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台本怎么写?华丽与朴素共存--评介哈姆雷特
名著新译,雅俗共赏
——评介《莎士比亚经典名著译注丛书》之《哈姆雷特》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李华田
浩瀚书海何以择,莎剧经典当首选。这是我读完《莎士比亚经典名著译注丛书》之《哈姆雷特》(Hamlet)后的最大感受。作为"时代的灵魂"的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一1616)既属于英国,也属于全人类;既属于文艺复兴,也属于千秋万代。作为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既有文艺复兴的时代特征,又有崭新的现实意义;既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又有巧妙的艺术手法,还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为悲剧主人翁的哈姆雷特,既心地善良,又思想敏锐,还富于激情,堪称青年的楷模、时代的榜样。
《哈姆雷特》的写作时间约为1600-1601年间,其题材来源于丹麦史学家萨克索·格拉玛蒂库斯于12-13世纪之交完成的《丹麦史》,本是关于阿姆雷特(Amlethus)复仇的故事。莎翁在此基础上运用娴熟的艺术手法进行加工,扩大了题材范围,深化了思想内容,体现了时代主题。
哈姆雷特本受维腾堡人道主义思想的熏陶,当得知叔父克劳迪斯弑父娶母僭登王位的重大变故后,深感人间的冷酷、世道的黑暗。从此,他心情忧郁,佯装疯颠,实则审时度势,伺机复仇。他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对残无人道的丑恶现实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大声疾呼:"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与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For who would bear the whips and scorns of time, The oppressor's wrong, the proud man's contumely, The pangs of despised love, the law's delay, The insolence of office, and spurns That patient merit of the unworthy takes…?)(第三幕第一场)这是血与泪的控诉,是捍卫人道、伸张正义的呐喊。当然,哈姆雷特所考虑的不仅是个人复仇的问题,他感到人世间的一切都"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How weary, stale, flat, and unprofitable Seem to me all the uses of this world!)(第一幕第二场)。他所考虑的主要是为社会除恶、为人民除害的历史重任。他感到"丹麦是一所监狱"(Denmark is a prison.),"时代脱了节"(The time is out of joint.),认为自己应该勇敢地承担起济世扶艰的重任。这是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同反动的封建王权之间的斗争,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主流精神。
《哈姆雷特》是莎翁的代表作,是英国文学的经典,也是世界文学的不朽篇章。他不仅创造了伟大的思想内容,而且在塑造人物形象和使用语言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
莎剧立足于现实的社会生活,他所揭示的是现实中的本质,追求的是人间的真、善、美。正因为莎翁忠实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他塑造了反映时代特色和环境特征的多种多样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哈姆雷特》中有王子、国王、王后、朝臣、使臣、军官、土兵、教土、水手、戏子、掘墓人、贵妇、小姐等。他们性格不同、举止各异、言谈有别。如哈姆雷特生性敏感,善于思考;克劳迪斯阴险毒辣,奸诈狡猾;普隆涅斯欺世逢迎,腐朽透顶;葛特露水性杨花,贪图富贵;莪菲莉霞天真无邪,真爱一生。
正因为莎翁能采用现实手法刻画人物,使得《哈姆雷特》剧情生动而又丰富。哈姆雷特为新王安排"戏中戏",互相试探,步步进逼。克劳迪斯想借刀杀人,哈姆雷特将计就计。哈姆雷特装疯,莪菲莉霞真疯,先王鬼魂显灵,王子颇受启迪等,各个情节交相辉映,错综复杂,层层紧扣,波浪起伏,逐步扩展。
《哈姆雷特》的语言更充分体现了莎翁的语言风格——形象生动,富于诗意。剧中既有华丽的词藻,又有朴素的口语;既有文雅的诗句,又有祖俗的散文;既有抒情的独白,又有机智的俏皮话。如"生存还是死亡"的独白既富于哲理,又具有揭露性,是哈姆雷特矛盾心理的自我剖析。普隆涅斯对勒替斯的临别赠言,既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道理,又充分展示了朝臣权贵的老于世故和极端自私。剧中多次采用明喻、暗喻、讽喻等修辞手法,勾勒出一幅幅迷人的图画。如"吮吸甘蜜"指享受甜蜜的爱情;"监狱"喻示社会的黑暗污秽;"不要把肥料浇在莠草上"就是不要助长恶势力。
当然,莎翁持有人道主义的和谐原则,在他的笔下,王子始终是单独行动,孤军奋战,没有凭借他的良好的群众基础而登高一呼,发动民众来彻底摧毁封建旧势力和一切腐朽的传统习惯,这表现了莎翁的隐忧和创作的局限性。正是由于哈姆雷特孤军无援,又出现决策失误,虽大仇已报,自己也命丧黄泉。再者,哈姆雷特假疯,使得莪菲莉霞误以为"美妙的银铃失去了和谐的音调"(Like sweet bells jangled, out of tune and harsh)(第三幕第一场),承受不了巨大的精神打击而真的发疯了,最后惨死。这两点虽增强了悲剧的渲染力,却也让人深感痛惜。
此版《哈姆雷特》采用朱生豪的译文,文笔优美,语言流畅,从中可见一代莎学大师的艺术风貌。校注者再辅以注释,析疑辨义,对社会习俗、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宗教传统、词语掌故、版本异文等均加以阐释,更利于读者含英咀华,深入理解并充分欣赏莎剧的精髓,并怡情于莎翁所创造的真、善、美的境界。这也正是此书的编撰者所希望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校注者能站在前人的肩上,借鉴莎学巨匠的研究成果,做了许多补漏和堪误的努力,如"我是一个叫花子,穷得连谢谢也拿不出"(Beggar that I am,I am even poor in thanks.)(第二幕第二场),这样,更能再现原作的风貌。校注者还把"He smote the sledded Polacks on the ice."(他把那些乘雪橇的波兰人击倒在冰上。)进行勘误,改成"He smote the sleaded pollax on the ice."(他用沉重的长柄斧敲击冰块)。这样才更符合常情,必竟是两国相争,不斩来使,更何况是国王的会谈呢?从这些校注中充分可见新一代中华莎学使人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高度负责的处世原则。
作为《莎士比亚经典名著译注丛书》之一的《哈姆雷特》,在几代莎学使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如其他莎剧一样,为在中华大地普及莎剧,促进研究,繁荣创作起到他应有的作用。
(《哈姆雷特》威廉·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元升、马建军校注/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1月第 1版/16.00元)(莎士比亚经典名著译注丛书/阮珅主编)
注:本文原发表于《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1999年6月29日。稍有改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