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麻喇姑出家后和康熙又见面啦么(教满语教礼仪除此之外)

作者:金满楼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顺治皇帝最宠爱的董鄂妃在重病期间,年仅6岁的玄烨也同样被天花感染(很可能就是董鄂妃传染的),险些送命。

这时,苏麻喇姑不小心进入皇宫,结果也差点被当成感染者用石灰给活埋了。在这节骨眼上,正好玄烨带着孝庄太后赶到,这才救下了苏麻喇姑。

事后,苏麻喇姑为玄烨带来了一种草药,因为她全族人也同样死于天花,而她正是靠着这种草药才得以活命。

将信将疑下,孝庄太后也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所幸上天眷顾,玄烨最终靠苏麻喇姑带来的这种草药挺过难关,苏麻喇姑也由此被收留在宫,成为孝庄与康熙最信任的人。

当然,以上只是剧情,不过天花这事倒是不假。众所周知,来自关外的满人一向畏惧天花,而因为天花而死的清朝皇帝就达到两人之多,这就是顺治和同治。

当然,也有因为天花因祸得福的,比如康熙皇帝(即玄烨),他就是因为得了天花但又能够出痘而在顺治驾崩后成为继任者。


苏麻喇姑出家后和康熙又见面啦么(教满语教礼仪除此之外)(1)


关于康熙幼年出痘的经历,历史上讲述并不多,而这件事确实与苏麻喇姑有着十分紧要的关系。只是,历史上的苏麻喇姑并非与康熙年岁接近,而是与孝庄太后接近。

很大程度上说,孝庄太后指派苏麻喇姑充当幼年康熙的启蒙老师,也是因为后者避痘一事引发。

据记载,顺治十二年(1655年)一月,因孝惠章皇后出疹,“上(即顺治)避南海子(南苑),惜薪司日运炭以往。十二月,命惜薪司环公署五十丈,居人凡面光者,无论男女大小,俱逐出。”

满人来自关外,一向对天花十分畏惧,避痘南苑的顺治皇帝对此也是心有余悸、如临大敌,竟下令将惜薪司一带“面光者”(即未出过痘的旗人)一律赶走,以尽可能消除隐患。

在此谈痘色变的紧张气氛中,尚未满两周岁的玄烨也被迁往紫禁城外的一所宅第中避痘,而其兄福全则被寄养在大臣家中。

玄烨避痘的宅第位于北长街路东(雍正年后改为福佑寺),因其独居紫禁城外,所以照料之人势必慎重选择。


苏麻喇姑出家后和康熙又见面啦么(教满语教礼仪除此之外)(2)


当时,孝庄太后深居禁宫,不可能往返于宫门内外,她能做的也只有派遣一位信赖之人前往孙儿处代行施教,而苏麻喇姑恰好是最佳人选。

事实上,除了善于满文之外,苏麻喇姑被选中为康熙的照料人,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苏麻喇姑对照顾幼儿有丰富的经验,如孝庄太后所生皇四女(固伦雍穆长公主雅图)、皇五女(固伦淑慧长公主阿图)、皇七女(固伦端献长公主)及皇九子福临,苏麻喇姑都曾参与照料,加之她聪慧干练,年龄四旬左右,正是可用之年;

其次,苏麻喇姑在宫中多年,熟悉宫廷礼仪制度,孝庄太后派她前去,一来可以作为启蒙老师,教导玄烨说话、坐立、行走、礼仪等方面规矩,二来也可以对玄烨身边的保姆等起到监督管理作用;

其三,苏麻喇姑从小在草原长大,其身姿矫健,善于骑马,在宫内外来往办事也比较方便。而从各种记载看,苏麻喇姑作为孝庄太后的代表出宫办事也是常有之事。

如多尔衮摄政期间,顺治与孝庄太后别宫而居,经常一两个月才能见上一面,这时往往由苏麻喇姑充当联系人并代替女主人前去看望顺治。


苏麻喇姑出家后和康熙又见面啦么(教满语教礼仪除此之外)(3)


就这样,从顺治十二年(1655年)到十七年(1660年)玄烨出痘回宫,苏麻喇姑几乎每天都要在孝庄太后与避痘所两处奔波,北长街上的马蹄声声,想必都是她来来往往、风雨无阻的辛劳见证吧!

也正是在苏麻喇姑的启蒙与教诲之下,玄烨开始了他作为一代帝王的起点,而他日后的良好习惯与作风,想必也与这段时期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玄烨被立为皇帝后,康熙的教育主要由孝庄太后及指派的满汉师傅负责,苏麻喇姑对康熙的教导之责也就告一段落。

之后,苏麻喇姑仍旧回到孝庄太后的身边,她不仅是后者的贴身侍女,同时也可以说是老太后的贴心人,相近的年龄、共同的经历,让她们相互扶持,共同度过余生。

从这个角度而言,苏麻喇姑其实是孝庄太后的代表,说她与康熙发生恋情,这在历史上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