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声音赣南(高言值传递苏区)

好声音赣南(高言值传递苏区)(1)

省政府工作报告多处提及梅州,为梅州今年的发展下了“任务单”。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

南粤春来早,奋进新一年。

1月19日至22日,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相继召开。6位住梅省政协委员、9位梅州籍省政协委员及来自梅州的36位省人大代表带着500多万苏区群众的心声和嘱托参加会议。

“支持梅州创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推进梅龙高铁等建设”“加快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步伐”……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有8处涉及梅州。来自梅州的省政协委员和省人大代表纷纷表示:“省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梅州的厚爱和发展的重视。”

今年,围绕梅州苏区人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重点问题,代表、委员积极提交建议和提案,将梅州的好声音传至省两会。

牢记嘱托,接续奋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梅州元素”释放了怎样的信号?省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今年重点关注哪些问题?连线省两会,勾画新一年的发展路线图。

●南方日报记者 张柳青

新机遇

创建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2016年GDP首次突破千亿元,2021年增长至1308.01亿元;全市5.3万户14.5万多名建档立卡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49条省定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梅州综合保税区(一期)通过国家验收;梅汕客专顺利开通,迈入“高铁时代”;建成丰华等6条高速公路……

过去5年,梅州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一个又一个突破,苏区群众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基本建成韩江高陂水利枢纽等工程项目”成为省里改善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条件的一个缩影。同时省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及的“历史性实现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技师学院、高水平医院21个地级市全覆盖”,包括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在2021年5月获批设立……

而2022年工作安排部分,“省财政5年新增210亿元支持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对落地老区苏区的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同步予以支持。支持梅州、汕尾创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内容,体现了对苏区梅州发展的大力支持。

“北部生态发展区、老区苏区多次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还部署了具体措施,这对梅州是重大利好,我们要把握好发展机遇。”省人大代表、市工信局局长钟光灵说。

去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李杏玲就曾提出《关于支持全域苏区广东省梅州市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建议》,建议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加大对广东原中央苏区的扶持力度,支持梅州申报建设全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今年作为列席人员参与省两会的李杏玲说,在听取省政府工作报告时,听到关于“支持梅州、汕尾创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内容,心情无比开心、激动。“说明人大代表的建议被有关部门重视并积极推进实施。”李杏玲说,正式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后,相关配套政策会相继出台,“让梅州可以有所作为,也能作为”。

此次省两会,“支持苏区发展”是代表、委员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

省政协常委古尔夫联合梅州市政协主席戚优华和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崔毅共同提交了《建设粤闽赣苏区改革试验区,推动原中央苏区地区融入全省协调发展大局》的提案,提出谋划建设粤闽赣苏区改革试验区,通过加大政策倾斜,激活原中央苏区地区内生动力,追赶全省协调发展步伐,实现共同富裕。

“希望成立省级领导小组或议事协调机构,在省级层面加强与江西、福建两省协调对接,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谋划建设粤闽赣苏区改革试验区,并纳入2022年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部际联席会议议题,推动梅州融入海西区,争取把西部大开发政策、海西经济区政策延伸到梅州,进一步提升政策叠加效应。”古尔夫说,希望广东省为梅州等原中央苏区地区量身定制重大政策文件,与赣州、龙岩的政策同步。

钟光灵与省人大代表、兴宁市一级调研员何建元也联名提交了《关于支持梅州规划建设粤闽赣苏区改革试验区的建议》。

“建设粤闽赣苏区改革试验区的初步设想,是以产业园区为核心载体,采取‘一区多园’的模式,聚焦‘产业振兴’和‘融入大湾区’主题,着力在体制机制上大胆创新,在梅州构筑更具承载力、竞争力的国家级发展平台。”钟光灵说。

搭基建

建议支持梅州打造

区域性中心城市

1月23日,梅龙铁路建设工地再传好消息。标段控制性工程——五华特大桥最后一段连续梁顺利合龙,下部主体结构竣工;桥头铺、油岭坝1号两座隧道施工克服复杂围岩条件先后贯通,进一步为打通架梁通道奠定坚实基础。

梅龙铁路位于梅州、河源两市境内,全长95.6公里,建设工期4年,预计2024年通车,是广东省首个自行投资建设的时速350公里高铁项目。

梅龙高铁的建设将极大拉近梅州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距离”。通车后,从梅州坐高铁可实现1.5小时到广州。

