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句话的道理(领袖用典交得其道)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句话的道理(领袖用典交得其道)(1)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句话的道理(领袖用典交得其道)(2)

中国古人说:“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金砖合作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找准了合作之道。这就是互尊互助,携手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经济、政治、人文合作;倡导国际公平正义,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和衷共济,共同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大范围会议上的讲话,2017年9月4日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句话的道理(领袖用典交得其道)(3)

2017年9月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主持会晤并发表题为《深化金砖伙伴关系 开辟更加光明未来》的重要讲话。这是敲下木槌,宣布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开幕。

原文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句话的道理(领袖用典交得其道)(4)

夫交之道,譬之于物,犹素之白也,染之以蓝则青;游居交友,亦人之所染也。韩起与田苏处,而成好仁之名;甘茂事史举,用显齐、秦之功;曹参师盖公,致清净之治;窦长君兄弟出于贱隶,谨恭师友,皆为退让君子。语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此言虽小,可以喻大。必得其人。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穷达不阻其分,毁誉不疑其实。

——三国·谯周《谯子·齐交》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句话的道理(领袖用典交得其道)(5)

“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出自三国蜀汉学者、经学大家谯周的《谯子·齐交》。这句话的意思是:朋友间若是交往有道,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同心交好,其友谊比胶漆还牢固,其情谊比金石还坚定。谯周认为这种能够相互信任、坦诚相待的朋友不会因贫穷显贵而分开,不会因谗言美誉而互相猜疑。

古人讲:“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险夷而益固。”因权势和名利而产生的友谊并非真正的友谊,难以维持长久。只有心性相知,心灵相通,才能生出真正的友谊,这种持久坚定的情谊能够历经四季寒暑而不衰败,能够经历艰难险途而愈加牢固。古人也说“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心理的距离是决定朋友间亲密程度的关键。如果志同道合、志趣相合,即使相隔千里,也如同近在眼前,这也正是古人所说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反,若是志不同、道不合,即便咫尺之间也不会觉得亲近。朋友之间是“天涯咫尺”,还是“咫尺天涯”,关键在于能否交心,能否做到“惠而好我,携手同行”,能否做到“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能否做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能否做到“和而不同,周而不比”,唯有互知、互爱、互敬、互助、互尊、互诚、互信,才是“交得其道”,才能“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

从2006年首次金砖国家外长会议到2016年,10年来,金砖五国虽相距遥远,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志之所趋,穷山距海不能限。金砖五国之所以能够如此,关键在于找准了合作之道。正如所言:“事实证明,金砖合作契合我们五国发展共同需要,顺应历史大势。尽管我们五国国情不同,但我们对伙伴关系、繁荣发展的追求是共同的,这使我们能够超越差异和分歧,努力实现互利共赢。”而金砖五国的合作之道就是:始终坚持开放精神,在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同时加强相互经济合作;始终坚持包容精神,致力于推动不同社会制度互容、不同文化文明互鉴、不同发展模式互惠;始终坚持合作精神,照顾彼此关切;始终坚持共赢精神,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别国利益,做到惠本国、利天下。因“交得其道”,金砖合作走过了10年光辉历程,为开启第二个“金色十年”,建议金砖五国再接再厉,继续秉持“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务实创新、合作共赢”“胸怀天下、立己达人”的金砖精神,推进经济务实合作,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促进人文民间交流。

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大范围会议上引用“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旨在强调金砖合作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找准了合作之道。他呼吁金砖五国继续携手合作,全面深化伙伴关系,推动金砖合作从厦门再次扬帆远航,开启第二个“金色十年”的大门,使金砖合作造福五国人民,惠及各国人民!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句话的道理(领袖用典交得其道)(6)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句话的道理(领袖用典交得其道)(7)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句话的道理(领袖用典交得其道)(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