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话和四川话哪个更难(为什么粤语有电道)

这是WeWrite发布的第357篇用户投稿By 中读用户@金何

河南话和四川话哪个更难(为什么粤语有电道)(1)

到过广深两地的外省人,肯定对电视、地铁和公交里的粤语播报有印象。大部分人或许一听而过,只有像我这样拧巴的人,听过之后或许会心生一丝疑惑:各省汉族都有自己的地方语言,为何只有广东能使自己的地方语言在政府主导的公共平台上流通呢?

点解(为什么)?

枪杆子里出语言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语言,但一方语言的使用和流行,却不一定仅限于在这片土地上。尤其当国家幅员辽阔,所辖人口的文化相互间存在差异时,哪种语言能够在众多地方语言中脱颖而出成为官方语言,并非一成不变,且存在很大变数。

老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事实上大家伙儿发出来的声音,也是一朝天子一朝话。刘邦虽然是江苏人,但因为把首都放在长安,他的后世子孙们都变成陕西口音了。同样宋徽宗在跟李师师调笑的时候,俩人嘴里冒出来的,是“中不中”的河南话。当然,古代各地语言和现代各地方语言肯定不一样,不过实际情况就是,古代“皇帝哪里人氏”和“定都哪里”,直接影响到哪种地方语言能跃升成为官方语言。若放眼全球,由于非民主时代很多地方都是日不落帝国的地盘,所以那些殖民地的人们,也都因政治和军事施加的强力因素,而不得不说“英格兰是”(English)了。

当政权更迭直接影响官方语言的设立,那毛爷爷所说的枪杆子里就不仅仅只出政权了,还要出语言。这跟语言学家Max Weinreich的话异曲同工:A language is a dialect with an army and navy.(一种语言就是一种拥有军队的方言)。看来,人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并非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完全是在外界(政治)主导的语言环境下,说着各自不同的官话。

即使在新时代不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的情况下,官方语言的设立也还是遵循着唯一性和排他性的特征——因为某种语言一旦在社会主导下大规模流传开来,势必会压缩其他语言的生存空间。不过官方的主导性,并不等于官方语言的实际普及率。自然环境、地缘政治等多方面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官方语言的推广和普及。

与官话平起平坐

尤其在中国古代,虽然历朝历代的官话推广是强力有效的,可事实上由于领土过于辽阔,再加上各地区沟通不会像现今社会这么快捷方便,进而导致官话的推广会随着与京城距离越远而逐渐减弱。于是在古代中国,京城周围,以及那些距离京城不远的平原地区,都会是官话比较纯正的地区;而那些交通闭塞的山区,以及远离统治中心的边疆地带,因为沟通不畅等客观因素干扰,官话纯正与否还是小,没准人家连官话都不会说。

话说海瑞在嘉靖皇帝面前唾沫横飞,然而大殿上的嘉靖听得一头雾水,因为听不懂他说的到底是什么鸟语,嘉靖皇帝对于海瑞的任用也就不了了之了。这虽是戏言,不过从小说着粤语长大的海瑞,跟在北京生活的明朝皇帝沟通起来,如果没有官话,确实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岭南地区自古远离北部的政治中心,再加上南岭阻隔,无论是从自然环境还是地缘政治上来看,这都是一块“化外之地”。正因为它的偏远闭塞,政治稳定时这里是流放之所;政治动荡时,它又成为北方人众的避难之地。闭塞带来了政治和文化上的超稳定性,从属于文化的语言,它的变更自然也就不会像其他地区那样频繁了。于是乎,当别处的语言跟着官话的变动而变动时,岭南地区的语言似乎永远岿然不动。陆游说“中原惟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这是从政治角度,来解释官话必然存在的行径。粤地之语,并不尿它。某种程度上来看,粤语的超稳定性,使得它跟历代的官话基本平起平坐了。当然从古至今,粤语只是岭南两广地区各种语言的泛称,在其内部,还有各自的方言体系。

升级

一种地方语言的变动频率很低,说明此地的族群也没有大规模迁徙。可见,地方语言的变动与否,跟说这种话的人走没走直接相关。粤语的根深蒂固和归属感极强,正缘于此。

现代普通话或者说官方语言的推广,是从民国时代开始的。频繁的战乱和人口大规模的流动,对普通话的推广十分有效。可从另一方面看,由于政权的名存实亡,政府主导的话语推广很微弱,当没有强力因素的介入下,各自地方语言的排他性就会抬头。对于那些留守在本地的本地人而言,他们自然也就惰于学习官话。

