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方言的故事(温州古街巷里的俚语)

上周五三十六坊君整理了部分与温州古街巷相关的俚语,勾起很多老温州的记忆。温州人有句古话叫“三天不读书,说话不生水”。所谓“生水”就是水汪汪、水灵的意思,引申为话语生动有趣,不会干巴巴。俚语中蕴含着意味悠长的哲理,说话时运用得当,是烘托气氛很重要的技巧。

温州古街巷里的俚语(上)

温州方言的故事(温州古街巷里的俚语)(1)

【九山水龙会,“大懵”趁头个】

这句俗语讽刺自不量力的人,争先恐后地去参与或有利可图或彰显机会的事情,结果却得不偿失或出了洋相。

溯古:

“九山河畔水龙会,锣鼓声喧旗帜摇。喷势竟争谁第一,归来胜利彩绡飘”,这首温州民俗竹枝词是对九山水龙会盛况的描写。水龙会又称“义龙会”或“救火会”,是旧时民间一种自发性消防组织,担负着救火任务。大多以庙宇出面,组织身健体壮的青年人担任义务消防队员。他们不拿报洲,其消防设备由当地群众推派购置和养护,俗称“水龙众”。

温州方言的故事(温州古街巷里的俚语)(2)

◎水龙会 邵度摄

所谓水龙,实为一种木制的喷水器具,贮有一定容量的水,靠杠子上下拉压,促使器具里的水乘势喷出。温州群众每当农历十月,会在市区九山河举行民间水龙比赛。其场面相当壮观:两岸锣鼓喧天,彩旗招展,呐喊声、加油声响彻云霄。水龙会比的是水喷出来的高度和长度。凡被评为第一名的人,除得到一定的物质奖励外,还披红挂彩,一路锣鼓齐鸣迎送到家,很是风光。

温州方言的故事(温州古街巷里的俚语)(3)

◎1932年的九山河

每年水龙会比赛为后生壮士提供大显身手的平台,不少身量魁梧,体重百多公斤的后生以为自己有的是力气,总是跃跃欲试率先报名。他们以为自己这般身体条件,取胜不在话下,但结果总是名落孙山。殊不知水龙喷水不仅要凭力气,还需以技巧耐力见分晓,而体重并不代表实力。而温州民间将体胖者称作“大懵”,于是就有了这句俚语。

温州方言的故事(温州古街巷里的俚语)(4)

【眙眙后貌跟拉南塘,

眙眙前貌退拉麻行】

这句俚语讲述了一个“背多分”的故事,告诫人们须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更不能只从一个侧面或某个角度就轻易下结论。

溯古:

麻行僧街南起百里西路,北至瓯江岸边,宋名喋酒坊,明称广惠坊,清始名麻行僧街。

温州方言的故事(温州古街巷里的俚语)(5)

◎麻行僧街旧照 叶乐泉摄

此街北面瓯江中便是市区著名游览地一一江心孤屿,上有寺院名江心寺。江心寺在南宋时,为浙东大从林之一,有寺田二千多亩,僧侣一千多人。僧侣分常住的和临时借住的两类,后一类也称“挂单”和尚,这些僧人往返孤屿与城区之间,一定要经过此街,所以群众便名之为“僧街”,同时因街上设有几家“麻行”,乃得名“麻行僧街”。

而该句俚语的典故就出麻行僧街。说过去有位年轻人,到麻行僧街买麻绳,突然发现前面有位姑娘身材婀娜,长长的辫子垂到脚后跟,背影及走姿极美。后生心生爱慕,也忘记了买东西,不由自主地跟随着姑娘一路往南走。演绎了一出“背多分”剧情。所谓“背多分”,就是说一个人看背影能加分,而正面却比较丑。

话说这后生跟着姑娘一直到了南塘。这时他才鼓起勇气,加快脚步跑到姑娘面前,转身看看姑娘的容貌。哪知一转身,发现这位背影极美的女子却长得极丑。后生暗暗后悔,跟了一路,麻绳还没买到,于是赶紧后退,返回麻行僧街去了。

温州方言的故事(温州古街巷里的俚语)(6)

【鼓楼下的“尖儿”不怕吓】

温州人在宣扬自己胆量超众时往往会用“我鼓楼下的尖儿,不怕吓的”这句俚语来表示,意为自己好比鼓楼下“尖儿”(温州方言意为小鸟),已听惯钟鼓震响,不会感到惊怕。

温州方言的故事(温州古街巷里的俚语)(7)

◎谯楼

这句俚语其原句应为“谷笼下的尖儿不怕吓”。谷笼是过去农村对稻谷除尘去杂的风车部件,“尖儿”喜欢歇在谷笼下吃谷。一旦风车摇动,它们便急忙飞散,过一会又来吃谷,久而久之的,形成习惯,风车再响动也就不怕了。温州方言中“谷笼下”与“鼓楼下”谐音,故又产生了这条同样意思的俚语。

溯古:

老城区鼓楼街以“鼓楼”得名,“鼓楼”又称作“谯楼”,是五代后梁时期吴越王钱氏统治温州时兴建。原有的内城围筑在元朝末年被毁,只剩南门的建筑。

据资料载,原城垣用条石、块石垒筑而成,城门洞用大青砖和蛎灰卷砌,长14米,阔4.7米,高4米。自吴越始建以来曾多次大修,清代时分别在康熙和道光年间二度重建,民国期间又改建为砖木结构型楼房。在城楼两侧原还建有“关公庙”和“玄坛庙”等,故温州民间流传着一则谜语,叫作“左三国、右封神,前有当朝一品,后有大老衙门”,指的就是鼓楼。

1981年6月,谯楼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温州方言的故事(温州古街巷里的俚语)(8)

【肯弗肯,县前头相等】

即使双方存有异议需要一个讲法为之理直,那就看你是否有诚心调解此事,如果想往好的方面考虑的就去县前头汤圆店“见见缘分”,如果非各执己见,非打官不可的,那也去县前头,那里有人民法院,双方就拉下脸皮打官司吧!

