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传承进校园(戏曲芬芳润校园)
编者按 经省委宣传部推荐,我市“戏曲进校园”工作案例《戏曲芬芳润校园传承发展有后人》,从全国90余个案例中脱颖而出,日前成功入编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2017)》一书,成为全国文化艺术领域和河南省唯一入选案例,充分展示了我市强化宣传思想文化调研、探索创新工作途径、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丰硕成果 ,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戏曲传承进校园?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戏曲传承进校园
编者按 经省委宣传部推荐,我市“戏曲进校园”工作案例《戏曲芬芳润校园传承发展有后人》,从全国90余个案例中脱颖而出,日前成功入编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2017)》一书,成为全国文化艺术领域和河南省唯一入选案例,充分展示了我市强化宣传思想文化调研、探索创新工作途径、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丰硕成果。
本报今日对该工作案例进行摘登,以全面展示我市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的经验、做法。
中国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着丰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折射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性格,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繁荣发展戏曲文化,人才是根本,观众是基础。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夯实戏曲发展根基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启蒙、发现和培养戏曲人才,培育爱好戏曲、关注戏曲文化的观众群体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年初以来,河南省濮阳市充分利用组织、人才等优势,将“戏曲进校园”活动作为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平台,积极寻求工作突破口,着力确保“进”得扎实、丰富、有效,形成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衔接,具有濮阳特色的戏曲传承发展新局面。
“戏曲进校园”
——戏曲传承平台
指出,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中国戏曲作为传统社会生活的艺术再现,浓缩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理念;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所演绎和表现的中华民族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博大精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教化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休闲娱乐方式的增多和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传统戏曲剧种数量减少、人才队伍青黄不接、戏曲观众流失、演职人员老龄化等问题比较突出,发展前景堪忧。地方戏曲分布密集地区——河南省濮阳市,戏曲艺术资源丰富,是“中原戏曲之乡”,但也存在着剧团减少、戏曲人才流失、戏曲人口萎缩等问题,戏曲传承发展的难题亟待破解。
学校是推动戏曲传承发展的重要阵地,让戏曲“走”进校园是促进传承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传承发展戏曲从娃娃抓起,才能使戏曲文化拥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有效避免戏曲文化成为历史记忆和“博物馆艺术”。作为河南省“戏曲进校园”活动的首批试点城市,濮阳市抢抓中央大力普及传承戏曲文化的有利机遇,念好“演、教、育、展、保”五字诀,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
凡事预则立
——奠定工程基石
“戏曲进校园”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各个学校。同时,活动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实现目标的方法是什么、如何确保目标实现?种种客观因素要求,必须在谋划的引领下开展有关工作。
所谓“试点”,即没有榜样可学习,没有经验可借鉴。围绕有关方案的制订,濮阳市委宣传部主动作为,会同市文化、教育、财政等部门摸着石头过河,组织有关负责同志,召开了一个又一个会议,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研讨。
如何使青少年萌发对戏曲的兴趣?大家认为,应把好参演院团关,选择濮阳市豫剧传承保护中心等专业团体和有资质、高水平的民营院团参与演出。把好演出形式关,以小戏、折子戏及经典唱段为主,整台剧目、戏曲电影为辅,将演出时长压缩至1小时左右。把好剧目审定关,针对学生各年龄段特点,突出现实主义、爱国主义、重大革命等题材,让一批适合青少年口味、有思想、有韵味、有温度的力作、佳作走进校园。
如何使青少年了解戏曲艺术?大家认为,应把戏曲艺术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编写戏曲知识普及教材和课本剧,根据学生各年龄段特点与学段课时计划开展戏曲教育。同时,针对教师戏曲知识薄弱的现状,依托濮阳市文联文艺志愿服务队,建立由戏曲各行当专家、名角、非遗传承人组成的“戏曲进校园专家库”,开展经常性的戏曲帮教志愿活动。
如何使青少年体验戏曲魅力?大家认为,应吸纳有戏曲特长和天赋的学生,组建校园戏曲兴趣小组和戏曲社团,向全市中小学生首批推荐10个经典唱段,利用大课间、课外活动时间,开展戏曲学唱和戏曲知识普及活动。同时,积极搭建戏曲学习实践平台,组织濮阳市群众艺术馆、濮阳市非遗中心等文化机构开设寒暑假戏曲兴趣班,引导学生了解戏曲说唱基本方法。
在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的基础上,2016年7月,濮阳市宣传、文化、教育、财政等部门立足实际,按照系统化、常态化、规范化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重点突破、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出台《濮阳市“戏曲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具体形式、推进措施等,为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念好“演”字诀
——播撒传承“种子”
“欢迎大家走进音乐课堂,今天,我要给同学们上一节独具特色的戏曲课!请仔细聆听,同时认真思考,你即将欣赏的是什么类型的节目?”
