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修剪技术的基本知识(都在讲果树修剪)

种植果树冬季修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平台上许多人也都在讲冬季修剪,但是有粉丝留言说看了不少关于修剪的图文和视频后反而不知道怎么剪了相信有这种问题的不再少数果树冬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涉及各地物候期差异,品种差异等,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只要掌握好果树的生长规律就完全可以找到最佳的修剪方法今天在这里就针对果农朋友留言比较集中的问题给大家做详解,帮助大家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果树修剪技术的基本知识?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果树修剪技术的基本知识(都在讲果树修剪)

果树修剪技术的基本知识

种植果树冬季修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平台上许多人也都在讲冬季修剪,但是有粉丝留言说看了不少关于修剪的图文和视频后反而不知道怎么剪了。相信有这种问题的不再少数。果树冬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涉及各地物候期差异,品种差异等,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只要掌握好果树的生长规律就完全可以找到最佳的修剪方法。今天在这里就针对果农朋友留言比较集中的问题给大家做详解,帮助大家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

先看一下果树自身的生长规律:

简单来说就是果树栽植后几年可以见效益。通常来看果树分为以桃为代表的纯花芽和以苹果为代表的混合花芽。通俗的说就是桃树当年条长出来的就是花,也一年就结果,而混合花芽当年长出来的是叶芽,下一年才是花芽,然后第三年才结果。许多卖农药的说用了某种药剂可以提前结果,那都是忽悠人的,完全违背了果树生长规律。

掌握了果树生长规律后,我们就进入正题,分析一下大家在果树修剪中常遇到的5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

许多果农朋友在修剪幼树时都修剪的比较重,有的甚至把枝条全部剪光,只是为了所谓的培养树型,这种现象是决对不允许的。既削弱了幼树生长势也不利于早期产量。

正确的做法是:刚进入结果期的树树型比较小,想结果必须有枝条才可以,枝多叶多结果才多,这是果树正常生理现象。幼树虽然枝多,但是枝条短互补遮挡,光照通风透光性好。以苹果为例,在培养好主枝骨架的前提下,对于有空间的第三极枝进行拉枝就可以了,没有空间的直接从基部疏除,就是这么简单,没有那么复杂。对于纯花芽的桃,李,杏等就更简单了,只要做到年年更新就可以了。

第二个问题:

有的果农朋友认为小枝结果多,就多留小枝,只修剪大枝。最终导致果树叶片小,产量低。这种方式也是不可取的。

正确的做法是:要根据果园实际情况及果树个体情况进行合理修剪,不应该只剪大枝,也应该修剪小枝。最终目的还是让果园达到通风透光的目的,从而有一个好的产量。

第三个问题:

许多农户在建园时,总想着多栽树,这样产量才会高,却忽略了果园整体的通风透光问题。现在是市场经济,品质第一,产量第二。产量再高,品质不行也是零。

正确的做法是:果实品质的高低与果园整体的通风透光性有着紧密的关系。我们种植果树最终目的还是卖钱,脱离了这个目标一切都是零。果树建园具体需要栽植多少株果树,要根据实际地理位置及果树品种及果树树型来决定,而不是产量来决定。一亩地栽植100株并不一定比栽50株的效益高。而且果树生长是一个动态的,我们在修剪时要确认永久树与临时树,这样修剪的时候才能有所侧重。还是那句话,我们是管理一个果园,是一个整体,要全面的看问题,相反如果是一棵树就很简单了。

第四个问题:

许多果农朋友修剪的时候总喜欢对枝条进行短截。说实话短截这种修剪方法要尽量少用。果树短截过多最终的结果就是满树冒条。老话说的好,剪子剪树树不怕,果子压树树听话。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30公分的枝条,10公分留一个果可以留3个,你从中间剪掉最多留2个,所以不仅增加了劳动量还不利于高产。

正确的做法是:一颗果树就是一个个体,经过一年的生长自动会有一个平衡,而如果我们人为的修剪就是破坏了平衡,那么结果就是冒条。轻剪长放连年缓,不见成花不回剪,这才是最正确的,也就是所谓的某下专家口中的长梢修剪,其实原理都是一样的。

第五个问题:

许多果农朋友认为只要修剪技术好了就可以高产了,这种想法也是不对的。修剪只是人为的解决果树通风透光问题,而想高产还需要配合其他的管理措施。如果管理不当就容易形成大小年,腐烂病,缩短果树寿命。

正确的做法是:果树生长不仅需要氮磷钾等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也是必不可少的。缺任何一种元素都会影响果树生长和成花。例如:缺锌小叶、缺铁黄叶、缺硼坐果率低、果实还缺钙裂果多、缺硅果实亮度差。因此果树冬季修剪只是管理技术的一部分,只有配合合理水肥、合理疏花疏果、病虫防治都很关键。

综上所述,果树冬剪要因树修剪、随树造形,有形不死、无形不乱,根据果树生长规律进行合理修剪,切忌大砍大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