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所有带着使命感的志愿者们(他们有一个共同身份)

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许许多多舍小家为大家的志愿者,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共同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强大力量。

6月18日,东莞南城开展第二轮大规模核酸筛查工作。由于司机人手不足,当天晚上9时左右,南城医院在南城志愿者微信群里发布了紧急招募志愿者司机的信息。不到半个小时,就有100多名志愿者报名,最终医院根据工作需要招募了15名。

这些志愿者穿梭在南城的各个核酸检测采样点,接送医护人员、送餐、运送标本和医疗垃圾等,为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服务。

致所有带着使命感的志愿者们(他们有一个共同身份)(1)

陈孟,退役军人,也是一名有着11年党龄的党员。18日晚上,他在群里报名做司机。19日一大早,他就开着自己的小车到了医院,随后穿梭在各个检测点,把一袋袋医疗垃圾运送到指定地点。

“穿着防护服,里面的衣服全湿了。开车的时候,虽然有空调,但防护服密不透风,那冷风根本吹不到肌肤上。医护人员穿的防护服比我们的还厚,可想而知。他们是有多难受!”在某个采样点,陈孟看到有个两岁左右的小孩,一直不肯张嘴,医护人员细致耐心地哄了他五六分钟,才成功采样。他对医护人员在如此环境下的尽职尽责感到十分敬佩。

在一小区采样点收完医疗垃圾后,陈孟便到小区商业区一餐饮店买了个快餐,远远地蹲在花坛边吃。看到他穿着防护服,餐饮店老板执意不肯收他的钱。“防疫工作不只是医务人员在做,全社会都在以各种方式参与。”

致所有带着使命感的志愿者们(他们有一个共同身份)(2)

王佩超,房地产销售员,18日晚上在志愿者群里看到紧急招募通知后,第一时间报名。“我报名做志愿者,18日、19日、20日都可以,随时准备着!”

19日一大早,王佩超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开着车穿梭在南城的各个核酸检测点。由于穿着防护服,车里的空调完全没有任何作用,但是他一直坚持着。当把一批标本运送到目的地后,累得直接坐在了地上。

“在人民群众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毅然地站了出来……”南城医院办公室主任陈春萍说,自己一直被身边的志愿者感动着。退休后,也要加入这个团体,为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致所有带着使命感的志愿者们(他们有一个共同身份)(3)

“抗疫志愿队再出发!明天将收到3万个医用隔离面罩的捐赠,要第一时间送到一线防疫单位和各社区。有空的志愿者请接龙。”6月19日中午,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南城慈善超市抗击疫情志愿服务队”微信群,突然冒出一条消息。邹晨马上响应:“我有小轿车,可以的话,我刚好有时间。”他还特地说明,自己做了核酸检测。网名“战无不胜”志愿者紧接着问:“越野车可以吗?”其他志愿者也争相报名。

和主动报名到南城医院做司机的志愿者一样,这个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也是从去年初抗击疫情开始踏上了抗“疫”志愿服务这条路,专为慈善超市输送物资到一线防疫单位和各社区。只要微信群一发出用车需求,他们就会第一时间主动报名。

20日下午2时30分,已成功报名的队员准时来到南城慈善超市,有开着小车来的,有开着货车来的。一到达超市门前,他们就和南城公共服务办工作人员一起,把厂家的捐赠物资搬下来,再一一搬到自己车上,开往目的地。

致所有带着使命感的志愿者们(他们有一个共同身份)(4)

服务队中有个“三人组”,温少聪和他的拍档黄振超、叶少辉,他们经常一起参加志愿活动。这次,三人开了两辆货车,装了近60箱面罩,送到10个社区。高温天气,衣服都湿透了,温少聪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习惯了”,并表示以后还会“一如既往,使命必达”。“共同抗疫,人人有责!”黄振超说,感觉在疫情面前,每个人都是脆弱的,希望疫情快点散去。

同样参加本次志愿活动的温小燕说,回来发现自己衣服全湿了。但医务人员比他们穿得更多,而且是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真的辛苦他们了!”

只要有需要,他们就立即行动,风雨无阻,使命必达。这,就是东莞南城的志愿者们!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直建 通讯员: 文伟平、张书贤、罗伟良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杨洪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