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内容(教师资格综合素质重点小册)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内容(教师资格综合素质重点小册)(1)

模块四文化素养

【模块分析】

1.该模块以单选题形式考查,9道题(18分)左右。

2 .该模块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的面广,但主要是考查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学习该模块,应注重平时的积累。

3. 本模块为考生归纳总结了近几年的一些高频考点,需要重点看。

第一节历史常识

高频考点1 :远古传说

神话人物

事迹

盘古

开天辟地;地点:泌阳县(属河南驻马店市)

燧人氏

1. 钻木取火,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奉为"火祖"。

2. 出生地商丘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中国文联授予"中国火文化之乡"称号。

3. 华夏文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燧人氏。

4. 妻子华胥氏,儿子伏羲,女儿女娲。

伏羲氏

1 .楚帛书记载其为创世神,是目前中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

2.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

3 .创造占卜)蛙卜,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

4. 结绳为网来捕鸟打猎,教会人们渔猎的方法。

5. 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

女娲氏

女娲捏土造人,炼石补天,被称为"大地之母"。

神农氏

(炎帝)

1.医药之祖,神农尝百草;农业的发明者。

2 .被后世誉为"药王""五谷王"等。

轩辕黄帝

1.中华人文初祖。2.统一华夏部落。

3.发明鼎、车。4.逐鹿之战大战蚩尤。

仓颉

1 .黄帝时期造字史官。

2.仓颉造字(实际并非首创字),被奉为"文祖仓颉”。

尧舜禹

1. 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又先后出现的三位部落联盟首领。

2. 部落联盟采用民主推选首领的方式,是为禅让制。

3.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高频考点2:春秋时期

建立

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继位,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至公元前47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平王迁都"考过)

状况

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齐桓公

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口号"尊王攘夷”; 九合诸侯,葵丘会盟,成为霸主

晋文公

城濮大战:晋文公报答楚王,"退避三舍",诱敌深入,大败楚军。成为霸主

楚庄王

1. 楚打败晋国,楚庄王称霸。

2. 楚王问鼎(鼎是王位象征)。

越王勾践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大败越军,俘虏越王勾践。 勾践卧薪尝胆,终灭掉吴国。

经济

1.桔槔:用杠杆原理来汲水灌田。

2 .楚相孙叔敖修芍陂(在今安徽寿县)。

3 .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是世界冶铁史上一大成就,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

4 .青铜作品:莲鹤方壶。

高频考点3:战国时期

事件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齐国大夫田氏代齐(姜)

战国七雄

齐、楚、燕、韩、赵、魏、秦

齐魏 桂陵之战

围魏救赵:魏国大将庞涓率军包围赵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派孙膑救赵。孙 膑直捣魏都大梁,庞涓撤军救国,在桂陵中齐军埋伏,大败而归。

长平之战

1. 公元前260年,秦赵在长平交战。赵军被俘四十多万人绝大部分被秦军活埋。这是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中规模最大、杀伤最多的一次战役。

2. 纸上谈兵: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长平 之战中,他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打败。

战国 四公子

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 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

变法

1. 李悝在魏国变法,最早进行变法国家。

2. 吴起在楚国变法。

3. 商鞅在秦国变法:商鞅,卫国人,原名公孙鞅。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工程

1.都江堰: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都江堰。

2 .郑国渠:韩国水工郑国在秦所修。

3 .邗沟:连通长江和淮河,是最早见于明确记载的古运河。

成语

负荆请罪(廉颇与蔺相如)三令五申(孙武)

老马识途(管仲)悬梁刺股(苏秦)

窃符救赵、天下无双(信陵君魏无忌)鸡鸣狗盗(孟尝君) 图穷匕见(荆轲刺秦王)奇货可居、一字千金(吕不韦)

高频考点4:秦朝

建立

公元前230年开始,秦王嬴政陆续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公元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一秦朝,我国第一个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都城

咸阳(今陕西咸阳)

政治

中央集权

1. 首创帝制:秦王嬴政自认"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改用"皇帝"称号,自封始皇帝,世 称秦始皇。

2. 三公九卿: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皇帝掌控最后 的决断权。

3. 郡县制:废除分封制,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辖,郡县的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

经济

1.统一货币,标准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2 .统一度量衡:度(长度)、量(容量)、衡(重量)。

3 .统一车轨。

文化

1. 统一文字:小篆为官方文字,隶书在民间较流行。

2. “焚书坑儒"。

四大工程

1 .修筑阿房宫。

2.秦始皇陵("世界第八大奇迹

3 .命蒙恬主持修筑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万里长城。

4.秦直道。

秦末状况

1.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于巡游途中,胡亥(秦二世)与太监赵高合谋杀害太子扶苏, 胡亥即位。

2.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起义,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口 号,建立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3. 巨鹿之战: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今河北平乡)战胜秦军。

