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环球游览记简介(北美游记巴尔的摩印象)

哥白尼环球游览记简介(北美游记巴尔的摩印象)(1)

巴尔的摩(Baltimore, MD)是我此行进入美国东部后遇到的第一座大城市。巴尔的摩作为马里兰州最大的城市,有超过280万人口,目前在美国排名第20位。从宾夕法尼亚的葛底斯堡(Gettsburg, PA)向着马里兰的巴尔的摩行驶,高速路网变得密集起来,进城的路段开始堵车,高速路出/入口多到Google Map导航经常来不及反应。

哥白尼环球游览记简介(北美游记巴尔的摩印象)(2)

巴尔的摩的downtown位于海边,这座带有大烟囱的建筑是城市的地标,原来是一座火电站,现在变成了娱乐城。我曾经把这张照片发到朋友圈里,住在美国西部的朋友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哪里,可见这张城市名片的影响力之广。

哥白尼环球游览记简介(北美游记巴尔的摩印象)(3)

巴尔的摩大约是美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始于1706年设立的Port Baltimore,用于运输出口欧洲的马里兰烟草。殖民时代最早的定居点就是Inner Harbour附近的Jonestown和Fells Point,如今这里依然是最热闹的中中心游览区,街巷里到处是餐厅和酒吧。

哥白尼环球游览记简介(北美游记巴尔的摩印象)(4)

市中心Inner Harbour停泊着一艘古帆船,再现首批140名殖民者乘坐的“方舟号”来到马里兰时的场景。十七世纪初,英王查尔斯一世的首相,巴尔的摩男爵乔治-卡尔弗特(George Calvert),提出希望在北美获得一片土地为英国的天主教徒提供庇护。自从亨利八世下令英格兰教会脱离罗马天主教会后,新教徒与天主教徒之间发生了数次激烈的流血冲突,身为天主教徒的乔治-卡尔弗特被解除了首相职务。1632年,乔治-卡尔弗特去世后,英王授予其子马里兰领地,授权建立英国海外殖民地马里兰省(Province of Maryland)。

哥白尼环球游览记简介(北美游记巴尔的摩印象)(5)

马里兰殖民地成立后,卡尔弗特家族垄断殖民地全部事务,任命的殖民地总督等上层官员大都是天主教徒,但欧洲来的新移民基本上是新教徒,宗教冲突无法避免。另外就是英王授权不明,马里兰与南面的弗吉尼亚、北面的宾夕法尼亚殖民地存在领土纠纷,始终无法有效控制住局势。

哥白尼环球游览记简介(北美游记巴尔的摩印象)(6)

巴尔的摩殖民地成立以来几乎就是一个动荡的温床,民众对卡尔弗特家族不满已久,在反抗英国统治的独立战争中成为先锋,也在码头上组织了巴尔的摩的“茶党”抗税行动,商议十三州集体独立的第二次美洲大陆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

哥白尼环球游览记简介(北美游记巴尔的摩印象)(7)

1812年英美战争中,英军发动“巴尔的摩战役(Battle of Baltimore)”,遇到激烈抵抗未能攻破扼守海湾的麦克亨利堡(Fort McHenry),这场战役催生了一首诗歌《星条旗(The Star-Spangled Banner)》,最终成为美国国歌的歌词。

哥白尼环球游览记简介(北美游记巴尔的摩印象)(8)

马里兰省设立之初以种植烟草为主,后来遇到烟草价格暴跌逐步开发农业种植,这些种植行业都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因此马里兰和佛吉尼亚成为最早进口、使用黑人奴隶的地区。在美国内战期间,马里兰作为最早的蓄奴州成为双方冲突最剧烈的主战场。战后大量黑人奴隶获得解放,巴尔的摩成为美国东部黑人聚居的地区,一个多世纪以来居民们罢工和抗议不断。

哥白尼环球游览记简介(北美游记巴尔的摩印象)(9)

内战结束时,巴尔的摩仍然是美国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仅次于纽约。1910年,本地律师米尔顿·达希尔(Milton Dashiell)以治安为由,提出阻止黑人移居白人为主的Eutaw Place地区,在市内应分开划定黑人、白人居民区,巴尔的摩议会通过该议案,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种族隔离条例。

哥白尼环球游览记简介(北美游记巴尔的摩印象)(10)

1968年4月4日,黑人人权活动家马丁·路德·金遇刺事件在巴尔的摩引发大规模暴动骚乱,使这座城市遭受重创。巴尔的摩原本是美国最早的重工业区之一,拥有钢铁加工、造船、汽车等工业,通用汽车厂和造船厂为本地人提供了大量高薪、低技能的职位,随着这些工厂陆续关闭,地方经济持续低迷,大量工人失业,人口逐渐流失,市区的街道上随处可见三五成群游荡的黑人。

哥白尼环球游览记简介(北美游记巴尔的摩印象)(11)

巴尔的摩正在艰难转型成以旅游为主的服务型经济,这部分从业者占居了就业人口相当高的比例,但其工资收入水平与当年的制造业无法相比,城市中低收入者众多,造成了社会治安恶化。我在去东部之前,朋友提醒我去巴尔的摩、费城这些老城时要多加小心,见到街上徘徊搭讪的黑人,我多少有点担心,不敢随便接话。

哥白尼环球游览记简介(北美游记巴尔的摩印象)(12)

当晚,我选择住宿在城外Towson附近的Comfort Inn,酒店周边不远就是非常大的Shopping Mall,补充生活用品极方便。进到酒店里发现服务人员全部是黑人,客人也大半是黑人,给人感觉到这是真的来到了巴尔的摩。

哥白尼环球游览记简介(北美游记巴尔的摩印象)(13)

哥白尼环球游览记简介(北美游记巴尔的摩印象)(14)

酒店房间的桌上有一份中餐馆的菜单,我想换换口味,吃一顿可口的中餐,于是顺着资料中的地址找到了这家餐馆,就在酒店不远处的街角上,餐馆已经没有堂食只设外卖。

哥白尼环球游览记简介(北美游记巴尔的摩印象)(15)

进去一看柜台被彻底封死,隔着厚重的玻璃只留一个很小的类似银行收银台那样的推送窗口。伙计看到我进来十分惊讶,说他们炒的菜全是给老外吃的,不过他答应帮忙去与厨师沟通改一改口味。我在餐馆里等了半个多小时,进来的顾客只有两个黑人,最后门口停着的几辆车也都开走了,街上变得空空荡荡看不到人,我不免担心起来,下一个进来的客人会不会掏出抢来呢?半个小时的等待简直就是度日如年,结果啥事都没发生,我终于拿到了热气腾腾的海鲜炒饭。

哥白尼环球游览记简介(北美游记巴尔的摩印象)(16)

既然来到巴尔的摩,我决定第二天去参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这两所机构的教师、科研人员、职工和学生,极大改善了这座城市市民的受教育程度,大幅拉高了整体人口的平均学历。每天的疫情统计报告就是霍普金斯医学院发布的,我想见识一下这个机构究竟会是什么样子呢?

未完待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