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迭代升级什么意思(十年产业迭代的)

来源:【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产业迭代升级什么意思?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产业迭代升级什么意思(十年产业迭代的)

产业迭代升级什么意思

来源:【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

暑退秋澄气转凉,遂昌云峰街道洋浩区块宇恒电池有限公司新工厂的工地上,却依然是一派火热的建设场景:一台台施工机械马力全开夯土打桩,为即将拔地而起的厂房昼夜奔忙。未来两年内,应用于各种场景的锂电池将从这里发往全球各地,3G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项目的年产值可达30亿元。

10年前,遂昌县龙板山区块低丘缓坡开发利用项目开工,翻开了遂昌工业园区建设的崭新篇章。10年后,新建厂房鳞次栉比,企业生产热火朝天,工业园有了新的“身份”:浙江遂昌经济开发区。

10年磨一剑,遂昌经开区的工业版图从最初的1.27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13.5平方公里。2021年,经开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33.13亿元,历史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37.28亿元。在这片充满想象空间的土地上,新材料、精密机械、精细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

曾因“五朵金花”名噪一时的遂昌工业,在经历卧薪尝胆之后,驶入了风驰电掣的快车道。

不毛之地变身“希望田野”

名震一时的“五朵金花”,曾是遂昌人的骄傲。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钢铁总厂、造纸厂、纤维板厂、林化厂、利民化工厂等五强企业,在开展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基础上,上马了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领行业之先。”据遂昌县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毕丹雯回忆,那时的遂昌已基本形成轻重工业并举、中小企业共存的发展态势,成为引领丽水工业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

然而,伴随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用地捉襟见肘、基础设施落后和产业配套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也纷纷凸显。

如何破题?一方面,遂昌投资改建全长11.555公里的龙潭至梧桐进城公路,为加快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则以试点与合作为切口,着手解决空间、资金等方面的问题。

遂昌经开区经济发展科的蔡晓磊,于2011年8月入职当时的工业园区,先后参与征地拆迁、招商引资等工作。在他看来,正是2012年龙板山区块低丘缓坡开发利用项目,为遂昌工业发展拓宽了版图,搭起了框架。

“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和山海协作共建产业园区平台,为工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蔡晓磊告诉记者,以此为契机,遂昌提出“在空间上东进西拓,在产业上扬长补短”的发展思路,将龙板山区块和古院区块分别以工业新城和城市新区进行规划建设,在服务当下的同时,支撑起未来发展新局。

2012年5月,在做好规划方案的基础上,遂昌召开低丘缓坡开发征迁动员大会,正式拉开了遂昌工业版图迭代的恢弘序幕。

以龙板山低丘缓坡和毛田二期、石材园区开发为重点,2012年,遂昌工业园区新开发面积1020亩,产业空间得到了有效拓展。

在这一年,毛田二期完成场平工程,洋浩区块五条主干道市政工程进场施工,龙板山启动地块场平工程形成350亩平整用地……与此同时,工业园区着手编制《遂昌县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和《遂昌县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以明确区内各个区块产业发展定位和方向。

一年间,低丘缓坡改造项目高歌猛进,势如破竹。龙板山区块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展现了遂昌工业发展的决心与效率。

工业新城迎来“投产风暴”

在新开拓的工业版图上,金属制品、装备制造、新材料、精细化工、节能环保和新能源这六个产业园根结盘据,“一区六园”的功能定位逐渐明晰。

“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残酷。”据遂昌经开区规划建设科工作人员王亮回忆,2013年起,工业园区出现了企业破产倒闭的现象,到2015年底,共有21家企业的23宗厂房、土地使用权进入司法拍卖程序,有6个企业项目涉及诉讼案件被法院下达执行裁定书,另有9家企业因其他因素长时间停产或退出,涉及土地面积828亩。

“那几年,市场下行压力增大,企业投资信心减弱,招商引资形势严峻。只要有企业进来,我们都欢迎。”王亮说,2016年,浙江琅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聚维酮系列产品等项目相继投产,让龙板山区块投产企业实现了零的突破,工业园区也开始从“筑平台、打基础”转入“引项目、聚产业”的加速期。

痛定思痛,大家一致认为,要让空间平台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必须精准发力、主动出击、靠前招商。于是,招商干部与各驻外地招商小分队密切配合,促使意向企业项目加快招引落地,同时不断加强对企业的服务指导和跟踪监管,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改由企业书面承诺代替前置审批条件,实现企业项目入园到开工时限缩短至50个工作日内。

与此同时,园区积极为破产、停产企业牵线搭桥,创造企业重组转让条件,为园区闲置土地资源觅得新生机。2016年,永上特材有限公司经“腾笼换鸟”落户遂昌,并与哈工大、兵科院等名校大院合作开展技术研发,一举拿下了30余项发明专利、实用型专利和省级新产品新技术,于2019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以永上特材为代表,2016年11月,遂昌工业园区大桥区块第一批22个腾笼换鸟项目集中投产,12月又迎来新一轮“投产风暴”:13个总投资5.37亿元的生态工业项目集中投产。

数据最有说服力。2016年,遂昌全年累计新投产生态工业项目23个,完成实际投资9.2亿元,实现了“投产企业数、闲置资产处置数、招引企业数”三个全市第一。

招商引资跑出“加速度”

2021年12月,作为遂昌经济发展主阵地的浙江遂昌经济开发区正式成立。

连日来,在浙江弘利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7万吨的光电专用环氧树脂及其功能材料项目现场机器轰鸣,推土机、挖掘机正加紧平整土地。这一项目总投资7.5亿元,投产后产值可达32亿元,是遂昌招大引强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遂昌经开区全力开展特色招商、资源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不断加大加强精准招商力度。2019年至2021年,工业园区引进了47个工业项目,其中33个为亿元以上,2个为10亿元以上,完成合同引资150.34亿元。

浙江宇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新能源储能电池,是遂昌今年落地的大项目之一。“总投资11亿元,用地100亩,主要生产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等。”毕丹雯告诉记者,在洽谈的前期,他们了解到这个项目的用能总耗可能比较高,便联合发改等部门第一时间帮助企业做好相关工作,确保了项目能评的及时获批。为保障企业正常生产与经营,管委会还协调孵化园厂房落实过渡生产,目前企业已进行试生产。

围绕“全年落地项目18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5个、制造业项目占比不低于60%”的目标,遂昌扩大招商半径,力求在重点区位、招大引强、产业配套上取得突破,吸引“大而强、新而特”的优质企业。

“我们正围绕平台二次创业,突出产业层次提质,主攻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生命健康三大产业方向,瞄准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产业拉动力强的高端产业项目,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毕丹雯说。

时间的刻度,记录着前进的足迹。10年来,道路在变,风景在变,园区在变,一个生机勃勃的遂昌经开区,正不断展露非凡的雄心与行动力。

本文来自【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