4. 秦朝灭亡:公兀刖207年,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楚汉之争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项羽、刘邦为争夺农民起义的成果,进行了长达4年的"楚 汉战争"。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县),项羽"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在乌江自刎,楚汉之争结束。

成语

焚书坑儒(秦王嬴政)、指鹿为马(赵高)

揭竿而起(陈胜、吴广)、一诺千金(季布)

破釜沉舟、沐猴而冠、鸿门宴、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项羽)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沛公指刘邦)、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

胯下之辱、背水一战、十面埋伏、多多益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韩信)

高频考点5:西汉

建朝

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即帝,建汉朝,史称西汉。

都城

长安(今陕西西安)

文景之治

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经过文帝和景帝时期的经济恢复,出现了封建社会的第 一个治世。

汉武鼎盛

1.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创建中央太学与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确立了中国封 建官学制度。尊儒尚法是汉武帝统治的根本思想。

2. 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并追称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

3 .实行"推恩令";确立察举制;实行刺史制度。

4. 卫青、霍去病三次与匈奴大战。

5. 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拓了著名"丝绸之路",司马迁称之为"凿空"。

6. 铸造五铢钱。

昭君出塞

公元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为几部,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与西汉订立了 和好盟约。汉元帝时期,宫女王昭君远嫁呼韩邪单于。

西域都护府

汉宣帝时期设立,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东汉汉明帝时,班超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

王莽篡权

公元9年,外戚王莽篡权,建立"新"朝,复古改制,西汉亡。 王莽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引起各地农民起义。被农民起义推翻。

编户齐民

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 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

高频考点6:隋唐时期

隋朝建立

公兀581年,杨坚称帝(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隋文帝在位期间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史称"开皇之治”。

灭亡

隋炀帝时期统治残暴导致农民起义爆发,公兀618年隋朝灭亡。

政治

三省六部制;隋文帝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诞生; 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经济

开凿了古代世界最长的京杭大运河(北京至杭州)

唐朝建立

公兀618年,李渊(唐高祖)建唐朝,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不久,李渊退位,李世民继位,为唐太宗,年 号贞观。

贞观之治

唐太宗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 善

文成公主

贞观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嫁与松赞干布,拉萨建立布达拉宫。8世纪初,金城公主嫁与 吐蕃赞普。

玄奘法师

唐代高僧,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 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著有《大唐西域记》(由弟子整理成书《大唐西 域记》)。

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国号为周,定佛教为国教。

开元盛世

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政治较为清明,国家强盛,经济繁荣,唐进入全盛时期,史 称"开元之治"或"开元盛世",是我国历史上继西汉前期之后出现的第二个盛世局面。

安史之乱

唐玄宗改兀天宝后,宠爱杨贵妃。

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了安史之乱,历时8年平乱,唐朝开始走向衰弱。

黄巢起义

875年,黄巢起义爆发,农民首次提出平均思想,起义军攻占洛阳,占领长安,黄巢称帝, 国号"大齐"。

起义军被唐僖宗集结力量反扑,黄巢兵败自杀。

朱温灭唐

公元907年,朱温逼唐哀宗禅位,改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

高频考点7:洋务运动

时间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代表人物

中央奕诉,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总理衙门是运动的中央机构。

主 要 内 容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时间:十九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

主要措施:采用西方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代表企业有: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 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天津机器制造局(崇厚)。

后期:以"求富”为旗号。时间:十九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

主要措施:主要兴办为军事工业服务的民用企业。代表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 (李鸿章);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张之洞)等。

高频考点8: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策划炸毁南满铁路沈阳北段的一段铁路,反诬中国军队, 史称"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派兵到华清池逮捕了蒋介石,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 抗日救国八项主张,呼吁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次逼蒋抗日的行动,史称"西安事变", 又称为"双十二事变"。

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深夜,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在军事演习中失踪,要求进入桥东宛平县城搜查。 中日双方交涉期间,日军于次日凌晨向宛平城开枪射击,接着又炮轰卢沟桥,挑起全面侵 略中国的战争,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高频考点9:解放战争

重庆谈判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在周恩来等 人陪同下,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高频考点10:法国大革命

导火线

1789年5月,三级会议召开

序幕

1789年7月14日,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经过

第一阶段:君主立宪派执政,通过《人权宣言》

第二阶段:吉伦特派执政,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第三阶段:雅各宾派执政,1794年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结束。

拿破仑帝国

1799年雾月政变,拿破仑上台;1804年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民法典》、《商法 典》、《刑法典》;1815年滑铁卢大败,被流放圣赫勒拿岛。

政权更迭

七月王朝一一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一法兰西第二帝国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高频考点11: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间

1914-1918

导火线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刺杀了在波斯尼亚首 府萨拉热窝参加指挥军事演习的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

爆发

1914年7月,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相继 投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主要战役

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索姆河战役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