温州方言的故事(温州古街巷里的俚语)(9)

◎县前头相等,结缘还是解怨?

溯古:

县前头东起华盖山麓,西至解放街。长322米,宽10米,最狭处3米。民国期此处曾分两段,西段称县前头,东段名大沙巷;新中国成立后两段合并通称县前头至今。因地处旧永嘉县治之前而得名。

过去县前头有两个地方为温州人所关注。一是百年老店“县前头汤圆店”。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温州人或逢家人订婚即会去县前头汤圆店购置汤圆票分送给亲戚朋友,告知一对新人已“喜订良缘”。

人们凡因某事引起纠纷有不解之处,调解人也会让双方去县前头汤圆店里坐下来吃碗汤圆,心平气和地解决矛盾,以示重归于好“见见缘分”。二是在县前头西口头原设有人民法院,人们进入此处就是为对簿公堂打官司的。这句“肯弗肯,县前头相等”正是由这两个不同性质的地方袭传来的。

温州方言的故事(温州古街巷里的俚语)(10)

【百里坊,大灯光】

“百里坊,大灯光”这句俚语,比喻某人办事讲究气派,肯花大钞票。

温州方言的故事(温州古街巷里的俚语)(11)

◎百里坊旧照

溯古:

百里坊即今百里东路、百里西路的旧称。旧时,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至三月十五,温州有举行民俗“拦街福”的活动。

清光绪《永嘉县志》载:“二月朔,通衢设醮禳灾,名拦街福,以后循次取吉为之,至三月望日为止。”同治十三年,《瓯江竹枝词》云:“春许冬还愿若何,家家齐唱太平歌。拦街不用多祈福,但得平安福已多。”可见此俗在清时已很盛行。

温州方言的故事(温州古街巷里的俚语)(12)

◎拦街福

拦街福,亦称“平安福”,是温州城区最具规模的大型民俗活动,城区主要街巷依次举行一天。其中二月十五日便是百里坊轮值时间,街头街尾布幔蒙道,挂灯结彩。各种古玩奇花,琳琅满目;日夜各种戏曲演出,管弦齐作,隔帘红烛,弹唱声新还有时代所稀有的东西都陈设出来,供人赏玩。

拦街福期间,灯彩内容最为丰富,有球灯、首饰龙、百鸟灯、走马灯、抬阁、春灯和猜灯谜等。而最引人入胜的是坊口四盏灯笼(方言称灯光),又大又亮,鲜艳夺目,成为拦街福中一大景观。记得当时流传着这么一首童谣:

旋迷金刚,旋拉百里坊。

百里坊有盏大灯光,黄昏点起有日里恁光。

百里坊人请我吃天光,

阿尼配,小笼包,豆腐生,成菜汤,

还有落花生酱拌糖霜。

链接:更多温州俚语

●[祸闯出薛刚恁]喻闯大祸。薛刚:戏曲、小说中人物,因酒醉酿出大祸,导致满门抄斩。

●[摸弯儿,摸闪儿] 比喻两人沆瀣一起。摸弯儿、摸闪儿是瓯剧《百花台》两恶奴莫安、莫兴的谐音。

●[赖臀凳]喻人久坐不走。

●[雷打脚后跟,也冇震一震] 谓麻木不仁。

●[路滥早脱鞋] 意为:当某事出现不好苗头时,要暂停进行或及早采取措施之不要存侥幸心理,掉以轻心。滥:湿。

●[躲躲别人雨伞下] 谓靠别人照顾和庇护。

●[锣杂鼓里筛] 意谓不该把两件烦难事扯在一起。

●[鼻涕流嘴里顺路] 比喻办某事顺便把另一事也办好。

●[和尚问先生, 明朝还有个明朝] 讽刺现实生活中某人在某种场合借题发挥,为自己失道而解脱或忽悠作祟,故意为难别人的卑劣行为和可耻现象。

●[月光影当银番钱] 讽刺性某人抱有幻觉,见风便是雨,并为达到某个目的而异想天开,但终因脱离实际使理想成为泡影的空想思维。

●[俩亲家上茅坑]指看到两个人互相客气,你推来,我推去的,特别是温州人出手大方,经常两人为买点东西,你讲你出钱,我讲我请客,结果两个人推来推去,别人看到便会笑说,好像“俩亲家上茅坑”似的,这么客气。

●[重五卖菖蒲是短命的生意]不少人在说话中为了证明某件事是临时性的,或者某种事物只是一次性的,都喜欢用这句俚语。

●[老起八月的茄种恁]长辈见晚辈“人小嘴老”,便会用这句话讽刺他,因为在温州农村,八月份的茄子已老,将作为种子留到第二年使用。

●[门神贴反爻]贴门神时,两张画像本是侧面相对,贴反了则变成背向反目。意为两人因意见不合,互不理睬。

●[字眼断个北,妆起次三国]讽刺不懂学问的人还天天在别人前面炫耀自己的才华。

参考资料:《鹿城街巷记忆》中国文联出版社

《鹿城古街坊俚语趣释》作者 金文平

《温州老照片》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编辑 陈 复

美编 薛 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