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问年龄怎么问(涨知识你的年龄放到古代应该怎么叫)

在古代问年龄怎么问(涨知识你的年龄放到古代应该怎么叫)(1)

初生的婴儿——赤子

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未满周岁的婴儿——襁褓

襁褓:亦作“襁保”、“强葆”,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如《后汉书•桓郁传》:“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二三岁的幼儿——孩提

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赵岐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亦作“孩抱”。

七八岁的儿童——龆龀

龆龀:儿童换齿。《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龆齿。”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垂髫

男子十五岁——束发

束发:男子十五岁。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为成童的代称。《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女子十六岁——破瓜

破瓜: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字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男子二十岁——弱冠

弱冠:男子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故用以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

三十岁——而立

而立:三十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后因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四十岁——不惑

不惑:四十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后用作四十岁的代称。

五十岁——知命

知命:五十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意谓到五十岁才懂得天命。后人因以“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在古代问年龄怎么问(涨知识你的年龄放到古代应该怎么叫)(2)

六十岁——耳顺

耳顺:六十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后以“耳顺”为六十岁的代称。

七十岁——古稀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七十至八十岁——耋

耋:七十至八十岁。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

八十至九十岁——耄

耄:八十至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一百岁——期颐

期颐:一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孙稀旦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方氏悫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后因称百岁为“期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