经过两个月的精心准备,2016年9月21日,濮阳市“戏曲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演出在濮阳市第六中学举行。作为活动主持人的濮阳市第六中学音乐教师崔秀荣与承演单位濮阳市豫剧传承保护中心事先反复商议,确定节目的演出、互动流程,将演出舞台变为了教学课堂。
考虑到学生先前普遍对戏曲接触较少,为便于孩子们接受,演出以戏歌《说唱脸谱》作为开场节目,将孩子慢慢带入戏曲世界。
《抬花轿》《穆桂英挂帅》《花木兰》《五世请缨》等4个戏剧节目,按照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顺序先后上演,中间穿插现代豫剧《朝阳沟》。每个节目开始前,由崔秀荣简要介绍剧目、选段的故事情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剧目、选段。每个节目结束后,生、旦、净、丑对应的演员分别介绍饰演行当的特点,解释与其他行当的不同。
演出设置互动环节,随机抽选台下学生,更换戏曲服装,在演员的现场指导下,进行模仿表演。学生踊跃参与,与戏曲演员同台表演,戏曲模仿表演赢得阵阵掌声,场上场下欢声雷动。看到身边同学在台上有模有样地表演,台下学生更是看得起劲,心中悄然对戏曲生出一丝亲近感。
崔秀荣介绍,自首场“戏曲进校园”活动演出后,该校学生对戏曲产生了明显的兴趣。学校戏曲社团招收成员时,报名学生络绎不绝,部分落选学生向她表达了渴望参与的强烈意愿。
有了首场演出的成功经验,濮阳市充分利用学校礼堂、简易舞台或流动舞台车,深入中小学校巡演400余场次,惠及中小学生6万余人,仅用半年时间就实现市直学校和县区重点学校学生免费欣赏一场优秀戏曲演出,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播撒戏曲传承“种子”。
念好“教”字诀
——厚植传承“沃土”
种子离开土壤,就无法萌发。要使戏曲传承“种子”更好地扎根生长,必须厚植校园戏曲“沃土”。针对音乐教师不善戏曲“四功(唱、念、做、打)五法(手、眼、身、法、步)”的现状,濮阳市聘请知名戏曲专家担任校外艺术辅导员,对中小学校的学生进行专业指导。
每到周三、周五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深受濮阳市实验小学学生喜爱的郭老师——濮阳市杂技艺术学校专业教师、国家一级演员郭霞都会到濮阳市实验小学指导学生学习戏曲。按照节目编排,学生被分为若干个小组,轮流接受指导;正在接受指导的小组成员,把眼睛瞪得圆圆的,生怕漏过每一个细节;还未轮到的小组成员,暂时在作业本上奋笔疾书,听到集合口令就立即飞奔过去。看到孩子们学习戏曲的认真劲儿,郭霞更是浑身充满力量,一个吐字、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地指导纠正。在郭霞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的表演技艺提高很快,戏文唱念、一招一式,越来越有戏曲范儿了!
濮阳市还组建戏曲教育专家讲师团,分批、分级对学校音乐教师和有戏曲特长的教师举办戏曲理论、演唱技巧等培训8期,参加学习人员8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教师戏曲教学水平。
“戏曲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濮阳市第三中学音乐教师刘栋占如是说。为此,他与同校音乐教师田文英、周丽君进行了积极实践。
针对学生接触戏曲较少甚至没有接触,对念唱兴趣不高,却对装扮、表演强烈好奇的特点,刘栋占在课件中加入大量带妆图片和表演视频,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眼球;赏析不同剧种时,田文英首先播放各剧种唱段视频,对剧种、唱腔特点和主要流派进行简要介绍,然后播放不同剧种唱段音频,让学生判断所属剧种,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周丽君在教学中设置游戏环节,拟出若干戏曲知识试题,或搜集不同行当带妆图片,或播放不同剧种唱段音频,由学生分组抢答,以竞赛的形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
像濮阳市第三中学一样,濮阳市各中小学校普遍开足开齐戏曲课程,每月至少安排2节戏曲赏析课。华龙区京开大道第四小学的教师惊喜地发现,现在校园里哼唱经典唱段的学生越来越多,戏曲也像流行歌曲一样,在校园流行起来了!
