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汽车市场前景(甲醇经济与甲醇汽车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作者:雷洪钧

甲醇汽车市场前景(甲醇经济与甲醇汽车是不同的两个概念)(1)

魏安力先生于2022年08月22日在《今日头条》发表一篇题为《不懂装懂 不同道就诋毁 此风不可长》的文章,是针对笔者前几日在国内网站发表的题为《提倡发展甲醇汽车是李书福在忽悠专家?还是专家在忽悠李书福?》一文的批评,笔者笑对相关批评与质疑,为实现行业更好地蜕变和发展,特回复如下:

一、诋毁他人,魏先生如此对行业发展真的好吗?

魏先生的原文:“如此缺乏专业知识的文章、如此不懂能源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内涵的文章、如此低劣文风的文章、如此缺乏教养(直接攻击人身尊严)的文章,怎么会出现在今天的汽车行业(实际是新兴的相关产业)中。文章表述的滑稽观点和败笔之处,大有令中国汽车工业从业读者脸红和为之羞愧之感!”

上面文字里,魏先生用了四个“如此…”恶毒的排比句,最后一句是“令中国汽车工业从业读者脸红和为之羞愧之感!”太恶心了。

请问魏先生,笔者对行业发展中的一些现象,表达了个人观点,是做了不要“脸”的事,还是出卖了“灵魂”?

请问魏先生,你在哪里看到了,阅读过笔者这篇文章的读者“脸红”了,或者有“羞愧之感”了。

请问魏先生,笔者从事汽车专业工作43年,带出了汽车工程专业研究生上10名,目前依然工作在汽车生产、研究、教学第一线。魏安力先生,你在哪里看出了笔者“缺乏专业知识”了?

请问魏安力先生,笔者在这篇文章中,哪有一句是直接攻击人身尊严了,攻击了你吗?

请问魏安力先生,提倡发展甲醇汽车,质疑电动汽车是你个人观点和立场,就不允许别人提倡发展电动汽车,质疑甲醇汽车吗?

请问魏先生,你上面是文字,是不是在骂街?是不是在诋毁他人?

二、信口开河,魏先生如此对行业发展真的好吗?

魏先生的原文:“不知是自我羞愧,还是自觉无聊,或是背离了能源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大方向,被点击批评等原因。此网站删帖速度和自认不妥的精神,包括及时纠偏的行动还是值得肯定,所能希望的就是真实地实事求是地认错了。”

网站方面告知笔者,这篇文章,由于网站在维护的原因,外面浏览有些困难,过几天就好了。实际情况是,一是笔者不知网站在维护的事情,二是网站也没有删帖。

请问魏先生,你从哪里知道的,笔者发表对汽车行业发展的个人观点,“是自我羞愧,还是自觉无聊”了,你是如何知道,笔者自己把文章删掉了。

做学问,错了就改,是基本原则。而魏先生信口开河,窥视他人的做法,是在做学问吗?

三、中国人关心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有错吗?

魏先生原话:“送一句善意提示:你把自己该做的工作做好,把该布的局布好,把该服务的地方服务好,多好啊!仔细想想,你攻击别的产业其实根本没有必要,一是你攻不倒,二是你不懂,三是你不配,你说对吧?”

请问魏先生,你是如何知道的,笔者关心中国汽车的发展,不是自己分内工作?笔者攻击过甲醇汽车吗?笔者在研究甲醇汽车市场发展不起来原因,有错吗?将研究成果分享给同行,有错吗?

四、甲醇经济与甲醇汽车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甲醇是十分重要化工原材料,用途很广、用量也大,甲醇产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是的,发展甲醇经济还大有潜力可挖。这是大家知道的常识。

8年前,笔者也是甲醇汽车的改装者,也拿甲醇改装汽车,开过一年多。受一位从德国留学的博士影响,也从事过车载甲醇氢能系统的研发。后来这位博士,向笔者咨询过车载甲醇氢能系统、车载甲醇增程器,在国内为什么没有市场?

笔者结合自己实践,告诉对方。汽车空间太小了、要求比较苛刻。目前载甲醇氢能系统、车载甲醇增强器,在技术上,还无法满足汽车苛刻环境的要求。后来这位德国留学博士就专心去研究船舶动力甲醇燃料应用了。

笔者也一直提倡用甲醇来存储新能源(风能、太阳能发电)。甲醇运输比氢气运输更安全、更经济。在大型充电站用甲醇发电,将甲醇还原为电,为电动汽车充电,还是比较科学、可靠、稳妥的方案。

内燃机是一个专业,汽车又是一个专业。内燃机用到汽车上,就叫发动机了。汽车目前有两种发动机,一种是内燃机,另外一种是电动机。由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加上动力电池比能量瓶颈的突破,电动机作为发动机替代内燃机是汽车行业发展必然趋势。

要将内燃机应用到汽车上来,将内燃机开发成汽车发动机,又是一个细分专业。同理要将工业电机开发成汽车发动机,同样又是一个细分专业。

笔者体会,发现一些内燃机专业专家和学者,汽车专业知识太少了。上面提到的德国留学博士,回国后积极推进甲醇在汽车上应用,没有一点进展,就是一个例子。从公开的资料中,可以看出,魏先生也是其中的一位。

五、要不要发展甲醇汽车,谁说了算?

