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薯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种了2个月的凉薯)

在我地(广西北海),有很多人都种植凉薯,我们家每年也都在院子里开一块地种植,不过种植的不多,每年都能挖出50个左右的凉薯。昨天听邻居说,他家今年尝试种植的凉薯不结薯,我好奇过去看了一下,发现他们的凉薯苗上面开花了,凉薯苗的叶子偏黄,而且凉薯地的泥土硬梆梆的,说实在的,如果能长出凉薯块,那还真是奇事。

大薯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种了2个月的凉薯)(1)

长了两个多月的凉薯,块茎才拇指大

一、凉薯的薯块小的三大原因和解决方法

我分析了一下,邻居家种的凉薯不结薯块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点是土壤结硬严重,第二点是土地中营养不足,第三点是放任凉薯开花、藤蔓长太多。

1、土壤结硬严重,薯块无法膨大

凉薯的收成对象就是长在土里面的块茎,既然这样,土壤的好坏直接就影响到凉薯的生长,比如土壤容易结块,凉薯根部的土壤结块之后,把凉薯根茎部分包裹起来(我们这边称作为“咬根”),这种结起来的泥块,我们用手捏都很难捏烂、捏碎,更不用说被包裹起来的块茎能够膨大了,这样的话,凉薯块茎想长大都难。

大薯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种了2个月的凉薯)(2)

泥土黏性大,结块“咬根”的例子

有些凉薯的根茎没有被泥块“咬住”,但是根茎周围的泥却结的非常硬,用铲子都挖不下去,只有用水淋湿之后才可以一点一点的挖开,在这样的土壤中种凉薯,凉薯最多能结出一个拇指大小的块茎。

解决方法:对于土壤结硬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分两种情况来处理,第一种是种植凉薯之前改良土壤结构,第二种情况是凉薯生长过程中改善土质。

(1)种植凉薯前对土地进行翻耕施底肥

在乡下务农的小伙伴应该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我们种植农作物的时候,都需要翻耕土地,给土地施底肥,改善土壤的结构;而对土壤施底肥,我们区分为两种方式,分别是“生地”施底肥和“熟地”施底肥的方式,由于两种土壤的土质不同,我们对它们的改良方式也稍微不同。

“熟地”施底肥改良土质方式

我们这里说的熟地,就是指之前已经在其上种植过其他的农作物,经过了农家肥改良过的土地,土壤比较松软,但是由于上一茬农作物种植过后,土地中很多的营养已经流失了,有一些还会出现结块的现象,但是结的泥块一敲就碎。对于这种土地,我们不用全地改良,我们只需要局部施底肥即可,具体做法是:

大薯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种了2个月的凉薯)(3)

这是种植过农作物的土地,长期淋水和雨水冲刷,泥土变得有点结实

先翻耕土地,翻耕的深度建议在20厘米左右,然后起垄,一般一垄1米宽,长度就根据菜地的长度来定夺(起垄之后,凉薯的种植泥土层就能达到25厘米左右,完全可以满足凉薯的生长要求);一垄地种植4排凉薯,开4条种沟(种沟深度在15厘米左右),我们的农家肥就施在种沟里面,盖上一层土,然后用锄头翻动泥土和农家肥,让泥土和农家肥混合在一起,这样可以增加农家肥的透水性,加快农家肥起效的时间。

“生地”施底肥改良土质方式

我们这里说的生地,是指刚开垦的土地,很多情况下,刚开垦的土地的土质都比较差的,有些还会存在黄泥,这些黄泥比较容易结在一起,形成泥块,所以我们在开垦这类土地的时候,需要把那些含有黄泥的泥块捡出来扔掉,然后加入一些沙质土壤,这样可以减少土壤结块的情况发生。

大薯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种了2个月的凉薯)(4)

第一次翻耕的土地:生地

在土地翻耕好之后,我们就开始施底肥了,由于土地是第一次养护,所以我们需要做一次全地的养护,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在翻耕好的土地表面上撒上农家肥(农家肥的量自己决定,不过宜多不宜少,农家肥越多,改善出来的土地蓄水、蓄肥、抗晒能力都很强,疏松度也非常好),用锄头或者大耙翻搅一遍,让农家肥充分的混合到土壤里面,接着就浇水淋湿,静置一两天,待土壤干爽之后就可以种植凉薯了。

(2)在凉薯生长过程当中,用小锄头翻松敲碎土壤,施底肥改善土质

在凉薯生长的过程当中,避免不了淋水,但是长时间的淋水之后,土壤不可避免的被冲实,冲实了的土壤的蓄水量、蓄肥量都会降低,而且吸水也没那么快了,淋水后会出现往垄沟中流的情况,而且也有可能会出现泥土“咬根”的情况,需要及时检查处理,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进行松土了,具体做法如下:

大薯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种了2个月的凉薯)(5)

