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张有成曾智救毛泽东(木匠张有成曾智救毛泽东)
如果有人说:“我要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种一颗草籽,然后有朝一日我要把整个沙漠都变成绿洲!”
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认为他很伟大,但却是在痴人说梦。
但是,有一个人却做出了比这件事伟大亿万倍的事业!
他把革命的星星火种变为燎原之火,他使革命的熊熊烈焰燃遍了整个神州大地,他让祖国的山河旧貌换新颜,他让祖国的日月换了新天!
这个人就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图1
毛主席是震古烁今的不世伟人,但同时,他也是一位普通人,一位眷恋着自己家乡的普通人,一位深爱着自己乡亲的普通人。
新中国建立后,毛主席非常关心家乡的建设和乡亲们的生活,而且不止一次接家乡的乡亲和亲人到北京小聚。
其中,就有一位曾经帮助毛主席脱险的木匠,他还曾经给毛主席写信抱怨没有酒喝。毛主席在百忙之中亲笔回信安慰了这位乡亲。
那么这位木匠和毛主席之间有什么样的故事?
他找毛主席要酒喝的愿望满足了吗?
毛主席还有哪些故土情结的趣闻轶事呢?
机智的“四哥”毛主席所写的诗词、评论文章、议论文章为大众所熟知,但是一般人不知道的是毛主席年轻时还写过一篇描绘家乡美景的散文。
据史学家考证,这是毛主席一生中写过的唯一一篇散文。
图2
1951年5月,毛主席接到了一封来自家乡的书信,思绪一下回到了几十年前。
张有成和张四维是毛主席外婆家的邻居,贫苦出身。张有成行大,是个木匠,手艺精湛。张四维排行老四,头脑聪敏,乐于助人。
因为外婆家的很多木匠活都是交给张有成来做,所以毛主席在少年时期,随父亲回外婆家的时候,就和他们兄弟二人非常熟识。
毛主席称呼他们为“张一哥”和“张四哥”。
图3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毛主席毅然参加了湖南新军投身革命,而且还拉上了张氏兄弟一起从军。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后,毛主席返回韶山老家组织农民运动,张氏兄弟深受毛主席的影响,成为了当地农会的骨干。
1925年初,毛主席在韶山开办农民夜校,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在韶山的第一个党支部,带领乡亲们打土豪,分田地。这就引起了当地土豪劣绅的极大仇视。这些人不断要求当地反动政府抓捕毛主席。
7月里的1天,毛主席化妆成一名农村医生,坐着轿子去离韶山冲不远的如意杨家庄开会。张有成和另外一名乡亲负责抬轿子护送他。
图4
半路上他们遇到了当地反动民团的检查点。
荷枪实弹,气势汹汹的反动团丁拦下轿子就大呼小叫地问看没看见毛主席。
张有成放下轿子,神情坦然,很随意地答道:“不认识这人,更没看见!”
团丁们又追问:“轿子是什么人?”
“郎中先生。”张有成一边擦汗,一边回话。
“让我们看看!”团丁吼道。
张有成立刻装作生气的样子顶了回去:“我们家有人病了!都要死了!你这不让去,要出人命怎么办?”
图5
“郎中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让他们看看就是了。”此时,毛主席在轿子里稳如泰山地插了一句话。”
“还让不让走!一会人该死了!咱赶快走!”另一位抬轿子的乡亲这时也见缝插针地吼了一句。
团丁一看两个轿夫如此心急如焚,而且轿子里的人也没什么异样,就摆了摆手骂道:“快滚!”
就在毛主席在如意杨家庄开会的时候,反动团丁们就扑到了他在韶山冲的住处,结果扑了个空。开完会后,毛主席又在乡亲们的掩护下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避开了敌人的搜捕。
图6
后来毛主席和张有成才得知当时是湖南反动军阀赵恒惕专门派人来抓捕毛主席,而且是要“就地正法”。毛主席在机智的张有成和乡亲们的掩护下,成功地逃过了此劫。否则,中国的历史很有可能会改写。
收回思绪,毛主席立刻安排给他来信的“张一哥”和“张四哥”速到北京小聚。
因为张四维家中有事,所以1951年9月,张有成随毛主席的族兄毛宇居一起来到了北京。他在解放后进京的毛主席老乡中算是很早的一批。
张有成受到了毛主席的热情接见,见面时,毛主席紧紧握住了他的手激动地说道:“张一哥,终于把你盼来啦!欢迎,欢迎!”
