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整治微信群想到的(由整治微信群想到的)

由整治微信群想到的(由整治微信群想到的)(1)

继前几天高中校友群被要求解散后,工作用群也在着手治理,除了我解散一个工作群外,还经受了其它几个群被解散的事实。

这样下大力整治工作群乱象,据说是为了保密,之前有关于利用微信群转发涉密信息的类似通报,虽然这种泄密都不是主观上的,与故意泄密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毕竟是带来了一定的危害,给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被动。

我认为,整治一下这种乱象非常有必要。因为微信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了一些隐患,有些还不仅仅是隐患的问题,而且造成了实实在在的危害。但这好似只是表面现象,其深层的原因还是因为互联网的发展为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提供了利用互联网的漏洞或者是管理上的疏漏来达到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

由整治微信群想到的(由整治微信群想到的)(2)

除了上述涉及工作涉密之外,还有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的泄露、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让太多人遭受重大损失。其实这样的伤害最终还是人性之恶带来的,如果人人都遵纪守法,用道德规范自己,就不会有上述不和谐事件的发生。

对于上述违法行为,国家相关机关肯定会对此采取越来越严的打击力度,也会制定更加规范的法规来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但我想说的是我们个人也要提高防范意识,在享受互联网带来方便的同时,一定要加强个人信息(隐私)的防护意识。

美国中情局工程师斯诺登曝光的“棱镜门”丑闻,想必大家到现在还会有不寒而栗之感吧,也许正是因为斯诺登了解得太多,所以他从来不采用刷卡消费,无论购买什么都是现金支付。在他逃离美国的当天,他切断了一切网络,包括本人的手机、笔记本电脑都进行了“脱网”处理,他所掌握的大量内幕资料都存贮在不曾联过网的电脑(笔记本)上。因为他知道,只要一旦登录互联网,自己的行踪就会暴露,自然也就不可能顺利逃离国境。

由整治微信群想到的(由整治微信群想到的)(3)

我们当然不用像他那样“谨慎”,但一些防护意识还是有的,如:不随便点击陌生人发来的链接、不相信陌生人“忽悠”、不接听来历不明的电话等等,只要心不为利所动,一般就不会上当受骗。即使个人信息或隐私因泄露而受到讹诈,也可以通过报警来处理,而不是随便私了,从而助长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自古就是邪不压正,只要行得正坐得端,就不怕小鬼半夜来敲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