民国的时候,说粤语的香港以及澳门被殖民统治已半个多世纪了。虽然殖民者带来了英语和葡萄牙语,但因为本地人占据大多数,殖民者的语言,只能出现在官方主导的层面。另外,殖民导致香港和澳门从中国官方语言体系中剥离,使得本地话(粤语)成为了唯一的本民族语言——殖民者不会去推广中国彼时的官话,从而使得粤语这种地方语言,在殖民体系中上升成为与母国相连的脐带。如果说英国人没来之前说粤语是一种保守,那么在殖民地时代的香港,说粤语就是爱国了。粤语地位在香港和澳门两地的抬升,很快就影响到其他说粤语的岭南地区——后者对本地语言的拱卫本来就相当牢固。

每一种官方语言都有书面形式,而绝大多数的地方语言,只有口语化的形式——不信你说一句最纯正的家乡话,看看能否用文字表达出来。粤语恰恰是一个例外,它完全可以用书面化的形式去表达。据说,粤语的书面化过程也跟香港的被殖民有关。彼时,香港警方为了方便记录口供,发明了粤语口语的书写系统,后来这种书面化逐渐出现在了媒体报刊上,之后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当一种语言可以书面化形式表达的时候,它就跳出了地域的局限性。汉语的书面化形式从古至今是统一的,所以不管各地方语言怎么不同,大家只要写出来,就都能明白。粤语是一种地方性的语言,当它也具备了书面化的形式,那么至少在本地粤语圈交流的时候,大家彼此之间就没必要用官方语言。某种程度上来说,香港的被殖民,是粤语提升的契机。

为何能一枝独秀

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稳定,是普通话(官方语言)的推广得以顺利进行。河南话、四川话、东北话、上海话等各地方语言虽然都还在流行,但仅限于本地区的口语化交流,而且也绝对不会出现在政府主导的公共平台上。然而粤语依旧延续了它的一枝独秀。这里面有历史遗留下的客观事实,也有文化的前突性等因素。

无论是书面还是口语形式,粤语和以北方话为基础的普通话,原本差距就很大。这就导致很多说惯了粤语的成年人,和普通话进行转换的时候相当困难,甚至可以说没有粤语,他们就没办法交流了。(不会说普通话的岭南人比比皆是,周星驰就不会说。)如此一来,在粤语圈的内部,继续保留粤语在政府主导的公共平台上传播,而非像其他地区一样仅仅是民间口语化的表达,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新中国成立时香港和澳门还没有回归,粤语圈的使用者,牵扯到了香港、澳门以及海外的众多华侨华人。他们作为早先跟大陆地区剥离的群体,对于政府主导的国家通行语言是没有归属感的,这就使得粤语只能是他们唯一的使用语言。在这个庞大的群体面前,如果要让他们重新找回国家的归属感,尤其是对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继续保留粤语在公共领域的语言通行地位。

对中国非粤语圈的70后和80后而言,如果你没有去录像厅看过《英雄本色》,不会哼一两句粤语版的《上海滩》,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曾经年轻过。中国人可能从未想到,作为一种地方性的语言体系,由它主导的歌曲和电影,却能风靡大中华,尤其是非粤语圈的地区。以电影和歌曲为主的粤语文化圈蓬勃发展的时期,正好是中国的改革开发之前。当北部的中国打开大门之后,首当其冲就是接受与自己在文化上同种同源的粤语文化产品的冲击,无论是电影和还是流行歌曲,没有一个不是粤语的。在这样的氛围之中,粤语岂能不火?这种火热,不但让粤语圈内部找到了认同和归属感,还让其他非粤语使用者心生向往。当某种语言上升成为全民的文化属性,并且让人为之津津乐道时,它又怎么会衰落呢?

由此来看,地方性的语言若是与官方语言平分秋色,甚至突破自身局限流行于本地区之外,对比与官方语言的主导特性,前者更容易让喜欢它的人上钩。

不过我坐喺公车上,定系唔识听广州话嘅报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