在京期间,张有成受到了毛主席的特殊礼遇。
图7
会面的当天晚上,毛主席设宴款待,饭前,还把李敏和李讷叫到跟前,让他们称呼张有成“大伯”。而且,毛主席知道张有成喜欢杯中之物,特意安排了好酒让他痛饮,席间还频频与他推杯换盏,一片温馨祥和。
张有成在北京住了一个多月,毛主席安排专人带他游览了北京和天津的名胜古迹。虽然日理万机,但是毛主席一有空就会找张有成拉家常,同时还嘱咐张有成回去以后每年要来几次信,不谈别的,只说“家里的事情、村里的事情、开心的事情、不开心的事情”。
张有成临走前,毛主席还与他和毛宇居、文梅清一起合影留念,气氛格外祥和。
图8
正对照片,最右侧是张有成。
此外,毛主席特意送给他一件呢子大衣、一双皮鞋、一顶帽子和一口皮箱。在张有成回到老家后,毛主席指示当地政府每月给他发放150斤大米,对生活进行了妥善安排。
这倒不是毛主席对张有成的特殊照顾,在早年间,张有成也是在毛主席的鼓舞下,参加过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和农民运动,也算是老革命了。
张有成回到家乡后,没有吹嘘自己受到毛主席怎样怎样的接见和款待,只是一个劲地告诉乡亲们“毛主席很想念大家”。他也按照毛主席的嘱托,经常给毛主席写信,汇报家乡的各种情况和见闻。
1952年夏,韶山大坪一带出现缺粮的情况,乡政府为了节约粮食,就出台了禁酒令,不允许用粮食酿酒。好爽好饮的张有成喝不到酒,对这个政策很不满意,就写信给毛主席发发牢骚。
图9
同年7月7日,毛主席亲自给他回了信,在信中,毛主席询问了当地缺粮的情况,但没有为这位救过自己命的老兄“走后门”,只能劝他息怒,再坚持几天,等到秋收粮食多了以后,禁令兴许可以解除,到时就能继续喝酒了。
而且,毛主席同时还给自己的族兄毛宇居写了一封信询问当地的情况,直到后来得知家乡粮食增产,情况好转后,心里才踏实。
图10
不过,当年冬天,张有成生了一场疾病去世了,丧事简办,消息也没通知毛主席。
1953年8月,张四维写信给毛主席,毛主席才得知这位救命恩人去世的消息,甚为悲痛,并亲自回信致哀“有成兄病逝,深为悼念”。
毛主席对家乡的眷恋,不但体现在对乡亲的热忱上,还体现在很多生活细节当中,其中有些还颇为有趣。
乡情毛主席作为湖南人,非常喜欢吃辣椒,在江西根据地的时候,贺子珍同志就帮他四处寻找。而且毛主席还因为辣椒,对贺子珍同志发过一次火。
有一年夏天,贺子珍同志好不容易找到一大把辣椒,炒了一大碗,毛主席笑得合不拢嘴,上顿吃下顿吃。
但过了两天,贺子珍同志一闻,辣椒有点变质,于是就倒掉了。毛主席中午吃饭时,发现辣椒没了,一问是倒掉了,气得火冒三丈高,饭盆都扔地上了。
图11
晚上时,毛主席得知是因为辣椒变质了,赶快又向贺子珍同志真诚地道了歉,还不如惋惜地说:“其实再煮一煮,还能继续吃的。”
后来在西柏坡的时候,有一次苏共中央政治委员米高扬到访,非要和毛主席比谁喝酒喝得多。毛主席闻之,就拿起一根红辣椒,对他说:“不吃辣椒不革命,我喝酒不行,你吃辣椒行吗?”