汽车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许多地方汽车产业已经第一支柱性产业。有一位国家统计局的专家公开演讲中,告诉大家,汽车链很长,涉及50多个就业岗位。

发展什么类型的汽车?内燃机专业的人,说了不算;汽车专业的人,也说了不算。必须站在国家能源安全高度、国家产业布局高度来思考和规划。也就是说要不要发展甲醇汽车?必须是国家层面汽车产业规划说了算。

目前的困境是,国家层面汽车产业规划里,没有提倡要发展甲醇汽车。国务院汽车规划里,是提倡发展新能源汽车。这里“新能源汽车”,具体地是指电动汽车,还用去钻牛角尖吗?甲醇汽车能贴上新能源汽车的标签吗?

吉利李董事长是一个精明的商人,20年前,他说过:汽车不就是“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吉利汽车坚持研发、生产甲醇汽车,是他的权力。对商人而言,最关心的是盈利还亏本?而国家关心的是,发展甲醇汽车,能不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汽车产业链的安全。

目前中国能源主体是煤炭,其次是石油(汽油、柴油、天然元)。发展新能源(风能、太阳能发电。)的基本意图是将目前主体能源降到保障性能源。如果能实现这一目标,国家能源更安全。

汽车是耗能大户,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有助于减少石油(汽油、柴油、天然气)的依赖,有助于新能源(风能、太阳能发电)产业的发展。

是的,发展甲醇汽车也是多元化发展能源的思路。但是发展甲醇汽车,国家要投多少引导资金?能不能发展起,不是几个专家个人偏好可以决定的,发展甲醇汽车,企业是要赚钱的,同样也是投钱的。

六、发展电动汽车已经是国家战略

魏先生是业内人士,不知道中国政府意图是要提倡发展电动汽车吗?不知道发展电动汽车已经是国家战略吗?魏先生不知道北京市、上海市政府新能源汽车政策已经将增程式(插电式)电动汽车排除在新能源汽车之外吗?

魏先生不知道,电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是汽车发展趋势吗?这是全世界汽车人共同认识吗?

魏先生认为,甲醇汽车才是汽车发展的趋势,有科学依据吗?吉利公司坚持发展甲醇汽车好多年了,也开发了不少车型,投入太多的研发资金,卖了多少台?盈利没有?已经有多大市场规模?

魏先生一而再三地,提倡发展甲醇汽车。请问世界上哪一个国家甲醇汽车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了?国内许多地方也积极支持过吉利发展甲醇汽车。请问:

山西省甲醇汽车推广了多少台?陕西省甲醇汽车推广了多少台?贵州省甲醇汽车推广了多少台?新疆甲醇汽车又推广了多少台?

魏先生不遗余力提倡发展甲醇汽车,却没有提供过全过生产甲醇汽车的企业名单?没有提供过甲醇汽车生产和市场的销售数据。

魏先生一而再三地数落电动汽车的不足,是想扭转国家汽车产业战略?

七、国家宏观汽车政策为什么不提倡发展甲醇汽车?

是从事国家宏观汽车政策的工作人员,都是魏先生说的“不懂装懂”外行人,或者是“一是你攻不倒,二是你不懂,三是你不配”的局外人。显然不是。国家宏观汽车规划的出台是,中国汽车产业链顶级专家团队智慧的结晶。

企业为什么不积极响应国家汽车产业政策,不去多研发电动汽车呢,而要另辟蹊径去开发甲醇汽车呢。这是企业家个人情怀?还是企业家的个人偏好。

没有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没有汽车产业链企业的积极参与,中国甲醇汽车能发展起来吗?

国家宏观汽车政策为什么不提倡发展甲醇汽车?关心中国汽车发展的人,不去认真思考吗?不去认真研究背后的深层原因,寻找其中的答案吗?

人有两只眼睛,是平行的,所以应当平等看人;人有两只耳朵,是分左右的,所以不可偏听一面之词;人只有一颗心,有两个心房,所以做事不仅要为自己想,更要为行业发展着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