念好“育”字诀
——建设传承“基地”
做操如舞蹈,优美又健身。每天上午的课间操时间,濮阳市实验小学的千余名学生便会在优美的戏曲旋律中,做起该市自编的戏曲课间操。
濮阳市结合“全市美育示范基地”建设,实施“一校一品”计划,以开展“六个一”(建设一座戏曲活动设施、购置一批戏曲活动装备、开发一批戏曲教学课件、举办一系列专业戏曲讲座、设置一块戏曲文化墙、举办一次戏曲文化节)活动为载体,着力打造戏曲传承特色学校。
走进濮阳市实验小学,浓郁的戏曲气息扑面而来:一块块校园宣传栏,介绍着豫剧、黄梅戏、越剧、评剧等戏曲知识;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戏曲有关知识;课外活动时间,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电视台定时播放经典戏曲唱段音频、视频……
为营造浓厚的校园戏曲文化氛围,濮阳市实验小学在办公用房紧张的情况下,腾出两间办公室,为戏曲社团提供活动场所;在学校改扩建、现有面积较小的情况下,专门开辟戏曲宣传栏;组织全校学生,以戏曲为主题,举办知识竞赛、作文比赛、绘画比赛、手抄报比赛等,积极引导学生走近戏曲、了解戏曲、喜爱戏曲。
像濮阳市实验小学这样的市级戏曲传承特色学校,濮阳市已在城乡范围内打造出了20所。同时,各中小学校普遍建立戏曲兴趣小组,戏曲社团已有30余个,涌现出濮阳市实验小学水韵剧社、濮阳市子路小学金帆剧团等一批知名戏曲社团。
念好“展”字诀
——喜获传承“硕果”
实践是检验活动成效的最佳“标尺”。濮阳市积极筹划举办戏曲成果展演活动,为青少年学生展示戏曲才艺提供平台。
但各学校普遍缺乏戏曲专业教师,让没有任何戏曲基础的孩子走上舞台,谈何容易。为此,濮阳市专门抽调濮阳市豫剧团原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管爱姣等德艺双馨的戏曲艺术家,与各参演学校结为帮扶对子。
对戏曲演员来说,不停说话比整台演出更加伤害嗓子,但看到孩子们真心热爱戏曲,戏曲传承后继有人,管爱姣也顾不上那么多了。这组刚刚排练完毕,她就上前对每个学生指点一番:做得好的表扬几句,坚定他们学习戏曲的信心;尚有不足的一一纠正,让他们练好基本功。休息时间,她突然想到某个学生的表演还有提升空间,抓紧过去进行点拨,像不停旋转的陀螺,在学生中间转来转去。管爱姣说:“作为一名退休演员,有机会出上一份力,把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传下去,我打心眼儿里高兴!苦点累点,我心甘情愿!”
童声优美婉转,琴弦声声悠扬。2017年1月22日19时,濮阳市首期“梨园春蕾”会演在濮阳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礼堂举行,演出的成功带给了全市上下巨大的惊喜。各学校选送的京剧、豫剧、黄梅戏、越调等16个节目,充分展示“戏曲进校园”活动的丰硕成果,部分节目还参加濮阳市各界人士迎春茶话会、濮阳市春节文艺晚会等重要文艺演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演出盛况在濮阳电视台播出后,在互联网、微信平台广为传播,观众好评如潮,社会反响强烈,参与会演的濮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学生王子涵、张亦驰、焦可可等顿时成为同学追捧的“小明星”。不仅如此,焦可可每次随父亲参加亲朋婚礼、聚会等活动时,总会被主家热情邀请,走上前台一展风采。
念好“保”字诀
——着眼长远发展
学习戏曲需要占用课后时间和校外时间,学生学会了科学合理安排时间;从害羞、不敢与人交流,到站在舞台上接受观众注目,学生性格更加自信、开朗、活泼;时常接受戏词大忠大义大爱教育,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明显提高……
谈起“戏曲进校园”活动带来的变化,濮阳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慧军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但她同样有着担忧:如何确保活动不是“一阵风”,持之以恒地开展,不断巩固提升活动成效?
