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研究的意义(北京地名的国都气派与历史文化价值)

一、北京城的变迁过程

北京城的变迁过程大致为:从先秦的蓟城开始,到汉唐的幽州,再到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直至今天的首都北京。

城市形象研究的意义(北京地名的国都气派与历史文化价值)(1)

(中间的红线为现在的长安街)

(一)辽南京、金中都

如上图左下部分所示,蓝色圈部分是辽南京的大致范围。浅绿色虚线是金中都的范围。我们普遍认为,金中都是在辽南京的基础上向东、西、南三个方向有所扩展。实际上,根据考古专家的研究,北边的城墙也向北移动了约一百米的距离。金中都在幽州的基础上,扩展成了接近四方形的城市轮廓。

(二)元大都

元大都是以金中都的大明宫为中心修建的都城。

(三)明北京城

明朝时,当徐达率领军队占领元大都后,把它改为了北平府。因为在朱元璋和建文帝时期的都城是南京,所以元大都已经失去了作为首都的地位,因此元大都的北城墙向南缩了五里。有学者认为这是因为军事防守的必要,但根据对史料的解读,我个人认为这是遵从了古代的礼治。当时任何一个城市的规模都不应该超过首都城市。北平府的城墙向南缩了五里后,剩下的一圈城垣长度恰恰比当时的南京少一点。

永乐四年,永乐皇帝决定迁都后,于次年开始营建北京,永乐十七年完工。在营建北京的过程当中人们发现,如果按照北平府的规模去进行城市布局,则南边的空间太过狭窄,于是把南城墙向南移动了二里,也就是北边缩进了五里,南边往前拓展了二里。

如图中所示,明朝嘉靖九年至三十一年,明北京城的南郊人口和建筑已经非常密集,于是嘉靖三十二年开始修筑北京的外城。原本是准备用外墙把内城圈起来,但由于当时的军事形势比较紧张,财政方面也有问题,所以最后只是把南边人多的部分包了起来。

(四)清北京

清朝的北京完全继承了明北京的基本结构,内城只许八旗官兵和家眷居住。

北京城墙变迁的过程从城市轮廓来看,由“口字形”逐渐变为了“凸字形”。

具体来看:

城市形象研究的意义(北京地名的国都气派与历史文化价值)(2)

上图为辽南京城图,修建了皇城,以备契丹皇帝巡视时居住。

城市形象研究的意义(北京地名的国都气派与历史文化价值)(3)

上图为金中都城图,城池形状已经接近四方形,皇城基本位于城的中间,有了现在城市布局的中轴线意味。

城市形象研究的意义(北京地名的国都气派与历史文化价值)(4)

上图为元大都城图,可以看出城市北边人口要少一些,也荒凉一些,南边的建筑、机构相对密集。

城市形象研究的意义(北京地名的国都气派与历史文化价值)(5)

上图为清北京城八旗分布图,当时八旗的军队从东北跟着进关住进了内城,把城里面的汉人迁至南城和郊区。

二、地名与文化的关系

(一)地名的几种定义

首都师范大学褚亚平先生认为,地名是个体地域的指称。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地名学概论》中提到,地名是人们对具有特定方位、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所赋予的专有名称。这个概念运用得比较广。

我个人认为,地名是产生于社会约定、属于整个社会公有而不是部分人群所有、指称特定地域的专有名词或词组。

这三种定义各有侧重,不能说哪个全完正常正确或完美,只是各自认识的侧重点不一样。

地名从语言学的属性上来讲属于词一类。词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名词又可以分为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专有名词又可以细分微人名、地名、物名等。也就是说,地名在词汇的汪洋大海中只占极小的一部分。但是既使是这样,我们仍有这么多的学者多年来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

(二)文化的定义

文化有许多种定义,其中最通用的广泛意义是: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三)地名和文化的关系

我认为,地名是文化的产物和载体,它是在文化的背景下所产生的,同时它的形成又记载了文化,文化是地名的背景和内涵。也就是说,地名产生的背景是基于某种文化的背景,同时,地名本身的价值又体现在它具有文化的内涵,就像硬币的两面。

具体体现为:

地名的命名过程是文化信息的融入,怎么融入呢?通过命名和更名的过程。地名在命名时首先要考虑条件和依据,一是语言环境。比如什么民族讲什么样的语言,命名时的自然环境是什么样的。比如我为地名命名时,一般都要找到这个地方的自然地理特征,取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来作为命名的依据。二是人文环境,即所有与人活动有关的非自然的东西。我们依据本民族的语言和当时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命名地名后,命名时代的信息就保存在了地名里。

通常地名命名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约定俗成,一种是有意为之。约定俗成,通俗地说就是大家都这么叫,久而久之就认同了这个名字;有意为之,主要是指官方对于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地名刻意的管理。

地名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着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地名有什么样的文化价值呢?我认为,地名是语言发展的产物,是地理环境的标志,是社会生活的写照和历史变迁的记录。

三、北京地名的国都气派

(一)明朝人眼中的北京

举两个例子:

张爵在《京师五城坊巷衚衕集》中提到:“京师古幽蓟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所谓天府之国也。我成祖文皇帝迁都于此,以统万邦而抚四夷,为万世不拔之鸿基。”首先他讲到北京的地理形式,左边是渤海,右边是太行山,北边靠着居庸关,南边连带着黄河和蓟水,这个地方非常好,是天府之国,富饶的地方。然后他讲到,成祖文皇帝(永乐皇帝)迁都于此,能统万邦而抚四夷,为万世不拔之鸿基。

万历年间,谢肇淛在其所著的《五杂俎》中也讲到:“长安有谚语曰:天无时不风,地无处不尘,物无所不有,人无所不为。盖尽人间不美之俗,不良之辈,而京师皆有之,殆古之所谓陆海(物产富饶之地)者。昔人谓‘不如是不足为京都’,其言亦近之矣。”意思是说,京师里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样的事也都有,古人说如果不这样就不能称之为京师了。说明京师是融汇了各种人事、各种现象的社会,是一个五彩缤纷、纷繁复杂的社会。

(二)北京地名的文化气息所展现的国都气派

我和做北京地名研究的尹钧科先生,从地名所散发的文化气息着眼,将北京地名概括为大气、皇气、官气、民气、文气、武气、雅气、古气八个方面。

1.大气

这里我引用一个词,叫“蟠天际地”,取自《庄子·刻意》:“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在地名方面是怎么体现的呢?

(1)京

北京的“京”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人所为绝高丘也”,意思为人所堆积起来的很高的土丘,形容很高。《左传》中提到:“八世之后,莫之于京。”意思是某一个家族,传了八代以后谁也不如他势力大,人数众多的意思。还有《春秋·公羊传》里面讲:“九年春纪季姜归于京师”,然后作者解释了“京师”,他说:“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词言之。”意思为:京师是什么呢?是天子居住的地方。京是什么?大。师是什么?众多。说明天子居住的是一个人数众多的大城。


作者:孙冬虎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

本文节选自宣讲家网独家文稿 《孙冬虎:北京地名的国都气派与历史文化价值》

点击“了解更多”查看完整文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