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感人催人泪下的国产电影(看完这部3小时的国产电影)
“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
——余华《兄弟》”
又长又苦的《地久天长》在全国下线了,这部中国首次在柏林包揽了影帝影后银熊奖的电影,并没有因为荣誉带来热度,最终票房定格在了4467万。
不难理解,当996工作制从潜规则被摆上台面讨论时,普通观众都是将“看电影”作为暂时逃离现实生活的唯一途径。
人们热爱《复仇者联盟4》的好莱坞顶级视效,也喜欢《沙赞》沙雕轻松的节奏。
中国电影商业化之后,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票房几乎是肉眼可见的一个个扑街。
但是,一部分中国的导演仍然会将目光放在上世纪六十年带到八十年代之间。
第六代导演里,无论是贾樟柯、娄烨还是王小帅,他们还是执着于讲述这种如同时代剖面的「平民史诗」。
作为特定时期的亲历者,或许是出于责任感,亦或是对艺术作品的追求,从他们手里,创作出了像《山河故人》、《风雨云》、以及《地久天长》这样厚重又漫长的“异类”。
《地久天长》作为一部175分钟的电影,浓缩了中国40年的变迁,从知青返城、计划生育、国企下岗,再到南下淘金和下海潮。
经历过的人,可以再次看到那个时代晃动的影子,再次倒映在自己生命中。
没经历过的年轻人,也可以暂时从喧闹嘈杂的当下抽离。
通过这部电影,看看一代人坎坷的来时路。
1、知青返城(1979-1980年代初)
《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歌贯穿了整部电影。
它第一次响起时,屋内的人们回忆,知青返城分别,大家一起听着这首曲子抱头痛哭。
知青下乡始于1955年,大批量的知青返城则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期。
著名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就是当时的动员口号。
有过知青下乡经历的人,都明白“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种背景铺垫,侧面讲述了刘耀军与沈英明有过一同“下乡插队”,一起返城的深厚关系。
被时代碾过身体留下“共同痕迹”而建立起的关系,要比多年同事邻居深刻的多。
但是,在中国人情社会的逻辑下,深厚友谊就如同一块韧性极强的布,从面子到里子,捆绑住了两家人。
因为“关系亲厚”,所以无法痛快的报复和指责,这是人情社会独特的进退两难。
这也为后面的矛盾埋下伏笔。
2、计划生育 (1982年起)
计划生育在1982年被定为基本国策。
二胎政策在2015年正式放开,就在这一年,王小帅开始了对《地久天长》的构思。
电影《地久天长》中,造成刘耀军夫妇“失独”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是计划生育政策,沈英明的妻子李海燕,作为计生干部,手段凌厉的夺去了他们的二胎,妻子丽云也因此永久失去了生育能力。
第二个是独子星星的溺亡,直接导致这一结果的是沈英明的儿子浩浩的推攘。
电影中对身为“罪魁祸首”的沈家,进行了明显的“无害化”处理,将他们塑造成做错事的“好人”,甚至一辈子都对刘家愧疚不已。
这使得观众从心理上认为,是“计划生育”和体制导致了失独的悲剧。
真的是这样吗?
中国在建国后迎来过两次出生人口高峰,但是一直处于“地盘大、底子薄、人口多”的落后状态,尽管早在60年代国家就意识到了人口问题,但是因为民众普遍文化素质不高,避孕工具昂贵、相关知识无法普及,很难扭转他们对于后代子嗣的传统观点。
在那时的中国,“计划生育”的理念其实出现已久。
但是,在没有成为强制政策之前,民众还无法扭转理念之前,它根本不能贯彻下去。
在1970年末,上一次婴儿潮带来的新增人口,已经达到了生育年龄,而当时的社会条件和粮食产量,已经无法承载激增的人口。
当时的中国人口已经处于马尔萨斯陷阱临界值,这会在短期内导致更大的动乱和灾难。
马尔萨斯陷阱
政策是宏观、不近人情的,但是,人却是有血有肉、可以有所选择的。
在归咎体制的同时,人们往往会忽视,体制本身也是由个体组成。
王丽云的好朋友,计生干部李海燕就是“体制中的个体”。
她在电影中是体制底层的上层,也是被权力异化的典型。
在处理丽云二胎的事件里,她稳准狠的雷霆手段,毫无感情的围追堵截,丝毫不像是在对待一个多年的朋友。
“你这样我的工作压力很大。”“你老婆的肚子是你当家,但组织要当你的家。”在亲手将丽云送进手术室的时候,李海燕处于一种巨大的荣耀感之中。