针对李慧军的这一担忧,濮阳市着力健全长效机制,为青少年戏曲传承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建立指导督促机制。成立全市及各县(区)“戏曲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宣传部门牵头抓总,文化、教育、财政等部门各司其职的联席会议制度,组建活动办公室,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制订《濮阳市“戏曲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戏曲进校园”活动考核体系,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县(区)和单位,进一步厘清各部门工作职责等,对戏曲传承特色学校和城乡范围内其他学校的工作内容、工作标准等一一明确,实行台账管理、责任到人。实行定期通报督导制度,定期通报进展和任务完成情况,做到任务清楚、责任到位。二是建立表彰激励机制。把活动纳入县(区)年度文化综合考评和文明县城、文明单位测评内容,作为评选年度群众文化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的重要依据。各县(区)各单位将“戏曲进校园”活动纳入目标管理,作为领导班子业绩考核和人员业务考核、职称评定、职级晋升、评先表彰的重要依据。文艺工作者进校园演出、讲座、辅导按参加公益演出的标准予以补贴。三是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将“戏曲进校园”活动纳入市政府年度“文化惠民”重点民生工程,市、县(区)两级财政将活动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采取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引导社会资源、民间资本承办协办为辅的方式保障活动资金。市级财政列出专项资金,用于打造市级戏曲传承特色学校、编印戏曲知识普及教材和课本剧、为各学校配置戏曲教学器材等。各有关单位结合各自任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织开展活动,并对“戏曲进校园”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予以重点扶持。同时,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运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的重大意义、实施效果和好经验、好做法,提高各县(区)、各部门、各学校开展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广大教师和学生学习欣赏戏曲艺术的兴趣和热情,在全社会营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发展戏曲艺术的良好氛围。
同时,濮阳市将戏曲教学列为学校教学水平、教师晋级评优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引起了各中小学校的高度重视。在近期进行的濮阳市音乐优质课评选中,戏曲教学有关内容在各中小学校推送总数的比例占八成左右。
效果初显现
——影响广泛深远
“戏曲进校园”活动,惠及学生、学校、家庭、剧团各方,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在全市形成了保护传承戏曲文化的良好势头。
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濮阳市实验小学学生家长李宁表示,戏曲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以豫剧代表剧目为例,《穆桂英挂帅》彰显爱国主题,《苏武牧羊》歌颂敬业典型,《花木兰》倡导男女平等……优秀戏曲剧目充满着正能量;“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对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培养了戏曲观众与戏曲新秀。濮阳市首期“梨园春蕾”会演的视频在濮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各班播放后,校园里顿时兴起学习戏曲的热潮。该校二年级学生张亦驰还萌生了成为一名戏曲演员的想法。对于张亦驰的梦想,家长郭云平充分尊重,表示若孩子在今后的戏曲学习中表现出较高的天赋和特长,将考虑送其到专业学校继续深造。
繁荣发展了校园文化。濮阳市子路小学校长武继敏介绍,戏曲的唱、念、做、打皆有法度,一招一式俱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和艺术风格,是更为系统化、立体化的艺术形式。“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学校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校园文化喜人局面。
推动了艺术院团发展。以濮阳市为例,现有大中小院校1000余所,每年进学校送戏任务千余场,采取政府采购的形式向专业和民营院团购买演出,按每年补助5000元计算,将为各艺术院团带来500余万元的经济收益,为艺术院团的生存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重新赢得了全社会对戏曲的认同和关注。濮阳市子路小学学生家长李利军、刘瑞芳,起初对儿子李梓越学习戏曲表示不理解,但看到儿子喜爱戏曲的劲头儿,也就没有阻止。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子不再满足于学校老师教授的内容,央求家长从网上下载戏曲音频、视频,在家里自学。在李梓越的影响带动下,李梓越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也都喜爱上了戏曲,成了他的铁杆支持者。现在,听说哪里有戏曲演出,李梓越全家就一起出动了。(文/中共濮阳市委宣传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