凉薯地挖松土壤

首先是用小锄头或者小铲把凉薯地中的土壤翻松一遍,然后敲碎泥块,松土的时候小心一些,不要把凉薯的根茎挖伤了;接着往土表面撒一层草木灰、经过腐熟的鸡、鸭粪以及猪粪等,然后搅拌一下,让其与土壤搅合在一起,这些农家肥能降低土壤黏性,让土壤更易吸水、传递水分和营养,土壤松软,利于凉薯块茎往四周膨大。

注:草木灰除了可以让土壤更松软之外,还可以让被挖伤的凉薯根须快速愈合。

2、营养不足,凉薯生长方向以“保命”为主

当种植凉薯的时候没有对土地进行改良、追肥补充营养,而且种植之后追肥不勤,那么很容易会出现凉薯生长后继无力的情况,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凉薯苗底部的叶子开始变黄、脱落,很快的会导致凉薯块茎停止生长,有些甚至会出现营养“倒流”,来保证凉薯苗能够“活着”。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没什么可说的,两个字:“追肥”。

大薯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种了2个月的凉薯)(6)

营养不足,凉薯苗长的矮小,没有继续生长

追肥我们分为两步,分别是追施复合肥和农家肥

第一步施用一些复合肥,快速补充营养,防止凉薯苗死苗,具体方法是,在凉薯地里面,距离凉薯苗10厘米左右的地方挖一个小坑,然后施入成人手掌一抓复合肥的五分之一左右的量(不用太多,主要是为了加快凉薯恢复),盖上泥土浇水淋湿即可。

第二步是追施农家肥,种植凉薯用农家肥,凉薯的肉质才更脆甜,所以我们家基本上都用的农家肥,具体方法是,在凉薯地里,每一排凉薯的之间,偏向一排凉薯的地方,用锄头钩出一条浅沟,深度大概是5厘米到10厘米,然后把农家肥均匀的撒到沟里面,盖上泥土浇水淋湿。

3、凉薯开花会影响薯块的生长

我们种植凉薯,主要是收成凉薯长在土里面的那个块茎,所以凉薯开花结子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什么用处,那么我们就没必要让凉薯开花了,而且凉薯开花也会影响到凉薯块茎、叶等其他“器官”的生长,因为凉薯开花,凉薯叶子制造的营养、根须吸收的营养等就会分出大部分去供应凉薯花的生长,如果结子之后,需要的营养那就更多,如果在凉薯块茎还没有长起来就开花结果了,就会导致凉薯块茎长不大的情况。

大薯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种了2个月的凉薯)(7)

凉薯花芽,在这种状态下就要摘除

解决方法:凉薯开花我们是没办法,总不能不让它照太阳或者不给它施肥吧,那么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摘花剪苗笼头。当凉薯苗有花芽之后,我们就需要人工摘除了,当凉薯苗长到1米左右高度的时候(因为是搭架生长,所以容易测量),我们就需要把苗龙剪掉(俗称打顶,无论是主枝还是侧枝的苗龙都需要摘掉),防止凉薯苗徒长,这样就可以让凉薯叶子、根系吸收的营养大部分供应到块茎当中,促进块茎的生长。

二、凉薯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工作

1、松土追肥,保证营养供应

凉薯在生长过程当中,肯定避免不了淋水的工作,但是长时间的淋水,会导致泥土被冲实,如果泥土在种植之处改善不好的话,种植过程当中,会出现泥土结块的情况,结块的泥土吸水不好,而且失水也比较容易,很容易就导致凉薯缺水、缺营养的现象。

大薯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种了2个月的凉薯)(8)

凉薯地中被水冲实的土壤,晒了一天就干裂了

所以我们要定时的给凉薯地松土追肥,我们家一般是半个月松土一遍,松土的同时开沟追肥,确保凉薯有足够的营养。

2、摘花打顶,保证大部分营养能够供应给块茎

在凉薯有花芽冒出来之后,就需要隔天检查一遍,发现花芽就摘掉,当凉薯苗长1米左右高度的时候,就需要着手打顶了,控制凉薯苗的过度生长。这个摘花和打苗时间一般是不定的,只要你种植的凉薯长花芽了,就着手去摘,在凉薯苗长到1米多之后(搭架子生长,比较容易测量),就把苗龙摘掉。

大薯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种了2个月的凉薯)(9)

凉薯打苗和摘花芽,保证凉薯块茎的生长

总结

凉薯块茎的生长比较依赖土壤,所以我们种植凉薯之前,建议一定要使用农家肥把土壤改良,降低土壤的黏性,减少泥土结块的情况发生,同时起垄种植,增加凉薯生长的土壤厚度;在凉薯生长的过程当中,适时的对凉薯地块松土施肥淋水,保证土壤疏松透气、土壤中水分、营养的充足,凉薯就会长的又快又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