此时她与体制巨擘融为一体,手执利剑,所向无敌。
这种快感淹没了她的“感情”和“良心”,无视眼前心碎一地的老友。
此时的李海燕,与车间里挂着的那块写着标语的宣传板,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3、国企改制 (1990年代)
失独之后,刘耀军家紧接着要面对下岗潮。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国企工厂,就如同一个完整的小社会,从食堂、幼儿园、医院到文化宫,样样俱全,很多员工都是“夫妻档”,交友圈子也都是在“单位”里。
图源:乌鸦电影
谁家发生点什么鸡毛蒜皮的事儿,第二天就传遍全厂。
稳定造就了圈子固化,也造就了「献完青春献子孙」的意识,三代人曾在同一家单位的奇特现象很普遍。
《钢的琴》剧照
讽刺的是,李海燕出于对让丽云失去生育能力的“补偿”,给她弄了一个先进个人的名额。
恰好就是这个先进名号,让丽云成为了下岗人员,这很国企。
毕竟「工人要为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
丽云听到下岗名单里有自己的一瞬间,委屈涌上心头,眼泪止不住的流。
却把脸倔强的扬起来看向远方,不想被别人看到。
其他人则是如释重负、心虚、暗喜。
下一个镜头,是数年后的南下的丽云,坐在船上,海上阳光刺眼,她拿起一块小小的手帕,试图遮住脸,徒劳的抵挡灼人的热度。
小手帕不能在阳光下保护一个人,如同个体浮萍般的命运,被不同形态的国家机器消耗,无力的被时代裹挟着流动。
175分钟的长篇故事,导演王小帅没有采用线性的叙事手法,而是将时间从20年的刻度断开,双线讲述,造成了一定的理解困难。
但是这种通过倒叙、插叙的手法,让同一个人物在两个年代间不断的切换,产生了如同海浪冲刷沙滩的效果。
刘耀军一家在时间的冲刷和历史进程的碾压之下,产生了沧桑又戏剧性的变化。
除了上述三个在《地久天长》中着重描绘的时代烙印外,电影还涉到了以下社会背景:
4 、“严打” (1983年)
刘家和沈家的好友和同事张新建,喜欢穿着喇叭裤扛着卡带机,热衷广东传入的歌曲,是典型的“时髦弄潮儿”的形象,因为参加黑灯舞会被从重定罪判刑。
5、 南下淘金热(约1980年起)
改革开放之后,1980年5月,国家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吸引大批人南下。
电影中刘耀军夫妇在失独下岗之后,跟随南下的热潮,远赴海南,而后定居福建沿海。
他们不是为了淘金,而是想脱离原来的社会关系,藏起伤痛,努力的活下去。
6 、下海潮 房地产热(1990年代起)
“下海潮”主要分为三波。
第一波在80年代初,返城待业人员从事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贩运、倒卖经济活动。
第二波在邓公南巡后的“92派”,据《中华工商时报》的统计数据,1992年全国至少有10万党政干部下海经商,这一波下海主要以工业领域和商业领域为主。
第三波在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主要由国企、机关内具有极高专业素养的知识学者组成。
92派合影
沈英明看准了私有经济向个人开放的时机,加入“下海潮”,放弃了国企的铁饭碗,
同时,又赶上1999年前后的房地产热和投资投机狂潮。
步步都踩在时代发展的鼓点上,成为了大房地产商。
曾经在一个工厂穿着工作服的两人,一个成为了失独家庭,另一个却青云直上三代同堂。
这个看似成败皆因时代的结果,只因电影刻意的淡化了沈家对刘家的伤害。
电影片尾,步履蹒跚的老两口坐在儿子的枯坟上,脚下一片黄土。
一家三口,地上地下,齐齐整整的在一起。
放眼望去,下面是的一排排、一列列的墓地,棱角分明,毫无生气。
就像他们失子之后度过的后半生,以及即将老无所依的晚年。
李海燕的遗言和浩浩迟来的道歉,似乎是给老两口下了一个“台阶”。
都已经这样了,还不原谅吗?
电影将刘耀军一家「难以清算的苦难」以温水煮青蛙的形式,试图化解在四十年的时间里。
选择「和解」,既是上一代人质朴高贵的善良,却也是一厢情愿的大团圆。
在二胎政策开放的今天,电影敢于触碰“失独”话题,展示了如此多的时代烙印,非常难得。
电影用忍耐和原谅,将苦难强行溶解在岁月里,这本是一种自我欺骗和背叛。
——却也是中国人在面对苦难时独特的生存智慧。
看过《地久天长》的朋友们,你们认为刘耀军真的应该原谅沈家吗?
电影中涉及到的「计划生育」「知青返城」「国企改革」等时代烙印,你们都经历过吗?
欢迎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