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最后结局高加林翻身(人生之路大结局)

4月10日晚间,电视剧《人生之路》更新出大结局内容。在最后的部分当中,高双星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了教师资格证,回到陕北学校教书。高加林和高双星最终和解。这样的结局,我个人是认可的。当然,在《人生之路》当中,高加林的感情婚姻问题,则未尝不是剧作的巨大遗憾。

人生之路最后结局高加林翻身(人生之路大结局)(1)

大结局部分,刘巧珍在上海开了中央厨房的公司,已经成为真正的董事长。而高加林创办的文学网站,也已经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可是,剧情内容当中,高加林终究没有和刘巧珍在一起。刘巧珍和马栓的孩子,一直叫高加林为舅舅。

远在美国的黄亚萍,和高加林也没在一起。大结局的内容当中,黄亚萍和高加林虽然都是单身,且保持着彼此的联系,但两个人一个不愿意回国,一个也不愿意离开上海。在这种状态之下,高加林和黄亚萍成为了朋友和恋人之间的关系。

人生之路最后结局高加林翻身(人生之路大结局)(2)

作为一部偏向写实、偏向写人性的电视剧作品,这种“禁欲主义”的结局,显然是不够深刻的,失之于想当然的。和路遥先生的《人生》相比,这部《人生之路》在人性深刻方面,则差距相对较大一些了。我这里,想重点聊一下关于“性”的深刻。

在路遥担任署名编剧的电影《人生》当中,高加林和刘巧珍是有“柴禾垛”和“过星期天”这样的桥段的。显然,路遥老师并不回避高加林和刘巧珍这对儿青年男女之间展开的爱情基础上的性的交流。这些桥段,放在八十年代,是有很大的进步意义的。

人生之路最后结局高加林翻身(人生之路大结局)(3)

回到电视剧《人生之路》当中来,在角色们面对“性”这个问题的时候,这部电视剧彰显了自己错误的“禁欲主义”。在电视剧的前半程当中,高加林进入县城工作,刘巧珍去看高加林,刚进屋,就拥抱高加林,就亲吻等等。这些,都是非常不错的桥段,且符合电视剧的播出尺度。

这些内容,是把人当作人来写了,来演了,大家是有七情六欲的。可是,在《人生之路》的后半程当中,男女主角们一下子都过上了“无性”的生活,这便是非常错误的塑造方式。马栓去世之后,刘巧珍率先过上了这种“无性”的生活。而黄亚萍和高加林之间,则一直保持着只恋爱不进一步交流的关系。

人生之路最后结局高加林翻身(人生之路大结局)(4)

等于说,剧作后半程当中,一直到高加林一把岁数了,都是处于这种“无性”的生活状态当中。从不到三十的小伙子,都已经四十好几的中年人,高加林都是不需要这种生活的。这才是该剧当中最为奇怪的。高加林为什么不需要这种生活呢?

我们也不禁要问,在《人生之路》的后半程当中,不仅只有高加林不需要这种生活,黄亚萍也不需要,刘巧珍也不需要,甚至于回陕北的高双星不需要,高双星的前妻,也不需要。在这部电视剧的最后,近乎全部的青年,都不需要这种生活了。

人生之路最后结局高加林翻身(人生之路大结局)(5)

他们为什么被编剧“不需要”了呢?我认为,这是编剧创作技巧上的拙劣造成的。如果中年人高加林需要这种生活,那他就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合法的伴侣,就需要在刘巧珍、黄亚萍或者别的喜欢高加林的女性角色当中找另一半。编剧们对于角色故事的创作,因为出现了问题,造成了高加林选谁,都会得罪观众。

结果,编剧们搞出来的大结局,便是高加林、刘巧珍和黄亚萍,都不需要这种生活了。甚至于把这种不需要上升为圣洁的高度:高加林和黄亚萍的这种相互雅望,成为多么纯洁的事情。但从青年成长起来的老编很清楚,正常人,是需要每周有几次这样的夫妻生活的。若是没有,实在是不正常的人。

人生之路最后结局高加林翻身(人生之路大结局)(6)

反观高双星和前妻陈秀礼的故事,也是如此的问题。去了陕北的高双星,和留在上海的陈秀礼,如何解决这个夫妻两地生活的问题呢?如果不直面这个问题,就无法让这部电视剧落脚在真实上。难道为了剧情能够自圆其说,必须要全员禁欲吗?

要把人当作人来写,要让人有基本的欲望需求,这是创作的底线。而且,正常的夫妻生活,是电视剧创作当中最应该直面的。搞成全员禁欲的样子,并不高尚,亦不高雅,只能说是编剧创作技法上的相对低端。从这个角度来讲,《人生之路》的大结局,令人失望。(文/马庆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