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逐句全解(道德经逐句解读)
《道德经》逐句解读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7]。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
解读:
师:老师,榜样。
资:借鉴,鉴戒。
贵:贵重,崇尚
大迷:大的迷惑
是谓::既谓是,称此
要妙:精深玄妙。要意的妙趣。
大意
所以善于学习者(先知先觉)并不认为学习需要老师,
不善于学习者(后知后觉)则推崇学习的资质禀赋。
圣人不以老师为贵,不以资质可爱惜,一切靠自得。
所以,他内有深沉智慧,但看起来很愚钝。
这正是道之精深玄妙的体现。
所得:
法:辩证法:善和不善是互为师和资的,再一次强调对立统一。
事:包容的事情。不偏不倚。
情:胸怀大德,包容万物
人:所有人
全句理解:
所以,善良的人是品行不端者的榜样;品行不端者是善良者的警戒。不崇尚榜样,不重视警戒,即使聪明,也难免有大的疑惑。这叫做精义深奥。
要善人不自重师格、不爱惜可为数据的人,(以为如此)就是明智,其实是大迷惑。这是最要紧的妙诀。
这里讲述了圣人的心灵广阔,胸怀大德,包容万物的至高境界。
他救助天下所有的人。善良的人固然是表率,不善良的人也可以成为一面镜子,好人可以学习,不好的人也可以引以为戒,正如为了健康,要进行免疫那样。
爱护天下所有的物。事物有奥妙,做事有诀窍,心灵的警戒有高低。熟能生巧,心领神会。应对自如,出神入化。物无好坏,用之当与不当都缘故。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的领会是:学习的能力有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品级。
学习能力的品级
天下万物虽各有其才,但才有高低,品有高下,因此产生优劣善恶之差别。
真正聪明的人善于学习,择善而从,以善为师,亲善远恶。
不同的人,学习的取舍不同,各有千秋。
学习的品级大概有三层:
一择善而从,以善为师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择善而从”指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以善为师“ 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晋国贵族之间矛盾尖锐,激化,执政大臣魏献子消灭了旧贵族祁氏和羊舌氏,把祁氏的领地分割为七个县,把羊舌氏的土地分割为三个县。然后,选拔委派一些贤能有功于王室的人才,如贾辛、司马乌等人去做县宰,还分给魏戊等人每人一县作为食邑,他与魏献子同姓同宗。
过后,魏献子担心这样做会被别人认为是搞宗派。于是问大夫成鲭:"我分给魏戊一个县的土地,让他去管理,别人会不会说我偏袒?"
成鲭说:"这怎么能说是结党营私搞宗派呢?魏戊的为人大家都很清楚,他忠于君王,为人谦逊,能'择善而从之',分给他一个县作食邑是完全应该的。"
成鲭又以周武王为例,说明提拔任用官员,只要他德才兼备,无论他与自己亲近还是疏远,都应当一视同仁。只要他能够自觉地用道义约束自己,不知疲倦地教诲别人,能够做到大公无私,光明磊落,赏罚分明,能够选择人家的优点而虚心学习……选拔这样的人,就不要担心别人有什么议论。
如今你任用贤能之人,影响一定很深远。魏献子遂放心了。
故"择善而从"也有时用作"择善而从之"。即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习这些优点。
这是一种学习的境界。只要好的就要学习,不必避讳亲疏。
作家 高阳《金色昙花》中写道:"因此他左右的红人,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大家各行其是。段祺瑞只是择善而从,很少去问问别人的意见。"
这里就是卓段祺瑞学习,决断问题时,只是择善而从之,其他的就忽略了。
其实是舍弃了他认为的一些资源。
二亲善憎恶,远离恶源
就是亲近好的事物,远离自己不好的事物的源头,保持环境的安静。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愃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白话为:
孟子小时候,在他背诵的时候,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孟子突然停止,又继续背诵下去。
孟子的母亲知道他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断背书?”
孟子回答说:“有所遗忘,后来又想起来了。”
这时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割断了布,以此来警诫孟子好好做学问,不能分心。
从那件事以后,孟子不再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孟母的做法就是将影响自己的的源头掐断,以保持良好的学习势头,不受影响。
又有一个孟母三迁的故事: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是说孟轲的母亲带孩子。家在墓地附近,孟轲善学,学会了祭拜的一些动作,并戏演。孟母看孟轲学这些,认为不舍合孟子的成长,就搬家道集市旁,孟轲在集市上看别人做生意,就学会了做生意的事情,并嬉戏之。孟母又认为这不是孩子学习的地方,不适合孩子的发展,于是再次搬家。这一次搬到了一个学院的旁边, 孟子又学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认"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孟母教化的方法,就是远离恶源。
因为孩子小,又好学,没有鉴别的能力,也就是没有自己的目标理想,这个时候就像是白布一样,容易被污染,学坏。亲近好的东西,远离恶源,很有必要。
三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意思是:不看重老师,不喜欢借鉴。
纯阳真人说:圣人修自然之道,体天之无为。故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有智人,体杳冥而若大迷,是谓得道之要秒,总不过无容心于道,而听其自然也。
是说圣人修自然之道,崇无为之法。。他不推崇善人为师,也不独爱自己的资源,再幽暗中体会自己的得失,这可以说是得到了道的奥妙,其实不过是对大道的不包容罢了,是听其自然,不加干涉的一种学习之法。
范应元说: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师固当贵,资固当爱。然而大道之妙归于自得。故善人之道如阳和陶物,公而无私,熏然融怡,使人自得之也。一旦洞悟,则默契玄同之。此自上而下至今不传之传也。
这里强调的是一种自得。也就是现在的自学。
这里就是说人再世间走,什么事都会遇到,资源不会因为你的喜而不来,也不会心为你的恶而远去。能做的就是符合自己的就学习,不符合自己的就借鉴,规避。这样就可以一直学习,一直进步。
一个人的学习,不在于老师和所谓的资质,而关键在于自习自得,自我领悟,功夫到家,水到渠成,无师自通,一通百通,这是最高的学习能力。
最后
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即使聪明也像大糊涂,这就是所说的“道”的精深微妙境界。
就是大智若愚的境界。以一颗坦诚的学习之心,全然纳之,“不贵其师,不爱其资。”好的学习,不好的借鉴,并规避。重在自得。
一个人的学习一定要有自己 的目标和标准,不能三心二意,什么都想学,到头来容易什么也学不到。只有专一,深挖,才能学有速成。
你见到的所有都是自己的学习资源,不能凭喜好取舍。
你认为以上三种学习的品级,哪个更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