一直以来,受制于区位、交通等因素的影响,梅州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相对较慢,人才流失严重。加快交通建设,才能打好经济发展的根基。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强化与相邻省份协调联动,建设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平台。这无疑给梅州建设粤闽赣苏区改革试验区、深化苏区省际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加强省际之间的交流合作,交通是先决条件。在不久前的梅州两会上,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市,致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成为粤闽赣联通拓展的桥头堡。

“交通”也是来自梅州的省人大代表重点关注的话题。在代表们提交的67件建议中,关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占1/3。

省人大代表、广东塔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坤皇联合广州美之臣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公颜提交了《关于支持梅州构建粤闽赣铁路交通枢纽城市的建议》。

建议中提到,梅州地处粤闽赣三省交界,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中“长三角—粤港澳主轴”的节点城市之一,是国家铁路网规划中杭(州)广(州)通道和粤东沿海北上通道的交汇点,在闽粤赣铁路网中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枢纽作用。

但目前而言,梅州市铁路网密度低,仅为全省的76%、龙岩的51.3%;高铁通而不快,到珠三角需4个小时以上,对接大湾区的快速通道没有实质性形成。铁路、公路货物运输成本比河源、赣州、龙岩等地高,制造业物流成本占生产成本高达30%至40%。

“我们恳请省支持梅州铁路项目建设,加强和国家相关部委沟通协调。请求省协调江西省共同向国铁集团争取尽快稳定瑞梅铁路线位,力争2022年6月底前开工建设;请求省协调福建省共同向国铁集团争取尽快商定龙岩武平至梅州高铁项目出资比例并尽快启动可研鉴修工作,力争年底动工建设。”何坤皇说,同时,希望省支持加快梅州至潮州港疏港铁路和蕉岭至丙村铁路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将梅州至漳州高铁、汕尾至梅州高铁列入国家和省的中长期规划。

高速公路方面,省人大代表、广东深华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代燎希望省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将梅州至潮州高速公路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尽快启动工程项目建设。

徐代僚介绍,按照初步规划,梅潮高速公路丰顺境内长约42公里,途经龙岗、大龙华、黄金、留隍4镇,项目建成后,将大大缓解汕昆高速交通压力,完善区域内高速路网,对于改善粤东北山区投资环境,促进粤东北地区加快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项目于2019年启动前期工作,但目前该项目尚未明确具体动工日期。”

补短板

精准发力让群众

收获满满幸福感

民生话题历来受到关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实施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公共服务补短板工程,推进市属公办高职院校办学体制调整,支持提升高等教育、医疗卫生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社会救助等标准,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布局建设一批省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和高水平创新研究院。

省委、省政府对粤东西北地区公共服务问题的关注,引起了梅州市代表委员的热烈讨论,他们纷纷认为,关注民生就是关注苏区未来,关注社会的和谐发展。

2021年6月,国家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各地都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但是2021年我国的出生人口仍旧在下降。

省人大代表、梅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副院长黄烁丹认为,出生人口数量下降与育龄妇女人数减少、生育观念变化、婚育年龄推迟及不孕症发生率持续升高等因素密切关联,“环境污染、心理因素、疾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及随着‘三孩政策’实施带来的高育龄人群增加,全国、全省不孕不育人口明显增多。”

为此,黄烁丹建议通过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适龄育婚、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做好生殖道疾病防治、实施流产后关爱、进行生育力评估和健康指导、采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等方式提供保障,以此预防和减少不孕症的发生。

去年,国家正式实施“双减”政策,教育行业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省人大代表、蕉岭县实验幼儿园园长徐苑玲认为,推动基础教育办学高质量发展,是目前当务之急。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更多学子有机会接受良好教育。需要促进普惠性学前教育扩容提质,增加公办优质学位供给。深入推进‘双减’工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校内课后服务水平。”徐苑玲认为,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强有力的经费支撑。

徐苑玲建议,省财政厅提高基础教育“省级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动态调整基础教育省级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同时多措并举,优化基础教育经费来源和支出结构。