米高扬看着毛主席吃得起劲,觉得这么一小根辣椒不算什么,就吃了一口,结果辣得直叫。
于是,他喝一杯酒,毛主席吃一根辣椒,最后米高扬喝到不省人事,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醒,也就不敢和毛主席再提喝酒的事了。
图12
毛主席晚年的时候,因为身体不好,吞咽都有些困难,就叫工作人员把辣椒磨成面儿,放在小碟里,吃饭的时候用别的菜蘸一点,然后会高兴地说:“好香呀!一直辣到脚尖了!”
除了家乡的辣,毛主席还对家乡的长筒纱袜情有独钟。
毛主席小时候就一直穿母亲亲手缝制的长筒纱袜,这个习惯整整伴随了一生。
这种老式的长筒袜,都是用棉纱纺的,长及膝盖。不但舒适,而且耐穿。但就是有个缺点,袜口的弹性小,穿久了以后会松,袜子就会松松垮垮地掉到脚踝。所以,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一不留神,老人家就会“出洋相”。
1962年,毛主席的好友,美国作家斯诺在采访老人家时就注意到纱袜“慵懒”地堆在脚踝上了。
图13
所以,从那以后,毛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就多了两项工作,一个是老人家在有重大活动时,帮助用别针别好袜筒,别再掉到脚踝,影响老人家的形象。一个是在接见外宾时,提醒老人家把脚收一收,别把袜子上的补丁露出来。每次李银桥同志提醒的时候,毛主席都会向他会意的一笑。
虽然毛主席对家乡万分眷恋,但在1927年他离开家乡以后,余生中也只再回去过两次。
茅棚《七律·到韶山》是毛主席在1959年,回到阔别32年的家乡后挥洒而书的。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就想回家乡看看,但由于工作繁忙,实在无法脱身。于是就委托毛岸英同志代为回乡省亲。
在毛岸英同志动身前,毛主席还特意嘱咐他在离韶山老家10多里开外就要下马,然后步行进村,这是对家乡、也是对家乡人民最起码的礼貌。
说完后,毛主席又向儿子反复交待,需要看望哪些亲人和乡亲,如何说话,送什么礼物,等等,他都做了详细的安排。
而故乡人民也没有让毛主席丢脸。在抗美援朝中,韶山人民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捐献了一架“毛主席故乡号”战斗机。大批韶山的热血后辈奔赴朝鲜战场,到1952年,就有50名韶山冲的优秀健儿在朝鲜沙场捐躯,其中就包括毛岸英同志。
图15
1959年6月25日下午,毛主席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当他走进招待所的一瞬间,就看见了对面毛家的祠堂,往事立即一一浮现。
就在1927年,也就是在自家的这座祠堂门口,他对前来送行的乡亲们许下承诺:革命不成功,决不回家乡!
现在,他兑现了诺言,终于回来了!
图16
第二天早晨,毛主席在祭扫父母之墓后,就直接去了他的老屋——上屋场。
望着久违的老屋,没有什么变化。毛主席想起很多往事。
他想起了爷爷、父亲、母亲。
他想起了他的两位弟弟,想起了他们小时候一起的玩耍,而作为哥哥,他把弟弟们带上了革命的道路,却没有把他们再带回来。
走过堂屋,毛主席到了老屋过去的厨房。一切都和原来几乎一样,就连炉子上吊铁水壶的那根茶树杈和原来的都很别无二致。
图17
毛宇居一直陪同在毛主席身旁,他是毛主席的族兄和老师,他告诉毛主席说屋里一切基本上都是老屋原来的东西,都是邻居们给精心保留下来的。
毛主席感动地说:“谢谢乡亲们。”
在韶山水库游泳的时候,毛主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向自己的部下开口,希望为自己做一件“私”事,就是在退休后,能在附近为他搭个茅棚。
后来,湖北省委为毛主席在滴水洞建造了几间办公小楼,毛主席在1966年6月曾在这里秘密住过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一共住了12天。
图18
在离开前,因为没能和乡亲们见面,毛主席不免伤感和遗憾,在小轿车启动后,毛主席在屋子里足足又坐了一盏茶的功夫才缓缓起身离开。但,老人家终没能如愿,他也没想到这一别将是永诀。在临终前,毛主席还再惦念叶落归根,还希望能再次回到自己的“茅棚”。
谨以此文献给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韶山人民的杰出亲人,毛主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