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社局促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 海淀区人力社保局稳就业保民生聚人才促和谐殷实民生福祉

区人社局促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 海淀区人力社保局稳就业保民生聚人才促和谐殷实民生福祉(1)

人力社保局/供图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优化营商环境5.0建设,搭建微发布矩阵平台,推行远程办事,实现“掌上社保”“码上办”“智慧仲裁”,深化“一窗式”综合受理模式改革,落实“最多跑一次”清单事项,实现“退休一件事”“工伤一件事”等业务一件事打包办……

十年砥砺前行,海淀区人力社保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稳就业、保民生、聚人才、促和谐,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结出累累硕果。

把稳区域就业大局紧盯民生根本

“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本以为这个年龄不好找工作,却看到海淀公服微信公众号上发的就业援助月通知,里面包含了海淀区线上招聘会、政策宣传日、职业指导等30多场活动。”求职者赵女士激动地表示,自己此前就关注了海淀公服微信公众号,参加过海淀公服“云”上招聘会的,“这下瞬间感觉新的就业机会又来了。”一直以来,海淀区公服中心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不间断发布就业招聘活动通知,加大对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度。

据了解,自2013年成功创建成为北京市充分就业区以来,海淀区失业率长期处于全市较低水平,连续九年动态保持充分就业创建成果。十年间,全区净新增从业人员30万人,就业总量达到217万人,就业总量约占全市的20%。

十年来,海淀人力社保局在全市率先成立就业工作议事机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统筹、部门负责、街镇落实的工作机制。创业服务体系全方位推进,《海淀区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创业服务群体数量由2012年的1000余人增长至2022年的5万余人,创业扶持资金从100余万元增加到5亿元,打造“中关村人才创客大赛”“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等创业活动品牌。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互联网 培训”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普及,培训人次从2012年的年均1000人提升到目前年均20万人次,技能人才总量持续增长。

自2012年以来,海淀区出台了统筹城乡、覆盖全面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年均1.2亿元用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鼓励农村劳动力以及就业困难群体通过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多渠道实现就业,保障全区低收入农户、零就业家庭和纯农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十年来累计帮助25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其中16万名是就业困难人员。整合成立海淀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年均采集空岗信息6万余个,为近1.8万人次劳动者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此外,为实现企业和群众的“双向奔赴”,推出了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精细化就业服务,组织开展了多场“才聚云端”系列招聘活动。

织密社会保障网络兜牢普惠底线

太平洋海底世界博览馆坐落于中央广播电视塔下,是一家以展示海洋生物为主,集科普教育、观赏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博览馆。水族馆有十几位专业的水产养殖人员、水族工程人员及海洋生物学专家负责水族馆的技术及管理工作。受疫情影响,今年,太平洋海底世界博览馆经历了几次长时间的闭馆。对企业来说,收入没了,但支出一分没少,这让企业经营遇到难题。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室内的场馆都暂时不能对外开放,我们馆的经营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太平洋海底世界博览馆有限公司财务经理周芝莹介绍,“这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一分钱收入没有,但大量的支出还是存在的,比如房租、水电、员工的工资社保这些都是要支付的。”正在企业一筹莫展之时,海淀社保中心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缓缴社保费用、免缴滞纳金的相关政策,给企业带来莫大惊喜。周芝莹说:“我们立即上网办好申请,从2022年4月开始缓缴,一直到年底,预计能给企业近百名员工缓缴近90余万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面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区人力社保局全面落实“降、缓、返、补”政策组合拳,延续实施失业、工伤保险阶段性降费政策,允许特困行业阶段性缓缴三项社会保险费,加力落实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政策,推出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助力企业稳岗扩岗。2020年以来,累计为11.2万家企业减免缓330.3亿元社保费,今年继续推进阶段性社保费缓缴政策落地,全区已有6203家企业申请缓缴,涉及缓缴资金26.7亿元,社保助力稳经济稳企业作用在海淀日益凸显。

截至目前,全区参保单位达到12.9万家,参保人数由260万人增长至358万人,实现从社保“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目标的转变。退休人员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养老金总体水平持续上涨,十年来养老金月人均上涨近2389元,增长95%,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上涨739元,增长了116%。

目前辖区所有社保业务事项可“一窗通办”,91%的事项可全程网办。2012年,海淀区人力社保局在全市率先开展社保服务体系改革,经办服务下沉至29家街镇社保所,满足企业群众就近办理需求。2014年率先开展权益自助机查询服务,2016年全面开启“掌上社保”时代,2018年实现社保卡补换“足不出户”即可网上申领,2020年实现社会保险转移接续网上办理……十年来,海淀社保业务办理质效得到了加速提升。

夯实发展根基打造人才引育高地

日前,华为公司提出申请,想要增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海淀区人力社保局到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实地调研,了解企业需求,并积极与市人力社保局、海淀园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沟通协调,为企业开辟了绿色通道。申报材料当天受理、当天审核、当天上报,海淀人力社保局实现优质服务“加速度”,助力企业快速创新发展。

人才是第一资源,区人力社保局始终坚持贯彻区委区政府“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聚焦高精尖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政策效能,不断优化服务举措,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人才动力支持。十年间,海淀区共引进各类紧缺急需人才2.8万人,新办工作居住证16.2万,为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吸纳优秀人才1万余人,培养各类技能人才近40万人次,引进优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一直位居全市前列。海淀作为全市首批试点探索开展高端领军人才正高级职称评审“直通车”,打破学历、资历和职称限制,402人搭上“直通车”取得正高级职称。

与此同时,海淀区人才服务范围不断拓展,从工作居住证到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积分落户等业务,服务群体从外埠人才延伸至国际人才,年均办理工作居住证1.5万个,外国人工作许可年千余个,年均取得积分落户资格2000余个,申报量和落户量均位居全市第一。

海淀区建有博士后设站单位143家,其中博士后工作站34家,园区分站106家,创新实践基地3家,成功打造出了人才引育“蓄水池”。(记者 栗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