在关注城市建设的同时,有不少代表将目光投向了农村。

作为广东的山区、农业大市,梅州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农村要发展,产业须先行。

目前,梅州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任务繁重。省人大代表、梅州市品鲜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雪莲与梅江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副所长江冬梅联合提交的《关于支持将梅州市8个县(市、区)列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建议》中提到,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印发的《“十四五”支持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支持赣闽粤等东中部革命老区所在省份,自主选择一部分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的县作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这对于梅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是极好的机遇。张雪莲建议,省支持将梅州市8个县(市、区)列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加大财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增强梅州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能力。”

梅州43个项目入选2022年省重点项目

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其中一个议程是审查省人民政府关于广东省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广东省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2022年省重点项目共有1570个

其中梅州43个项目入选

总投资额1136950万元

公路工程

◎G78汕昆高速公路揭阳新亨至梅州畲江段及S19梅汕高速公路梅州程江至畲江段改扩建项目(梅州段)年度计划投资:2800万元

◎国道G235线丰顺县丰埔桥至三合段改建工程年度计划投资:20000万元

◎省道S242线梅县区梅西至程江公路建设工程(西部旅游快线)年度计划投资:35000万元

◎省道S223线梅县区松源至雁洋段(出省通道)改建工程年度计划投资:30000万元

铁路工程

◎梅州至龙川铁路(梅州段)年度计划投资:291150万元

◎瑞金至梅州铁路广东段年度计划投资:5000万元

能源工程

◎广东粤电大埔电厂二期工程年度计划投资:20000万元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年度计划投资:80000万元

◎梅州(五华)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二期工程年度计划投资:25000万元

◎国家管网集团广东省天然气管网“县县通工程”梅州—五华—兴宁项目年度计划投资:400万元

◎国家管网集团广东省天然气管网“县县通工程”梅州—蕉岭—平远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0000万元

城市建设工程

◎兴宁市高铁干线路网及站前综合广场和配套工程(一期)年度计划投资:10000万元

◎梅州丰顺县新区供水工程年度计划投资:16500万元

◎大埔县第二自来水厂及管网建设工程(自来水一期)年度计划投资:22200万元

◎兴宁市产业转移工业园整体城镇化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0000万元

◎广州南沙(平远)产业转移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年度计划投资:20000万元

◎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标准厂房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期)年度计划投资:33000万元

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

◎梅州鼎泰年产300万平方米高端电路板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0000万元

◎梅州市志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增资扩产投资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0000万元

◎广东盈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600万张高性能覆铜板建设项目(一期)年度计划投资:6000万元

◎博敏电子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投资扩建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0000万元

高端装备制造工程

◎梅州圣戈班高端汽车玻璃生产(第一期)项目年度计划投资:5000万元

新材料产业工程

◎梅县区嘉元科技高性能铜箔生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65000万元

◎大埔恒得源可降解环保新材料环保颗粒项目年度计划投资:5000万元

◎广东盈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高端电子铜箔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0000万元

现代服务业工程

◎广东(丰顺)万洋众创城年度计划投资:25000万元

◎梅州丰顺国际声谷项目(一期)年度计划投资:20000万元

传统产业升级工程

◎广州酒家集团利口福食品广梅产业园项目年度计划投资:4000万元

◎景田(深圳)集团梅州五华百岁山矿泉水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0000万元

农林牧渔项目

◎兴宁广弘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年出栏3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5000万元

教育项目

◎梅州职业技术学院新建项目工程年度计划投资:30000万元

◎兴宁市高级技工学校升级技师学院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投资:5000万元

◎梅州市嘉应学院紫琳学院(一期)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5000万元

医疗卫生项目

◎梅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梅州市妇女儿童医院)迁建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1000万元

◎大埔县高陂中心卫生院迁建工程年度计划投资:4900万元

◎梅州市中医医院中医热病中心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0000万元

◎梅州市医学科学院大楼年度计划投资:10000万元

◎广州中医药大学紫合梅州医院年度计划投资:30000万元

◎兴宁市人民医院异地(整体)搬迁新建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0000万元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感染性疾病救治中心(梅县区传染病救治医院)年度计划投资:10000万元

◎梅州市人民医院传染病院区(梅州市应急收治中心)建设项目一期年度计划投资:5000万元

文化旅游体育项目

◎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项目年度计划投资:50000万元

◎梅州市五华横陂足球特色小镇年度计划投资:10000万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