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缓存读写规则(一文读懂浏览器存储与缓存机制)
原文链接:http://segmentfault.com/a/1190000040831850Cookie,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浏览器缓存读写规则?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器缓存读写规则
原文链接:http://segmentfault.com/a/1190000040831850
浏览器存储Cookie
Cookie 是 HTTP 协议的一种无状态协议。当请求服务器时,HTTP 请求都需要携带 Cookie,用来验证用户身份。Cookie 由服务端生成,存储在客户端,用来维持状态。
通常 Cookie 由以下值构成:
名称(name)
值(value)
域(Domain)
值(value)
路径(Path)
失效时间(Expiers/Max-Age)
大小(Size)
是否为 HTTP 请求(HttpOnly)
安全性(Secure)
提示:域、路径、失效时间和安全性都是服务器给浏览器的指示,它们不会随着请求发送给服务器,发送给服务器的只有名称与值对。
Cookie 有一些限制,它可以设置有过期时间,但是如果没有设置,则会和 session 一个级别,一旦关闭浏览器就会消失。
Cookie 拥有以下优点:
缺点则如下:
web Storage
H5 可以在本地存储用户的浏览数据,以前用 Cookie,但是 web Storage 更快速、安全。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而不影响网站性能,以键/值对存在。
web Storage 分为两种:sessionStorage 和 localStorage。
sessionStorage
sessionStorage 将数据存储在 session 中,当浏览器关闭就会消失。它具有以下特色:
- 大小 5Mb
- 页面刷新数据不会消失,页面关闭就消失。
- 不可以跨页面(仅在当前页面使用)。
- 使用 window.open 打开页面和改变 location.href 方式可以获取到 sessionStorage 内部的数据。
主要被应用在下面这些场景中:
localStorage
localStorage 会把数据一直存在客户端本地。其 API 提供了如下的方法进行操作:
下面是 localStora 的特性:
- 大小 5Mb。
- 可以跨页面。
- 永久存储,需要手动删除。
- 使用 window.open 打开页面和改变 location.href 方式可以获取到 sessionStorage 内部的数据。
它通常都被运用在下列场景中:
浏览器的缓存机制是将已访问过的资源进行缓存,这样当客户端下次访问时,就能直接访问已经缓存的资源,从而减少服务器请求次数,让页面能够更快地加载。
而判断是否访问缓存则是依靠 HTTP 的各种 Header,比如下面的这几种:
这些 Header 共同组成了 HTTP 的请求和响应,也支撑着浏览器缓存,但是这种缓存方式是有缺陷的。
首先,如果资源更新的速度是秒以下单位,那么这个缓存是不能被使用的。因为它的时间单位最低是秒。
其次,如果文件是通过服务器动态生成的,那么该方法的更新时间永远是生成的时间。哪怕文件可能没有变化,它也会自动更新,所以起不到缓存的作用。
强缓存
通常服务器会通知浏览器一个缓存时间,这个信息在 Cache-Control 和 Expires 中,浏览器通过这个判断是缓存否过期。如果时间未过期。则直接从缓存中取。这就是所谓的“强缓存”。
Expires
在 HTTP1.0 中。使用 Expires 字段来表示缓存的到期时间,即有效时间 当时服务器的时间。但是这种方式的缺陷是,用户只需要修改客户端本地时间,让客户端和服务器时间不一致时,浏览器就会判断缓存失效,然后重新请求资源。
Cache-control
Cache-Control 是一个 HTTP 协议中关于缓存的响应头,它可以由以下值组成:
协商缓存
如果未命中强缓存,即强缓存失效(可能是 Cache-Control 设置了 no-store 或 no-cache),则判断协商缓存。
Last-Modified & If-Modified-Since(HTTP1.0)
当第一次请求资源后,服务器会返回改资源最后一次修改的时间。之后再次请求时,服务器会对比 If-Modified-Since 和 Last-Modified 字段。如果两者相同,则表示资源未修改,返回 304 状态码。如果两者不同,则表示资源已经修改了,所以返回数据和 200 状态码(没有发送请求)。
但是如果服务器更新资源的时间单位为秒,而上面提到的方法是无法识别一秒内进行多次修改的情况的。同时如果资源更新的速度不到 1ms,也是无法生成新的最后修改时间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 HTTP1.1 中出现了一组新的字段:Etag 和 If-None-Match。
Etag & If-None-Match (HTTP1.1)
Etag 是 HTTP1.1 的属性。它由服务器生成并返回给客户端,优先级高于 Last-Modified。
在 HTTP1.1 中,当浏览器第一次发起 HTTP 请求时,服务器回返回一个 Etag。浏览器第二次发起同一个请求时,客户端会发送一个 If-None-Match,它的值就是 Etag。服务器会比较浏览器发送过来的 Etag 和服务器的 Etag,如果相同就将 If-None-Match 的值设置为 false,并返回304,表示使用浏览器缓存。如果不同,服务器就将 If-None-Match 的值设置为 true,返回 200 和新的数据。
网页加载速度的加快绝不仅仅是网速加快就能完成的,在我们流畅访问的背后,浏览器存储和缓存机制也功不可没,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增加对这个机制的了解。
对于准备成为一名优秀程序员的朋友,如果你想更好的提升你的编程核心能力(内功),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真材实料的厉害的程序员,不妨从现在开始!C/C ,永不过时的编程语言~
编程学习书籍分享:
编程学习视频分享:
整理分享(多年学习的源码、项目实战视频、项目笔记,基础入门教程)
欢迎转行和学习编程的伙伴,利用更多的资料学习成长比自己琢磨更快哦!
对于C/C 感兴趣可以关注小编在后台私信我:【编程交流】一起来学习哦!可以领取一些C/C 的项目学习视频资料哦!已经设置好了关键词自动回复,自动领取就好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