。俞平伯在《点评红楼梦》一书中,说“林黛玉谈诗讲错了”,是没有理解到林黛玉强调的“第一立意要紧”的思想。当林黛玉问香菱领略了些滋味没有,谈的还是诗的意境。香菱笑道:“诗的好处,有些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林黛玉说:“有些意思。”然后教香菱“墟里上孤烟”,是套了陶渊明的“暖暧远人村,依依墟上烟”。林黛玉作诗强调立意和善于翻套前人的诗意,是值得借鉴的。但她的诗,有的似乎套得太近,比如“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如有谁”,“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桃花帘里晨妆懒,帘外桃花帘中人”,“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等,都是从唐伯虎的“今日花开见一枝,明年来看知是谁”(《花下酌酒歌》),“一年三百六十日……寒则如刀热如炙”(《一年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庵歌》),“花前人是去年身,今年人比去年老”(花下酌酒歌)等诗句中翻套出来的,而且翻套得很成功,广为传颂。但是否过于套近,涉嫌抄袭前人诗意,值得研究。

红楼梦诗词大全(林黛玉诗词赏析)(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